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章 明日功成,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遠眺夷洲大島,如脊隆起。

居中山脈,環以平原。東鯷人濱水而漁,山越別種靠山而獵。

應劭攜開拓艦隊,渡海而來。於濁溪口立濯港。逆濁溪而上,灘塗棋佈,枝津縱橫,深入夷洲復地。周遭荒野,皆可闢為良田。溪水中游,另有一清溪南流。稍後,在清溪口,另築漉港。

應仲瑗所著《風俗通義》,風靡國中。先前,薊王於藪東郡,增設東學。論及東序令之選,薊王便心儀應劭。唯恐揠苗助長。門下祭酒司馬徽諫言,再得二十載,應仲瑗可勝任。

薊王遂徵外黃高士申屠蟠,為東序令。

此事,薊國內外,人盡皆知。換言之,假以時日,東序令非他莫屬。應劭雖遠在海外,卻早已揚名。

應仲瑗何人,竟可掌五帝之學。莘莘學子,紛紛傳閱《風俗通義》。書法大家蔡邕,親自抄錄雕版,刊印五千卷,一日售罄。觀者無不服其多聞博識。

便有好友,書信告知。應仲瑗卻忙於政務,無暇他顧。版費亦是由家人代領。問過方知,漉港修築過半,正待收尾。應仲瑗,斷難半途而廢。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薊王再臨,濯、漉二港,今非昔比。

三足踆烏,自南向北。泊入漉港。若南下則停濯港。二港擇一。

江表十港,林立帆檣。正如三足踆烏,船宮之便利。一港興而十港皆興。正因船隊往返,皆需擇港停靠。商人逐利。為擴艙容,必減淡水屯糧。只備十日乃至三日所需。唯有逐次經停各港,補足所需,方可為繼。另外,凡薊國關津,只取一稅。稍後經停各港,皆無需另行納稅。亦助推商人擴艙風潮。

薊士海船,日夜三千里。三日存糧,足可遠赴萬里。薊王廣闢港津,日夜之內,便有一港。實無需擔心。然三日之糧,實過於苛減。薊王命市舶寺下令,凡僦船出海,萬里之遙,不可少於十日存糧。即便轉運糧谷,亦不可低於五日。以此類推。八千里則備八日,五千裡需備五日。千里之內,一餐足矣。

薊王未雨綢繆,以備不虞。所思所想,一脈相承。

十萬船戶,百萬船民。僦船出海,遠至頓遜五國。只等海渠鑿穿,再西行大秦。暢遊七海。海路之繁盛,亦助港口之興盛。若待此時,再行築港。為時已晚。先見為明。何言我主不天生。

薊王初來夷洲時,鬥戰決勝,割發解仇。與島上豪酋,共祭天神,歃血為盟。時諸豪酋,便有和親之意。被薊王婉拒。鑿齒紋面,嫁人之俗,實過於彪悍。

自泉州倭國大使館,增修為列國大使館。除東瀛列島外,如夷洲、澶洲、及珠崖洲上番邦,遠至頓遜五國,皆遣使入館。處理邦交事宜。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上邦風貌,歎為觀止。凡薊國所興,皆風靡番邦。先衣食住行,再言通文同。而後形似神同。終歸趨於一統,天下大同。

若修成玄素神術,薊王當真能在位百年。天下大同,當可親眼得見。

“臣等,拜見主公。”應劭攜屬吏,入殿覲見。

“免禮,賜座。”薊王笑貌煦煦,風和日麗。

“謝主公。”應劭稱謝落座。

“港中吏民幾何?”薊王笑問。

“編戶千家,客庸萬戶。”應劭答曰。循例,客籍亦錄入人口。正因港津,客庸比例極高,故同樣編戶破萬,口破十萬,而為令。相較城令,港令稍遜一籌,領比千石俸。

“濯港又如何?”

“編戶二千家,客庸萬五戶。”應劭又答。

“如此,可為令。”薊王金口玉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級暴富狂婿

用兵如神

寶寶發飆:總裁爹地你欠削+番外

夜舞傾城

山村最強小農民

善良的面具

S級武魂是破刀?你可曾聽過魔刀

不吃九菜

天逆

耳根

權勢風雲

秦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