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章 歸期已定,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慮山,正陽亭,草廬。

劉備手書,已六百里送達。得張甯相邀,董班、郭亮,二老縞素入堂。自黨魁獄中飲鴆而亡,歸葬林慮。二老便結廬墳前,寸步不離,守喪至今。

“賢姪相喚,所為何事?”董班求問。

“小弟手書在此,叔父自觀。”張甯將劉備手書轉呈二老。

“可喜可賀。”二人看過,皆老懷甚慰。

“家父常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張甯眸中罕有一絲羞澀:“小弟兼督四州,又並遼東屬國。且年將而立,春秋鼎盛。待玄素術大成,天下定矣。”

“天下棋局,勝負已分。”郭亮慨嘆。漢室三興,能親眼所見。此生無憾。

“小弟後宮,日益繁盛。母親哺養諸王子公主,長姐兼顧朝堂,斷難兩全。此去,當為母親,長姐分憂。”張甯已有計較。

“不知王上,以何禮聘之?”董班多問。二老視張甯,如己出。自當關懷備至。

“王后之禮聘。”張甯答曰。

“如此,甚好、甚好。”二老皆已淚目。

張甯卻言道:“小弟寵愛,然我又豈能與長姐爭。貴人禮足以。”

“此為,和睦家門之德行。”君有所賜,臣有所辭。夫婦亦如此。

“二位叔父,若無異議,這便回書小弟。”言及此處,饒是太平聖女,刀頭舐血,生死見慣,亦難免心生波瀾。

“善。”二老齊聲。

張甯又道:“待守喪期滿,二位叔父,當隨我入薊國,以養天年。”

“林慮便是我輩歸宿。”董班言道:“今河北皆為薊土,我輩當可無憂。賢姪勿念。”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歷經二次黨錮。殘餘黨人能終老林泉,亦足慰平生。

事不宜遲。張甯這便回書,表明心跡。

靜待劉備遣人接回。

循例,九九重陽後,擇吉日大婚。尚有半月之期,六禮足備。斷不會委屈。

首陽縣,觀雲溫泉湯館。

流連三日,薊王攜眾美,登雛鴉號,重返桃花浦水軍行營,駛入三足踆烏船腹。繼續揚帆北上。

百里海路,瞬息而至。

薊王舉千里鏡眺望海岸。遂見將作寺所立燈塔。

位於海岸孤山之巔,扼無名水口,環抱一處優良海灣。

塔樓之上。琉璃照燈,已打燈語。指引三足踆烏入港。

能令船宮靠岸,必是深水良港。

待大匠師畢諶登船入殿。

薊王笑問:“莫非,立城之處,便在此灣中。”

“主公明見。”畢諶答曰:“此灣形似壺蘆(葫蘆),灣長水深,似鏡波平,四時不凍。可築港城。”明(朝)時稱“葫蘆套”,以狀似葫蘆而得名。港闊水深,夏避風浪,冬微結薄冰,為不凍良港。

薊王欣然點頭:“如此,安昌三縣,皆可立也。”

“求主公賜名。”

“既形似壺蘆,可稱壺港。待擴港為城,稱蘆州(葫蘆島)。”薊王將“壺蘆”二字拆分,為城、港命名。國中有泉州縣,乃大港名城。今以蘆州名新城,足見薊王,寄予厚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鷹巢海角慘案

橫溝正史

綠色屍體

張寶瑞

尋找前世之旅

vivibear

反派想殺本作者

尤聽

螢火蟲小巷

克莉絲汀·漢娜

校花惡意差評,我反手一個掌心雷

南斗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