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54章 篳路襤褸,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薊北王陵。

乃效洛陽北邙。薊王命大通守顧雍,修造薊北王城時,於燕山餘脈,擇址興建。

如前所言,時南陽大水,薊王萬舟併發,接回百萬百姓。有南陽大族,欲遷家冢,葬于田埂。唯恐死人爭地,薊王遂命各城,修築陵山,統一安葬。為王守陵,遂成薊人葬制。相沿成習。

前有陳國相駱俊,王太師等。漢室忠良,皆歸葬薊北王陵。薊國,千里國土,一日往返。歸葬薊北,亦便於祭奠。

王陵群山環抱。

比起先前,陵山初創,墳塋稀少。隨五百城港,多有薊人歸葬。今已頗具規模。列候冢、士大夫冢、爵民冢、各據山頭。正應那句,“青山處處埋忠骨”。

今有長塗二龍,棺槨亦至山下。

家小、舊友、門生、故吏,扶棺上山。陵山長令,已恭候多時。

此處薊人稱北山。因位於城北。後世城郭東移,改稱西山。風景秀麗,鳥語花香。顧元嘆上表,劃歸王家苑囿。除北陵山,另闢宮殿、精舍、樓閣、臺觀,不一而足。遍植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青之樹,亦豢養飛禽走獸,充作田獵之用。

薊王屢次南下,番邦所贈,四海奇珍,亦圈養其中。效仿後世動物園,薊王命大通守顧雍,於谷中造“搜奇館”。遂成薊北奇觀,供薊人四時遊樂。

清明時節,歡聲笑語,充斥山谷。國中大儒,求問儒宗:王上此舉,可有不妥?

儒宗笑問:不記中山靖王乎?

大儒這便了然。薊王祖上中山靖王,大智如愚,享樂之君。無酒肉不歡。一生誕下百二十子。偌大封國,支離破碎,亦不足分。傳至薊王,縱然起於微末,不也三興在望。“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想我高祖,改活人殉葬,為活人守陵。漢家五陵少年,哪個不,胴臂雕青,走犬飛鷹。

奮三尺劍,立四百年江山。

三五知己圍爐坐,一壺濁酒慰平生。死而無憾,含笑九泉。

某去也,兒孫不必哭啼。

二龍叔父,薊國少師劉寵,亦趕來祭拜。

劉岱,劉繇,滿門家小,痛哭流涕。劉少師,舔犢情深,亦老淚縱橫。身逢亂世,國仇家恨,何其多。長塗二龍,為陳公臺所用,自領主謀,圍攻壽春。初時,佔盡優勢。若當真不避火石。將袁公路,砸死譙樓。許淮南已下,據擁壽春。袁紹大軍入寇荊南。急切間,又如何能班師報仇。即便荊州水軍,焚船障道。翥鳳上下,人員齊整。且各式機關兵器齊備,未必沒有,一戰之力。奈何,見事不可為,遂投子認輸。本以為,群雄之間,不相加害,乃默契使然。

豈料末世奸雄袁公路,竟冒天下之大不韙。斬殺漢室宗親,關東二雄。

若知必死。長塗二龍,還束手就擒否?

奈何,身首異處。再無轉圜。

薊王遣門下主簿孫乾,代為悼念。

孫乾乃門下重臣。臨行前,已將王都宅邸,先行擇好。長塗二龍,家門婦孺,皆得安居。適齡子弟,入薊國五學,並白湖女校。學而優則仕,二龍亦後繼有人。二龍家小,感激薊王善待,存恤漢室。

唯恐劉少師,哀慟傷身。薊王命太醫寺,遣太醫入陵山,日夜看護,謹防山風夜寒。

知微見著。薊王行事,善始善終。為時人稱道。

徐州,下邳。鎮東將軍兼領徐州牧,呂布府。

呂奉先新納下妻魏氏,更加曹孟德遣使說和。內外壓力驟減,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風得意馬蹄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界交易:從一包辣條開始發家致富

潦草一筆

都市至尊仙醫

易明月

八零團寵:身為災星的我每天醒來運氣爆棚

千奈奈

渣男改造手冊

七彩葉子

神豪:從被雷劈開始

獵妖師尊

半生為人

徐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