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重生八零,我靠百倍复制空间旺全家 > 第290章 回家还不是时候(第1页)

第290章 回家还不是时候(第1页)

楚向南望着车队消失的方向,眉宇间凝聚着挥之不去的阴霾。

夏小北脸上的浅笑早已敛去,眼神却异常清明冷静。

她伸手抚平楚向南眉心的褶皱,笑容一点点漫上眉眼。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用提前焦虑。”

“你心可真大。”

楚向南宠溺地把她圈进怀里。

“他不过是虚张声势,不会把我们怎么样。毕竟,我们可是她手上最大的一棵摇钱树。”

“那倒是。”

接下来的日子,“北辰农场”表面依旧风平浪静,月光稻和冰晶果的订单有条不紊地生产和交付。

“源于自然,越想象”的品牌形象也在高端市场愈稳固。

夏小北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她将目光锁定在系统标注为“环境适应型战略资源”的几项特殊植物图谱上。

其中一种代号“地脉薯”的块茎作物引起了她的关注。

它的描述极其诱人:高产、耐极端贫瘠土壤、富含特殊能量物质,能显着提升基础体质,尤其适合在开垦困难或地力耗尽的区域推广。

更重要的是,其生长对特定频率的能量场有依赖性。

“就是它了。”

夏小北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

这将是她对总督府,以及所有觊觎者最有力的回应。

一种他们无法复制、无法控制,却足以颠覆现有农业格局的战略资源。

只是夏小北没想到,研过程异常艰难,远月光稻和冰晶果。

系统提供的只是基础图谱和理论,如何在这个时代的物质条件下实现稳定培育,需要无数次精细到毫厘的基因编辑和能量场适配实验。

夏小北几乎住在了实验室。

楚向南则调动所有资源保障后勤。

并更严格筛选、审查核心团队成员,确保实验区的绝对机密。

与此同时,香江几家与“北辰”有竞争关系或依附于某些本土财团的媒体,开始出现一些“探讨性”文章。

标题看似公允:《高科技农产品的伦理边界:‘北辰’现象引的思考》。

内容却暗藏机锋,质疑“北辰”作物的长期食用安全性,影射其技术来源不明,甚至暗示其快扩张可能挤压本地传统农户生存空间,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公平与食品安全”。

紧接着,香江食品安全署和环境保护署联合下了一份“例行抽检通知”。

要求“北辰”农场提供包括土壤、水源、空气以及所有在售农产品的“更全面”的样本,并需配合进行“更详尽”的生产流程审查,理由是“涉及新型特殊农产品,需建立更完善的安全评估体系”。

通知措辞官方,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硬,审查范围和深度远正常标准。

“开始了。”楚向南将通知拍在夏小北的办公桌上,脸色铁青,“舆论铺垫,行政施压,下一步就该是找借口限制出货,甚至勒令停产整顿了。他们想用拖字诀,拖垮我们的资金链和客户信心!”

夏小北拿起通知,仔细看了看,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一丝早有预料的讥诮。

“舆论?让他们吵。口水淹不死人。”她将通知丢回桌上,“至于审查……让他们查。”

“让他们查?”楚向南愕然,“我们的核心温室和实验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