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悟禪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回 暫屯黎陽赴淮南,三國之殺伐系統,不悟禪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毅返回懷縣之後,于禁已經率兵趕到了。張毅的再升一級,為裨將軍,算是升為高階軍官了。 史渙也因為這次功勞,升為中軍將軍。他和張毅一起都要前往黎陽駐防。 黎陽在冀州、兗州、豫州三州交界之處,是重要的戰略要地。靠近東郡,在濮陽西面,緊靠黃河。 這裡將會是袁紹第一個地方,守住這裡,就將會能確保袁紹無法進入豫州。不過這裡肯定會失守的,因為官渡在它的難免,官渡之戰一旦打響,這裡必然會被袁紹攻佔,不然就不會有官渡之戰的生。 張毅到了黎陽之後,就繼續訓練士兵,他不會將所有的訓練手段都拿出來,至少現在不會拿出來。 他現在還沒有在曹操陣營當中站穩跟腳,等他站穩了跟腳之後,在拿出來不遲。他現在雖然是裨將軍,算是高階軍官了,但是依然沒有進入曹操的核心,甚至連曹操的面都沒有見過幾回。 這也可能和張毅是張繡族人的身份有關係,曹操可能一看到張毅就會想起宛城一戰陣亡的長子曹昂以及大將典韋。 張毅自己也是心虛,他也不往曹操身邊湊,能不見曹操就不見曹操。 六月,曹操帶著大部隊屯駐黎陽,張毅想不見曹操都不可能了。因為是裨將軍了,張毅被允許參加了軍事會議。 謀士郭嘉道“袁紹先鋒已經到達對岸,正在尋找渡河之所。袁紹剛剛打敗公孫瓚,想要乘著大勝之勢,一舉渡河。” “我軍雖然也剛剛打敗呂布,攻殺眭固,但是數量上和袁紹還是差了很多。所以現在不宜於袁紹作戰,應該在在各個渡口嚴防死守,不讓袁軍渡河,消磨其銳氣,將戰事拖到明年。” “袁紹剛愎自用,他想一舉得手,無法如願的情況下肯定會出昏招,到時候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荀攸也道“袁紹無非就是分兵渡河,到時候我軍可以用少量兵馬拖住袁紹,然後集中優勢兵力,打其一支軍隊,逐漸削弱其力量。” 曹操點頭,這些計劃都已經過很多遍了。他看向眾將,問道“你們有什麼看法?” 眾將哪裡有什麼看法?張毅混在人群當中,心中對郭嘉和荀攸很是仰慕,這兩位都是出色的謀士,他們所的話,都是官渡之戰的經過。 曹操見眾將沒有話,就下令道“曹仁、徐晃、史渙,汝三人沿河防守,不可讓袁軍輕易渡河。” “遵命!” 三人領命之後,曹操又看向謀士們,道“袁術現在已經耗不住了,想要北上青州和袁譚匯合。我之前派劉備攔截,沒想到劉備殺了車胄,佔據了徐州。現在能夠攔截袁術的也就琅琊臧霸了,我意討伐劉備,不知可行否?” 郭嘉輕輕搖頭“主公,時機不到。想要討伐劉備應該再等幾個月,將袁紹麻痺之後,再抽取精兵強將,取劉備。如今劉備不過佔據下邳,琅邪、廣陵皆為叛亂,可以調遣一將,攔截袁術,並防備劉備襲取許昌。” 曹操點頭,“不知拍何人前往適合?” “應選擇一位名不見傳,且機敏者前往。” 曹操視左右而問道“可有人推薦?” 史渙拱手言道“主公,末將推薦裨將軍張毅。張將軍勇武不凡,之前斬殺眭固便是張將軍設計埋伏,降懷縣也是張將軍設計疑兵。” 曹操聽言,立刻感了興趣“張毅何在?” “末將在!” 曹操第一次仔細打量著張毅,總感覺他有點眼熟,便問道“我曾在何處見過你?” 張毅答道“在下邳,末將押呂布見過主公!” 曹操搖頭,道“應該更早一些!” 張毅心中一驚,難道是自己追殺他被他知道了? 這時候曹純站出來道“主公,此乃安眾突圍者!” 曹操驚異的看了張毅一眼,然後道“你叫張毅,和張繡是同族吧?” 張毅將頭低下來,道“是同族。” 曹操聽了之後默默點了點頭,道“若是張繡和你一樣為我所用,我也不會像現在這般艱難。” 張毅默然,他不知道這個梟雄到底是怎麼想的。整個三國時期,最難猜到心思的就是曹操和劉備兩個喜怒不行於色的梟雄了。 “張毅,你即刻帶兵前往淮南,截住袁術北上之路,並且拖住劉備,不要讓他在徐州生事。” “末將領命!” 張毅行完禮之後,立刻走出大堂,召集自己的部隊離開營地,向淮南進。他一刻都不想待在這裡生怕,曹操腦子一抽要殺他。 其實張毅也是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曹操在他走後,也是一陣嘆息“看到他就讓我想起了典韋。” 反倒是曹操身邊的一個年輕人看著張毅的背影,眼中殺機閃過。 張毅日以繼夜的向淮南進,在五月中旬感到了沛。沛不是徐州的地盤,而是豫州的地盤,只不過被陶謙攻打下來之後,就一直歸徐州管理。 這還要提起當年的一段公案,就是曹操攻打徐州。這件事的起因是曹操的父親被殺,陶謙派人互送,結果沒有選對人。 但是事實上呢?陶謙和曹操並不友好,兩人甚至還有摩擦,曾互相攻伐。這好要從討董之後,聯軍分成兩個勢力,一個是袁紹、曹操、劉表聯盟,一個是袁術、公孫瓚和陶謙的聯盟。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聯盟,是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遠交近攻的道理,這些聯盟裡面,只有袁紹和曹操是接壤的。 有人問,為什麼這裡面沒有孫堅,就像前面的孫堅就是袁術的打手、部將,甚至都沒有自己的地盤。 實話,要不是當時曹操已經有了東郡,他也不過就是袁紹的打手而已。 當時的下也是三方鼎立,不過是董卓、袁紹、袁術三個,其他人不過都是附庸而已,公孫瓚、陶謙、劉表只不過是相對獨立一些。 當時袁氏的勢力有多大?袁紹輕易就奪了韓馥的冀州,袁術輕易就奪了孔伷的豫州,就可見一斑了。

喜歡三國之殺伐系統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殺伐系統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網遊小說相關閱讀More+

彈幕說,我是遊戲裡的最終反派

醫用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