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鐵礦,火紅大明,呆某講故事了,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啟榮是上午離開的,而老二在臨近中午的時候靠岸的,這次來是將一部分的工人運輸過去,因為開會幾趟都是單程,這麼多時間已經來回運輸了四趟,這次他們也是等待將最後一點水泥運輸到皮島,船晃晃悠悠的靠岸,就看到威海衛港口那裡停靠的一艘破舊船,這應該就是威海衛還剩下的一艘軍船了吧。

在老二為數不多的印象中威海衛是有十艘軍船的。還有2oo多水軍,(這個呆某實在查不到資料,劇情需要就加進去了,各位諒解。)不過那是很久的事情,久到自己都不清楚的回憶了。這幾天老二也沒太走空,將一部分日本朝鮮女真的貨物也收集了一些,運到了劉公島倉庫,而買家也已經詢問好了,楊百葉表示自己可以吃得下,經過皮島的一次操作,他現在可是掙得盆滿缽滿。對於原來談過的接受難民的事情,也承諾在新年後給安排可以航船時候來拉就可以。

看著破舊的軍船隨著海浪上下波動,老二長嘆一口氣上岸了。他先去前往了吳夢麒的新官署,看到還在收拾的房子,老二扯著嗓子叫著自己大伯,因為長時間在船上工作,他的嗓門很大,管事的管家聽到了告訴老二,吳夢麒去威海衛衙門和董遇時談事了現在不在。

既然大伯吳夢麒不在,老二也就回到船上了,第二天中午時候老二帶著船隊靠岸了,為了加快進度,老二除了原計劃的工人以外,藉著上次朝鮮苦力的介紹,乾脆又在朝鮮弄了4oo多勞工。現在碼頭上就有5oo多人熱火朝天的幹活。找到負責施工的吳部長,看起來吳部長也是上了緊班,身上泥土也是不少,大概瞭解了一下工程進度,吳部長說最晚1o天,這碼頭接納五搜船沒有問題,就是裝卸貨的龍門架只能冬季安裝除錯了,因為有現成的木料,不僅5o名駐守人員的住房問題解決了,防禦用的瞭望臺,炮臺,也在進幾天內可以竣工,這次老二來又帶了4門5omm佛朗基型火炮。不僅作為防禦火炮,更有警示的作用,同樣到來的還有火藥彈藥還有負責訓練操作的炮兵。夜間用的燈塔,也剛好竣工,目前找到了一處不太大的石灰礦,現在正在蓋廠房,如果可以將劉公島上的技工帶一些或者新畢業的學生來一些,今年冬天就可以生產水泥。對於整個島嶼廠區生活區上下水問題,吳部長希望楊校長(楊項東)親自來安排一下,如果沒有時間,他一邊詢問一邊把地圖展開給老二看了看,讓老二看懂以後,就接著說,楊校長如果沒有時間就把想法和安排在地圖讓標註,或者寫一份檔案告訴自己。看著吳部長那年輕的面孔,老二感受到了一個有為青年終於在自己希望愛好的地方,放手大作時候的灑脫和自信。還有對於自己不自信迷茫的勇敢表達,這種情緒在老二接手學生身上都可以感受到。老二拍拍吳部長的肩膀,表示自己儘量讓楊項東親自來。

第二天早上老二空船回到劉公島,這次他沒有找自己大伯吳夢麒,而是直接回到了興華公司,他找到了正在給學生上地理課的楊項東,看他還在教室講課,自己乾脆也不打擾了,直接去了財務那裡,現在接手財務的秋娘和兩個女孩,兩年時間,那個青澀矇昧的小姑娘已經成了大姑娘了,個頭也長了一些,在公司工作的男生一律短,女生是標準的馬尾或者學生頭,這兩年在公司的伙食不錯,營養跟得上,秋娘也長了不少現在有一米六左右的樣子,雖然老二的年齡比秋娘小,不過自己這兩年亂跑個頭長得不少,和秋娘年紀也差不多了。對於這個長時間不在公司的二少爺,也是最小的當家人,秋娘見到他也是很開心,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熱情請老二座下,給他倒了一杯熱水,並詢問有什麼事情。

老二也不拖拖拉拉就和秋娘要今年的財政收支,秋娘看了看辦公桌上的日曆,告訴老二今年的財政收支在每月臘月18日,還有一段時間,現在根本看不到。

既然在這裡沒弄出什麼眉目,乾脆老二就去了楊項東的辦公室等待他忙完,等到臨近中午時候,楊項東才到了。他將一摞書放下後詢問老二有什麼事兒。老二表示想知道今年財政還有多少盈餘。聽到這話的楊項東笑了,還有什麼盈餘現在自己恨不得一個銅板掰成兩半使了。有什麼要求和想法就直接說。

老二就表示希望可以在威海衛重新組建海軍,或者說擴建船隊也可以的。自己現在船隊水手熟練度已經沒有問題了,擴充一倍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現在船隊使用的火炮沒有那麼多啊。”楊項東也是挺為難的。這一年多時間裡,楊項東才明白為啥說鋼鐵才是一個國家的脊樑,在前世那個鋼材市場都可以找得到的鋼材,在這個時代楊項東攪破腦汁也沒辦法大規模量產。只能一邊研製一邊生產,積累經驗和工人熟練度。而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開墾荒地需要的鐵製工具也越來越多,可以說楊項東拿出一爐鐵就有兩爐或者三爐的需求等著自己。

“老二你要說咱們公司買不買得起船,那別說擴充三條,就是擴充五條都可以,我也希望船隊擴大,可是咱們現在缺的是鐵,沒有鐵哪來的火炮。”楊項東很無奈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現在咱們公司相當一部分開銷都用來採購鐵礦。的虧咱們得生產技術可以,要是咱們鍊鐵技術不行,就單單是成品鐵,咱們這點盈餘怎麼能夠給吳夢麒送禮的。”楊項東摸著額頭長吁短嘆。

“從朝鮮那邊弄怎麼樣?我們從朝鮮平安北道那裡僱傭了很多的勞工,因為都是失地農民,冬季到了也沒啥事,所以我們就僱傭他們在那裡做工,對了這是吳部長要問你的問題,希望你提出一些建議,他希望你最好還是親自去一趟比較好。”老二說著想起來一件事情。

“嗯,我會親自去一趟。”楊項東開啟地圖,又看了看地圖附帶的一些說明文。

“那咱們擇日不如撞日,明天就去怎麼樣?”老二有些迫不及待的說到。

“明天不行,我安排一下工作,後天去。”楊項東又看起來地圖和檔案。

踩在土和石塊夯實的碼頭,楊項東不得不感慨勞動力的作用,看到在工地上喊著號子的楊小了,楊項東也沒有打擾他,而是徑直去了暫時還沒拆去的皮草倉庫,那裡總指揮部,看到了兩個埋頭在工作臺上繪製的傢伙,直起身時候看到了風塵僕僕來的楊項東,那人驚訝一剎,一臉欣喜的跑過來很標準的一個軍禮後,熱情的和楊項東握手,“校長,沒想到您真的來了。您一個人來的?”吳部長看了看身後只有老二一個人。

“那我可不真的來了。”楊項東開心的坐下來。“別看了我確實不是一個人來的,來半個人不把你嚇死了。”

這一個玩笑話讓大家哈哈一笑,“不僅我來了,我帶著一部分的技術工還有二期畢業的也來了。一共3o多人。”

“校長您來待幾天。”吳部長倒了一杯熱水。

“我打算等到明年開春解冰時候才會回去。”楊項東也有點渴了,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皮島的情況我看了一下,農業條件實在是太差了,不過這裡遠離大明,咱們做什麼也不會有人阻攔。”

“確實這裡根本沒有辦法組織起來人耕種,全是山地。樹木雖然不少不過水土保持需要我們也沒辦法大規模開採。”吳部長也是嘆口氣。

“糧食問題我們就不要考慮了,這裡最多會常駐2oo人,耕地能弄多少弄多少,主要就是工業漁業。”楊項東也清楚皮島的定位。耕地是不太可能了。而且這裡也不是合適的紮腳地。“我來的路上聽說你們這裡僱傭了很多的朝鮮人,不知道能不能聯絡到鐵山郡那裡的鐵礦。”楊項東也不多囉嗦了。

“鐵工具實在是太需要了,我這裡也是和宋副校長談過了來的時候量的批了很多的鐵工具,不過這裡用量實在是太大了,而且我們這裡修補也沒辦法做到,只能這樣放起來,等待運回去換新的。鐵礦這個我只能問問,不過有鐵礦我們也沒有辦法運輸。春夏秋我們可以水路,冬季雖然結冰但是運輸沒有牲口啊。”吳部長看來也瞭解過。

“這次我來的時候又帶了一批新工具不過,今年的目的我們是希望可以在鐵山郡這裡銷售產品並且弄到鐵礦。”楊項東確實希望在這裡弄到個鐵礦哪怕是不太好的也行,現在的目的不僅是供給鐵製品,更多的是培訓熟練工人。

離開忙碌的吳部長兩人,老二詢問:“是不是可以現在安排一部分的人去鐵山郡逛一逛聯絡聯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要一步一步,成為最高

耐堅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