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偶遇1,火紅大明,呆某講故事了,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啟戎在庫頁島呆到了十月中旬此時庫頁島冰封已經開始了,期間又抽調了兩支工程隊,終於在第一場雪前完成了鍊鐵廠的建設,回到劉公島已經是十一月了,按照每年的安排,吳啟戎與楊項東要開始年終總結和分紅問題,其實分紅倒不是什麼大事,因為盈利問題楊項東有一支會計團隊,每年會計都有財務賬單。楊項東和吳啟戎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臘月把所有的關係走一通。而接見山東三衛所的代表也是重要事情,雖然有簽訂的商業合同不過楊項東每年會拜訪衛所,給各衛所士兵和長官送禮。可以說整個山東東部登州府,楊項東興華公司都有一定話語權。

而今年楊項東的事情更多了,因為今年他要和文登縣縣令和榮成縣令討論一下從縣內各地接納難民的事情。目前三衛所內的落魄軍戶已經給興華公司用光了,楊項東的想法是把庫頁島的人口擴充到人,目前零零碎碎的有26oo人在庫頁島。吳啟戎也有比較重要的事情,新到任的登州知府陶朗先到了,對於這個人吳啟戎沒啥印象,不過新官到任吳啟戎怎麼也得和自己老爹前去拜訪,剛剛到家吳啟戎就在門口看到了從轎子裡出來的母親,對於這個一年不著家的兒子母親免不了嘮叨幾句,雖然是繼母不過從小帶大自己吳啟戎還是很親近母親的。吳啟戎看到母親急急忙忙的走過去攙扶著母親,母親孫氏擺擺手示意用不著。反倒是詢問起吳啟戎老二去哪兒了,吳啟戎告訴母親,老二今年去了南方估計回不來了。有大概談了一下老二的情況,母親孫氏突然話鋒一轉提起來給吳啟戎說親的事情,提起這個吳啟戎有些腦袋大,雖然自己有點想成親,不過成親這件事自己還是有自己的想法,“戎兒你看看都已經二十三了,老爺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你姐都五歲了你剛剛滿月,這一年登州府很多人都給咱們家說親。娘也給你送了幾個姑娘的畫像,你告訴娘你看中那個了。”孫氏看著吳啟戎一言不。“對了,這次娘去濟南府探親的時候在濟南知府那裡遇到了一個姑娘。娘走門子弄到了姑娘的畫像,你一會就去娘那裡看看。”孫氏如同一箇中介,滔滔不絕的講解推銷著。

“娘,我一會再去,先去父親大人那裡,好久沒去了,成親的事情我一定會去,最多一個時辰,娘你就在屋內等我就好。”吳啟戎認真的說。見吳啟戎這回不推脫孫氏很開心的拍拍吳啟戎的手臂,開心的點頭。

“啟戎,你來的剛好。”看見風塵僕僕的吳啟戎,吳夢麒緊皺的眉頭變成笑臉。

“董伯伯好父親好。”吳啟戎拱手行禮。

“賢侄快坐下,啟菘沒回來麼。”董遇時詢問。

“啟菘今年在南方,估計回來怎麼也得年後了,”吳啟戎的回答依舊。

“你們雖然年輕但是這幾年折騰的不錯,現在三個衛所已經沒有逃難的軍戶了,你們負責的幾個農場效果也不錯”董遇時誇獎到。

“多虧了董伯伯和父親頂住壓力,否則我們也不可能如此順利,三衛所裡的指揮使好幾次要求將農場裝讓給他們,出的價格也不低。”吳啟戎實事求是的說。

“這群貪得無厭的傢伙不捨得放過一點蠅頭小利,若是將這幾個大農場交給他們別說掙錢了,能保證現有的分紅就不錯了,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說到這裡董遇時有些氣憤的拍了拍桌子。

“你們這兩年66續續從三衛所裡抽取了三四千逃難的軍戶,文登縣那裡有差不多一萬的流民被你們劫走,在三衛所你們有七個大農場,我看了看一個農場也就大概兩百多人剩下的一萬人你們都弄到哪裡去了?”吳夢麒對這個問題很好奇。

看著父親疑惑的眼神,吳啟戎看了看董遇時,雖然對方拿著茶碗正在喝茶,但是也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問題也很好奇。吳啟戎回答道:“我已經一年多不在家中,竟不知已經收納瞭如此多的難民,我在朝鮮買了許多的地和礦廠,現在別說一萬人,就是再來一萬人也能吃得下。”聽到吳啟戎的話,董遇時和吳夢麒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詫異。在吳啟戎來之前兩人已經得到訊息,新到任的登州府知府陶朗先正在想辦法處理由於天氣乾旱糧食產量不足造成的大量流民問題。新華公司因為商業合作從三衛所弄走了大量的落魄和逃難的軍戶,又私底下在文登縣帶走了一萬多民戶,使得三衛所和文登縣沒有大量的難民問題,因此還收到了新到知府陶朗先的表彰。今年的情況比去年的更加糟糕,文登縣令親自到威海衛商議今年能否再接納五六千的難民,至於為什麼沒有去找新華公司,文登縣令只是說聯絡不上。吳啟戎知道具體情況,老二跑到庫頁島,老宋到了臺灣島全權負責臺灣的事務,自己在皮島整頓歸化突擊連,楊項東在皮島劉公島朝鮮半島和新華公司四個地方輪流跑,文登縣令當然找不到主事人。不過這個縣令也是聰明,直接來威海衛找吳夢麒和董遇時兩人,也算是求神找對了廟。這兩人也是希望在新知府面前表現一下,在容城縣和文登縣兩地接納軍戶和難民。不過兩人也知道,軍戶已經被新華公司帶走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就是些民戶。恰巧這時文登縣令又來請求他們能接納更多的流民,縣內過多的流民對縣令的考核有很大的影響,文登縣這兩年和新華公司的合作很好不僅幫自己處理了流民還按流民的數量交納了一定賦稅,雖然不是全部繳納,但是數量完全足夠每年應交的稅收。其實兩人希望從兩縣弄走多人,但是現在從吳啟戎的口中能確定的是新華公司要收,新華公司這幾個人雖然年輕,但從來不打誑語說收人肯定能收人,但剩下的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於是吳夢麒就把和董遇時剛才說的事情告訴了吳啟戎。

聽到他們剛才所談的內容,吳啟戎皺起眉頭,他倒不是覺得的多出來的人沒法安置,別說就是人也能吃的下,怎麼才能合理的安置才是令他頭疼的問題。“董伯伯和父親放心,承諾好的人我可以帶走,但是多出來的人,我需要回去和公司裡的人商量,你們也知道我不是單純的把人拉走,還要給當地的縣令交納對應的賦稅。這個事情待我回去商量好了之後再給兩位訊息”隨後吳啟戎又開始向兩人詢問起關於新到知府陶朗先的訊息。

張向東那邊已經到了容城縣,有了和文登縣縣令談論難民的經驗,在容城縣收留難民的事情相對比較簡單,榮城縣令希望他可以拉走人,楊項東覺得2ooo人有點太多,兩人一頓討價還價之後確定了收留人,現在唯一卡脖子的事情是這些人的稅收比例問題,在文登縣商量的是在文縣登縣令在任期間,按照流民正常死亡的比例繳納賦稅。雖然新華公司每年的收益都很大,但是如此大的賦稅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所以兩人在稅收比例問題上產生了重大的分歧。最後楊項東妥協,在容城縣建立兩個大型畜廠,並且給了縣令一定的股份。宋城縣令對畜廠榮城縣令也知道,在文登縣的畜廠生產出來的雞蛋鴨蛋不僅個頭大而且味道還好,不到一年時間就吞併了文登縣的市場,便宜量大的雞肉鴨肉也在一年內迅壟斷市場,今年更是已經展到了容城縣境內,容城縣令覺得用不了多久本縣市面上也將全是文登縣的雞蛋鴨蛋。有了這兩個廠的股份,榮城縣令答應了楊項東的條件。

兩天以後吳啟戎帶著新華公司的報告來到威海衛,董遇時看到報告大為欣喜。此時在登州府府衙內,陶朗先看著登州府下轄九縣來的各縣公文,糧食產量持續減少,秋稅也是相差巨大,流民數量增加,陶朗先不得不警惕這麼多的難民會不會產生大問題,尤其是擔心山東境內暗地蠢蠢欲動的白蓮教會參與進來,攪動難民動暴亂。這些壞訊息讓他的心情很差,哪怕是他的幾位親戚和家人不日就到到來的訊息也沒讓他心情變好。比較好的就是文登縣和榮城縣,文登縣大部分都交全了,容城縣也差不了太多,看來升任成威海衛指揮使的董遇時和吳夢麒兩人和文登縣令在當地配合的不錯,辦事得力。此時已經年近年關,不如就等新年各位縣令前來拜訪時詢問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臨近年關,威海衛也在忙著接受下屬的拜訪,和準備給上司的禮物。為了拉進和新到文登縣知府陶朗先的關係,新華公司準備了一面等身鏡子,這可是個稀罕貨,新華公司對外宣稱,這麼大的鏡子,一年只產四到五面。臘月二十八日,新華公司的運輸隊上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公主們別追了,我娶了還不行嗎?

再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