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日常(4),火紅大明,呆某講故事了,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啟戎熱情的把兩人送到了陶府,本來想著拜訪的,可是陶朗先依舊是忙得很,吳啟戎也就沒等著回去了。

“看來最晚也得是明年中旬了。”楊向東看了看情報部門的報告說到。

“我覺得應該是年底最起碼是糧食成熟後的事情,如果中旬那會糧食可是大問題。”吳啟戎的想法倒是得到了楊向東和楊小了的認可。

“我這裡一直在跟著這件事情。”吳大壯又拿出幾份檔案。

“他們對於各個地主登州府幾個縣都開始了調查摸底。”吳災病也拿出來幾份檔案。“尤其是當地的守備力量和糧食商鋪,不過我們對這些事情都已經有統計。”

“不得不說真的是辛苦你們了。”吳啟戎看著統計報表。

“嘿嘿吳司令我們也不能拿了那麼多的經費去浪費吧。”吳災病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我看我要是想知道文登縣縣令今天的苦茶子穿的什麼色都能知道吧。”吳啟戎這話讓大家哈哈大笑,“今年的糧食產量也做了個大概的統計,不得不得說還得是我們插手最深的文登縣資料最漂亮了。可惜了要是剩下的幾個縣我們都能拿到手那就再好不過了。最起碼一州七縣在手,手頭我們就有三十多萬人。這麼大的地盤,我們幹什麼做不成。”吳啟戎很是豪邁的說道。

“啟戎你不能鋤地的時候只嫌棄人少啊,吃飯時候你不愁人多?”楊向東無奈的放下手中的檔案,“我們現在手頭差不多有六萬人啊,六萬!你知道我一睜開眼睛就是六萬張嘴巴等著我給他們弄吃的。”楊向東搜了搜鬢角。

“嘿嘿我也就是管鋤地的,地越多約好,人越多越好,家裡沒你這個大管家可不行啊。”吳啟戎咧著嘴說到。“既然我們有情報支援,是不是可以參與一下這些事情?”吳啟戎突然嚴肅起來說到。“現在我們手頭有過16oo人的朝鮮和日本籍經過訓練和培訓計程車兵。”吳啟戎說到。

“整個登州府據我們的統計,大大小小的地主加起來有差不多2oo多,分配下來一家也就是8o來個人。”吳災病開口說到。

“我們如果採取行動針對的就不僅僅是2oo地主,一州七縣,這八處不被突破是鬧不起多大動靜,登州衛、寧海衛、大嵩衛、威海衛、成山衛、靖海衛六衛。加上文登營登州營,按照登記目錄有7千人的守備力量,不過各個衛所的情況咱們都知道除了咱們威海衛以及轄下的各個墩堡達到滿員,其他的的有個五成就不錯了,登州營有陶朗先在應該有七成的滿員率。下來也就三四千人了”吳啟戎做了更加詳細得判斷。

“登州營和文登營讓咱們已經滲透成篩子了。”吳大壯想到這個開心的笑了。

“我看資料說了幾個地區的武備夠裝備3ooo-4ooo人。我們要不要增加點。”楊向東說到。

“我看用不上,各個縣都有一定的火藥與火炮熱武器夠他們用的。先期幫助他們拿下幾個縣城就行。”吳啟戎說到。

“說真的我還挺想給他們準備一隻炮兵部隊的。畢竟現在已經是冷兵器被熱兵器取代階段了。如果他們有火炮支援我估計他們的攻堅能力會更加強大。”楊向東語氣裡都是可惜。

“要給他們增加火炮,只給他們一些炮兵人員肯定不行,不說現在大明本地那些粗製濫造的火炮了,就是我們自己精雕細琢的青銅炮或者小口徑鐵炮,雖然是統一標準嚴格把控的那也是一門炮一個脾氣。要像給他們增加炮兵不僅是炮兵還得帶炮一起連鍋端給他們,火藥炮彈更是得給他們備齊了。”吳啟戎但是認可王向東的想法也補充自己的意見。

“那火槍呢?”吳災病詢問到。

“火槍?那需要集中起來訓練不說所謂的三段擊還是火槍兵的整齊佇列了,他們會不會裝填,能不能打響了再說。火槍在他們手裡還不如燒火棍。”吳大壯語氣裡都是嘲諷。

“我是說各地得武備庫還有差不多1ooo多火槍和三眼銃,要不要想辦法給他們先弄走。”吳災病說到。

“那我覺得就不用擔心了,三眼銃這種簡單的火器,他們拿到後基本上放兩次也就學會怎麼用了,那些火繩槍能用就不錯了,打的響就聽個響,打不響就圖個心安吧。”吳啟戎樂呵呵的說到。

“如果陶朗先命令列動呢?”吳大壯說到。

“我預計這次叛亂參與人最起碼有一萬到兩萬多人,響應的估計會有萊州的。登萊登萊嘛,安定了登州府就是萊州府了。”楊向東提出自己的想法。

“老楊啊!你怎麼還比我胃口大剛才還說愁人吃飯呢。”吳啟戎調侃到。

“蝨多不癢債多不愁。”楊向東擺擺手。

“現在整個公司,除了在臺灣地區已經完成整編的三個營,公司內部負責防衛各個地區的三個營,還有朝鮮地區的三個營,在庫頁島的防禦壓力很小,只有保證進行日常訓練的一個的常備民兵營,可以直接參加戰鬥的就只有公司防禦用的一個營,三個衛所加上文登營我們可以影響到的只有不到5oo人,如果需要的話,可以緊急徵召兩到三個營的民兵,威海衛和各個墩堡用民兵替代,還可以抽調出一個營的兵力。一共也不到六個營,加上朝鮮和日本籍的護衛隊(目前興華公司的護衛隊編制為四四制,也就是一個班12個人帶班長,四個班為一個排四個排為一個連,連部有連長指導員,設立一個通訊班12人,有六匹軍馬作為聯絡通訊以及運輸部分補給,加一個炊事班12人,一共218人,民兵連隊沒有這麼大的編制,只有195人)。差不多有6ooo多人。”吳啟戎大概統計了一下。

“我看明面上我們最多可以抽調出兩個營,一個屬於明面上的,另一個營只能作為我們公司參與進攻的民團武裝,不過我們的幾個民兵營也不能閒著,民兵的極限也就是五個營,但是如果全部武裝起來,工業和農業生產絕對會受到影響,用兩個營的民兵加強各個場所的護衛工作就差不多了。朝鮮地區我們的擴張已經全部停止,不能再繼續了,如果繼續的話,投入和產出比不划算,朝鮮地區我看可以抽調出一個營的兵力,另外在朝鮮地區組建一個完整的騎兵營,財政預算上沒有任何壓力。臺灣地區騎兵已經沒有作用了,把那個騎兵連抽調回來。公司現在有兩個騎兵連編制。現在繼續培養騎兵,到秋收時候就可以勉強組建一個騎兵營。”楊向東既然已經表示沒有問題。吳啟戎也就獅子大開口。

“騎兵主要困擾就是騎兵的訓練,而且說實在的威海衛本身的家丁護衛也能湊初半個連隊的規模,不過主要是擔心他們會給新兵帶壞了不過為了安撫他們就這麼養著也不太好。不如把他們組織起來做成一個加強突擊排,作為一支奇兵來使用完全可以。軍馬的數量完全夠用,我們一年多時間和女真人的交易不錯,尤其是後半年的時間一次性交易了差不多2oo匹。目前我們培育軍馬還得幾年時間不過配種率很高軍馬數量夠,高品質軍馬也不少。半年時間培訓不好精銳騎兵,騎馬步兵應該可以。而且我們還有二三十個女真騎兵,這些傢伙和家丁一起行動應該可以的,就是需要磨合一下。騎兵的甲冑和短火槍裝備……”吳啟戎也不太確定情況看向楊向東。

“啟戎你可真是會開口,你那騎兵規劃可是崽賣爺田不心疼。不過你開口了,我覺得應該不是問題,目前軍工廠主要製作的是農具還有盔甲火炮,,火槍已經停產,短火槍的製作比火槍簡單些加緊給你裝備一批,不過騎兵你可得給好好練,公司不需要會騎馬的步兵。”楊向東回憶了一下腦子裡的資料。“河間府和北直隸沿海地區收集難民的工作安排的怎麼樣了?,”

“從去年年初開始我們就開始6續接收北直隸與河間府,還有更深入的內6地區的難民流民。實在是我們的運力有限,今年下半年我們按照約定在各個沿海適合船登6的地方建立了一共七處運輸難民點。”吳大壯也不用看檔案直接憑著記憶回答。

“照這麼說南下的船隊,就不需要從登州府帶難民了,直接去七個接收處接受直接南下就可以了吧,難民接收處衛生和看守安排的怎麼樣。”楊向東繼續詢問。

“每個接收處按照計劃安頓1ooo難民,都有對應的衛生檢疫,每個地方都有負責警戒和紀律的護衛隊員,並且從中挑選了忠厚老實的良家漢子組成監察和警察隊,公司在冰封以前留下了一定的建設用物資,他們已經開始趁著冬天建設棧橋和臨時居住地區,個個檢疫和觀察地區已經開始建設,預計明年年底可以增加到5ooo人的規模。”吳大壯回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聞調查組

自有渡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