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陶朗先得擔憂,火紅大明,呆某講故事了,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十日吳啟戎接到了從庫頁島的回信,楊向東先表達了自己對孫得化的安排,其次講述了一下自己在庫頁島的安排以及庫頁島現在的情況,表示自己會在明年冰封結束後回來。看完後吳啟戎也開始準備回信,而吳啟戎回信內容也是陶朗先最近不太開心的原因,從上個月底陶朗先負責管理的萊州地區境內已經沒有任何一個白蓮花勢力,陶朗先第一時間給朝廷去了訊息,告知自己順利平定登萊兩地白蓮花叛亂,也許是想趁著這次有功陶朗先希望年初登萊兩地三年賦稅,從六月十三日把訊息送給朝廷到了現在八月初了還沒有任何訊息,陶朗先倒是沒有太過著急,畢竟朝廷內的的各位閣老和皇帝需要謀劃才能確定。朝廷對於登萊地區的指令還沒有下來,青州兗州地區的流民已經到了。因為孫得化帶領隊伍到達青州府,隨後仇天境與王天成帶領18oo多人加入青州兗州地區對各個小寨子攻擊,導致很多地主士紳家破人亡,雖然空餘的土地給很多百姓分了,不過更多的百姓66續續到達萊州府,這讓剛剛穩定下來的萊州府一下子多了多不穩定因素,(實際情況是多人,興華公司的新兵透過引導把多人66續續安排到了臺灣,一部分準備運到庫頁島,而各個邊境負責的都是興華公司的人,所以統計資料有一定的報假賬的操作。)

而目前萊州府地區的人吃的都是興華公司從臺灣運輸到達的糧食,這些只能保證他們吃到秋收時期。突然湧進來的難民讓陶朗先應接不暇,以至於為了暫時穩定萊州府得糧食壓力,陶朗先將一部分繳獲的白蓮花財產在遼州半島採購。不過陶朗先也不能就這麼坐吃山空,上次萊州府進入難民的事情陶朗先還記得清清楚楚,難民不會停止進入,只會越來越多,於是八月三日陶朗先又上書表示自己無法接待難民,請求青州兗州地區平定白蓮花穩定當地減少或者杜絕難民進入。八月八日,陶朗先邀請吳啟戎來到蓬萊和他商議難民問題。

八月九日吳啟戎到達蓬萊,同時到達的還有庫頁島的信件,八月十日晚上吳啟戎和陶朗先談話,陶朗先希望興華公司安排下這些難民,吳啟戎表示拒絕,從陶朗先上任以來,自己已經給他處理了差不多難民,自己再怎麼牛,也榨不出來一點東西了,這薅羊毛也不能逮著一隻羊薅吧。吳啟戎表示不接受難民,而且穩定登萊兩地也已經讓興華公司捉襟見肘,陶朗先也明白吳啟戎的難處,不過這多人確實讓自己很不放心。萬一他們鬧騰起來,陶朗先可不希望再來一場大亂。

對於這些難民吳啟戎其實也有些無力,目前公司手下有過人,這還不算登萊兩地農場的開銷,興華公司基本上把這兩年的盈利全給砸進去了,要不是公司內部都是憑票購買不用實體金銀,興華公司早就崩盤了。不過吳啟戎也希望留下這些人,能讓人等一下糧食,不能讓糧食等人,所以吳啟戎表示可以讓登萊兩地的官府士紳拿出一部分接濟百姓。

不過這些也是吳啟戎自己扯犢子,經過海盜集團和白蓮花得精耕細作,登萊兩地哪兒有什麼士紳地主了,有的只有和興華公司深度繫結的軍戶和商鋪。現在能拿出來就是三衛所軍官和文登縣榮城的商戶了,不過既然吳啟戎能說出這樣的話,那肯定是已經和那些人打好招呼了,所以到了八月十日晚上,和陶朗先扯了一天的吳啟戎才有時間看楊向東訊息。吳啟戎告訴楊向東登萊地區自己還可以頂一頂,告訴楊向東再在庫頁島頂一年到萬曆四十六年冰封結束後再回來,不過她告訴楊向東兩年時間自己66續續給他安排人修通庫頁島的道路。這人是留在庫頁島還是送到臺灣由楊向東自己決定。並且告訴楊向東登萊兩地難民和陶朗先得情況,期間不需要給本土運輸太多物資,因為現在登萊兩地由興華公司實際控制,兩州境內鐵礦與煤礦已經在興華公司控制下,公司本土內部可以保證工作需求。優先完成楊向東在廟街以及稚內地區的佈局,並且希望楊向東在海參崴地區佈局,公司在萬曆四十六年可以完成徹底控制登萊兩地的工作,整個信的內容吳啟戎寫了大概一個多小時,此時吳啟戎卻沒有任何睡意。

吳啟戎就想到已經在臺灣地區待了四年的老宋,此時老宋在臺灣地區有多人的規模,老宋告訴吳啟戎在臺灣的耕地情況很順利,從後世的資料想一下臺灣地區大概有12oo多萬畝土地,目前老宋在臺北彰化新竹花蓮地區一共開墾出來差不多16o多萬畝土地。(老宋組織了人的農業開墾大作戰)著得益於老宋靠近福建廣東等地區可以購買足夠的耕牛,臺灣地區的鐵礦老宋也大力展,耕具耕牛充足加上老宋持續不斷的征服臺灣原住民融合,臺灣現在實際人口有不到人。

四年時間內老宋瘋了一樣開墾了9o多萬畝土地,這還不算那種菜地水果林地,甘蔗田風經濟作物,這些算下來差不多15o萬畝。老宋在使用大規模農場的方式加上一年兩熟的地理條件,一年可以提供人的需求,而興華公司對大明本土貿易一年的金銀貿易主要用來採購糧食。這還有差不多萬人的缺口,導致臺灣地區百姓吃的上米,反而公司總部是粗糧加米混合食用,而這樣的情況也就從明年結束了,今年登萊兩地大概可以有畝土地,其中有畝土地可以全面種植下去,對於現在只有人可以滿足登萊地區的糧食需求,後面臺灣地圖的糧食就主要負責庫頁島地區了。如果按照後世資料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有一千三百多萬人(2o15年資料),而庫頁島有四十六萬多人,這人口數量很大,吳啟戎預計現在這個情況接納3o萬人應該沒有問題,這人口差不多就是一個州府的人口了,尤其是沿著黑龍江中段地區有豐富的煤礦。有些時候你著急睡反而睡不著,想著事情反而睡的更快。

同樣在床上輾轉反而的陶朗先坐起身來在案桌上思考事情。此時已經三十六歲的陶朗先想到的是興華公司號召的關於官員士紳們推薦貢獻的事情。對於大明計程車紳官員給他們打錢糧,他們都恨不得父母多給自己長上個三頭六臂,可是你要是讓他們捐錢捐糧那不是要他們東西,那是要他們的命啊。目前登萊兩地沒剩下庫銀了,吳啟戎這個公子哥雖然年齡不大,可是對於登萊兩地自己的工作是真出力啊,出糧出人出錢,可是秋收後又該如何?目前登萊兩地剛剛穩定,又有經過苦難的青州兗州難民。去哪兒弄安定他們的糧食。而對於自己給朝廷上的報告,現在還沒有任何訊息回覆,這讓陶朗先越來越焦慮。

此時被屋子裡燭光搖曳喚醒的陶朗先夫人,看到了坐在桌子邊一言不得陶朗先。“老爺早些睡吧。”她輕輕地喚了一句,陶朗先扭過頭看了看睡眼稀鬆的夫人,又扭過頭獨自思考,夫妻多年陶夫人也知道陶朗先在愁什麼,拿起水壺接了熱水衝了熱茶,將泡好的茶給陶朗先斟了一杯。“官員士紳募捐的事情吳家公子說了應該就能完成,這孩子雖然年紀輕了些,但是辦事還是有分寸的。”

“唉就是知道他年輕,對於官場的事情,他不一定清楚。就說他父親與董遇時推行一條鞭法前前後後,一共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其中的艱難與阻礙,他怎麼會清楚其中的門道。我為官多年其中的事情你也見過一二。”陶朗先輕輕地抿了一口茶。“這是今年的新茶吧,確實不錯,是興華公司拿來的嗎?”陶朗先詢問。

“老爺,登萊情況艱難,如果需要老爺可以去府內拿一些出來。”陶夫人沒有回答反而說到。

“杯水車薪罷了。”陶朗先搖搖頭。

“遼東那裡是不是可以先賒一些。”陶夫人又提議。

“還錢容易借錢難,沒有實打實的銀子,再好的關係,他們怎也借不出來的。”陶朗先又否決了。“如今有興華公司的幫忙糧食,可以維持到秋收之後,但今年和去年一樣天公不作美,雨水不足,今年的收成……”陶朗先又是無奈。“如今還有一個多月就要秋收,如果一個月後朝廷不能再撥付一部分的糧食,那今年的登萊兩地太平的日子不多。如果僅僅是為了這6萬多難民,我反而並不擔心,事到如今,我也無計可施。只能期望儘快將青州兗州地區的白蓮花清繳平定,減少從兩地到來的難民。節衣縮食將冬季麥種植之後挺一段時間。”陶朗先實在是太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嫁給前任的偏執兄長

馮苦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