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準備吧朝鮮,火紅大明,呆某講故事了,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十五中秋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清華公司也放了三天的假,從八月十四到八月十六,吳啟榮和楊尚東兩個人喝的寧酊大醉,老二卻和姑娘遊花燈遊火龍,在辛鮮坊安排了豐盛得食物,從臺灣帶回來的椰子讓姑娘非常開心。

在整個大明,或許只有登萊兩地如此和諧安穩的生活,八月十六楊向東前往朝鮮,在朝鮮地區等待的是一支6oo人的朝鮮籍士兵,而他們的領頭人就是曾經無比支援鄭汝立的門人鄭繼願。

“先生終於見到你了。”在營地內年輕的鄭繼願迎接進來的楊向東。

“釜山地區得工作很不錯,不過你們損失也很大。”走進會議室的楊向東寬慰到。

“傷亡確實會有,不過有更多的朝鮮百姓不必再受到地主壓迫也是他們的好運氣嘛。”鄭繼願苦笑一句。“我記得鄭大師曾經說過“天下公物說”和“何事非君論”不過比起興華公司來說還是遠遠不及,我雖然沒有見過鄭大師,不過在全羅道,重大事的名聲,可以說是如雷貫耳,我也希望能在大師曾經說過的地方生活,而現在我也確實到達了這個地方,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我們展的實在是太慢了,用了兩年的時間才展了,不到1千人,可是我現在覺得展的也不能太快,路必須要一步一步走但是要走的穩。雖然鄭大師的“大同契”組織擴散全國,黃海道安嶽的邊崇福、樸延齡,海州的池涵鬥,雲峰的僧人義衍等奇人謀人紛紛加盟。但是他們很多都是想撈一票的人,沒有堅定的理想和付出的努力。他們也終究是一群烏合之眾。”

“我記得我曾經說過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驅動的方式,最關鍵的就是理想驅動和信念驅動,你能找到信念驅動的同伴已經是萬分之一,甚至是千萬分之一,但是如果你找到這是一個信念驅動的同伴,那或許整個朝鮮都只有那麼幾個人。我很慶幸你在全羅道能找到差不多1千這樣的人這實在是難得可貴。”楊向東寬慰的說到。

“1千人還多嗎?”鄭繼願略帶自嘲的語氣說道。“我沒有去過新華公司的其他地方,最多呆的就是朝鮮偶爾會到公司總部那裡,我在那裡看到了很多這樣的人,他們聚集在一起完成那些我曾經夢想要做到的事情。二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不是理想驅動,而是信念驅動的東西。”

“繼願,你的名字我很喜歡,我也知道你名字的含義,我一生的追求就是我的理想和我的願望被人繼承下去,我們公司幾個人看到的是更遠的東西,那是你想都沒想過的地方。”楊向東抬頭思索了一會兒,然後岔開了話題。“我知道你在全羅道的影響非常大,但是在平安道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強烈,我想在平安到建立整個興華公司的分部。”

“需要做到這個地步嗎?”鄭繼願驚訝的看著楊向東。

“怎麼?你不願意嗎?”楊向東略帶調侃的語氣詢問。

“不我覺得太少了!”鄭繼願反而眼睛亮了。

“剛剛結束的撫順之戰,你開導了,女真人的威脅只會越來越大,大明確實比朝鮮要大得多,但是他的腐敗程度遠比朝鮮更甚,大明只會越來越維持不下去。但是它的體量實在是太大了,女真人在短期的時間內肯定吃不下整個大明,但是相比於整個大明朝鮮不大,但是它的力量更加微弱。”楊向東說到。

“事情真的會這樣生嗎?”鄭繼願冷靜下來,不過他不得不這麼想,從自己和興華公司開始接觸,到可以聽取楊向東的講課,他的很多道理和語言都被實現讓他很信服楊向東的話。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一些最壞的打算總是沒錯的。”楊向東喝口茶說到。“現在你在平安到沒有任何基礎,但是我們在平安道的基礎非常充足,尤其是對於普通的朝鮮百姓,而且我們和平安道的一些當地官員的關係也非常不錯,你在平安道的基礎不多,我大概給你說一下,平安道目前的情況,目前我們沿著鴨綠江到皮島一共有6o萬畝土地,有造船廠三家船塢12個,手下朝鮮籍得民工一萬三千九百五十人,從當地購買的礦場有三處,兩處煤礦一處鐵礦,曠工是數量有6ooo人。這差不多2萬多人你可以挑選出適合的人員組成軍隊,興華公司可以給你們安排教官與物質補充。”楊向東說到。

“不愧是咱們新華公司,我在全羅道也未必能徵集這麼多的人。”鄭繼願開心的說到。

“你不要高興的太早,我們公司只可以給你提供三個團的裝備。而你也必須服從新華公司的命令。”楊向東說到。

聽到楊尚東這話,鄭繼願騰的起身,“我志願加入新華公司,為了興華公司的理想而投身。”

“先不要著著急表態,我需要一支不亞於新華公司民兵作戰能力的隊伍,你的任務很艱鉅時間,只有不到一年。”聽到楊向東的要求,鄭繼願反而冷靜下來。

鄭繼願沉默思索,“一年的時間說起來不短,我可以完成對隊伍的佇列和基本訓練,可是沒有經歷過實戰,他們的戰鬥力沒辦法保證。”鄭繼願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確實士兵的作戰能力不能僅僅依靠訓練,實戰才是檢驗戰鬥力的最好途徑,不過這個你不用擔心,你只要完成這些最基本的訓練就可以,後續實戰的機會多的是。”楊向東拜拜手讓鄭繼願放寬心。

“我們目前在全羅道的工作很順利,現在要在平安道工作,那我們的隊伍需要從全羅道撤離嗎?”鄭繼願詢問。

“不需要,全羅道還需要你們繼續在那裡工作。”楊向東說到。“你只需要抽調一部分骨幹配合我們新華公司的工作就可以了。新兵訓練的武器裝備,我們會在今年年底前給你送到先期,你要準備的就是營地以及新兵的挑選和基礎的內務佇列訓練。”

“我們朝鮮隊伍的裝備公司怎麼安排?”鄭繼願詢問。

“伙食與軍餉的開支全部由新華公司負責,裝備的話以民兵裝備為基礎加上火炮支援單位。”楊向東也不藏著掖著。“不過你們在全羅道尚慶道的工作還要繼續加大力度,我們現在不缺乏糧食,那些因為生活所迫的朝鮮百姓還是要接納他們,你們去年的工作乾的就非常不錯,現在他們在公司的安排下,有了自己的土地沒有了壓迫。”

“這個我確實接到了他們的資訊,對於讓他們去新華公司安排的場地他們很開心,就是當地的環境確實有些惡劣,不過公司給他們的援助也非常充足,他們希望我們讓更多的親戚前往他們的住所和他們一起生活。”鄭繼願提起這個就非常開心。

“朝鮮百姓是非常吃苦耐勞的人民,對於他們在公司安排的場所的工作表現,公司也非常滿意。朝鮮北部適合耕種的土地其實並不多,他們的情況只會比朝鮮南部更加困難,你的工作應該會更好地展開。”

“朝鮮南部的土地確實是適合耕種,但是他們受到的壓迫也更加嚴重。”鄭繼願有些難過的說到。

“努力工作吧!天下的局勢會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亂。”楊向東如同總結一般地結束了整個話題。隨後他拿出準備好的命令和檔案交給鄭繼願。看著鄭繼願離開,現任朝鮮地區的負責人楊小了進來。

“先生,朝鮮船廠的同事們已經到了。”楊小了說到。

“小了說我們現在做的這些對嗎?”楊向東突然想起自己在登萊兩地自己撫順的操作。

“我記得楊先生曾經說過事從權宜,總不能把刀子插在身上的時候才知道躲避吧!”楊小了提醒著楊向東。

“對呀,其實人民是最聰明的,他們知道做什麼是對的,做什麼是錯的?可是我擔心呀,我擔心我們有些事情做的不會被人理解,甚至被一些別有企圖的人來引厭惡。”楊向東搖搖頭說到。

“少爺你也說了別有用心的人,他們要幹什麼?我們是攔不住的,但是少爺說的也對,人們是最聰明的,他們知道什麼是對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那些當下看不見看不清楚的事情先做下未來,最有未來的人給我們做工段,就如少爺曾經說過隋朝大運河的事情,有些事情當下是看不到結果的,但是未來會有人理解會有人懂的。”楊小了正了正身體,對楊向東行了軍禮之後轉身離開。

楊向東很少見的沒有立刻起身去忙工作,反而坐在那裡呆呆的看著窗戶外面一言不,他想到了很多事情,默不作聲就這麼愣著愣愣的呆了大概十幾分鐘的時間,他猛地長嘆一口氣,然後起身離開辦公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兵將卡牌系統

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