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成親(5),火紅大明,呆某講故事了,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學習的主要與數理化這些應用的雜學為主,四書五經確實也有教育,不過更多的是以瞭解為主。這與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區別又不太相同了,人們普通人讀書是為了更好的升遷,考中秀才成為官員,但是兩位先生,既然行商也知道好官不常有,但好的讀書人遍地都是。我們公司的教育與其說是學問更多的是學藝,就比如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涼棚,這個涼棚一共可以分為五個部件,最快可以用一盞茶的時間就搭建完成,這些都是我們一些學習數學和物理非常好的同事,和一些精巧的工匠師傅們設計出來的,他們不僅學習一些文化基礎,還要有一些實際的操作應用,這也算一種學成文武藝,如果說我作為廠長,也算是一個基礎的官員,但是我們學習的更多的是幫助地方百姓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來統御他們,這點和地方的官員確實有很大的不同,地方官員主要的是為了維持地方的安定,而我們新華公司外派的幹部都是以幫助地方百姓更好生活為主要核心,我們不是要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而是學成文武藝,助百姓生活。所以我說我們與他們差不多,但是有非常大的本質不同。”廠長剛剛說完,急促的哨子聲傳來。

“兩位,開工的時間到了我就不多做停留了。”廠長拜拜表示抱歉。

“無妨無妨。”沈有榮也起身作揖,身後的護衛開始,從自己的口袋裡拿出銀子放在桌子上。

“不可不可!”廠長看到那護衛剛剛把銀子放到桌上,連忙起身,拿起銀子重新塞回到那個護衛的胸口,“你們能與我們公司做生意,我們已經很表示感謝了,現在吃一頓飯無傷大雅,現在這樣,可是大大的不好。”廠長把銀子三回去之後,又對身後的兩個青年說道:“小宋!大頭?你們兩個人帶著這兩位先生和他的護衛去公司總部那裡。”

“不了不了,我們有自己的安排公司的位置,還是能找得到的。”徐光啟也擺擺手表示拒絕。

雙方就這麼恭維了一會兒,然後紛紛離開,徐光啟與沈有容兩人和護衛吃飽喝足之後又開始沿著道路向威海衛前進,“這興華公司,我在福建時也略有耳聞,只是沒與他們打過什麼交道,福建地方的一些海商與他們的關係非常不錯。”沈有容邊走邊說。

“我在南京時也略有接觸到一些,不過他們在南京並沒有什麼商業活動,更多的是一些商人把他們的產品帶到那裡,他們的商品經濟實惠,每次運到南京都被兜售一空。”徐光啟也是有那麼一些印象。

“我一直以為他們的商業和商品都做的很不錯,沒想到他們對於地方的治理也有自己的想法。”沈有榮感嘆道。

“確實如此,現在我對新華公司的好奇心反而更重了。”徐光啟也是好奇不已。

“大明官員鎮守府衙縣城,地方有各地宗族鄉紳治理,本來是一種很好的治理方式,但現在大明百姓的窮困依照北方看來嚴重得很,各地宗族鄉紳,不僅不救助貧苦百姓,反而將苛捐雜稅壓到普通百姓身上,這也不由得百姓紛紛起來鬧事。”沈有榮想起一路上在河南,河北的經歷。

“確實如此,官府對於各縣治理只停留在稅收與安定,與其說是做官不如說是在辦事,現在新華公司將幹部派到最基礎的農田,對於當地農業情況瞭解得非常清楚,就不存在一些田地收不上稅或逃稅的現象,這是普通官府沒辦法辦到的事情。”徐光啟說到。

“這麼說來,這新華公司反而更像官府。”沈有榮聽到徐光啟的話,驚訝的看著他。

“不不不,新華公司現在的模式比官府的現在治理手段更加進步。但是成本也要比普通關服更加的大。”徐光啟說到。

“我看登萊巡撫陶大人和興華公司肯定有什麼約定。”沈有榮推測到。

“肯定是有一定的約定的,但是約定的是什麼內容,我想陶大人不一定會悉數告知。但我也確實好奇有什麼樣的內容。”徐光啟摸著自己的鬍子說到。

時間就這麼到了,九月十八日,在威海衛的辛鮮坊住了一晚的兩人,大清早就看到了兩個好好升起的熱氣球。

“大人這天上的東西是什麼?”一個護衛率先詢問道。

“我看此物與孔明燈相似,但是其稱呼什麼我卻不知,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徐光啟抬頭也是好奇的看著。

此時熱鬧的迎親隊伍已經在鞭炮聲中出,因為老二作為四人當中第一個結婚的人,老宋楊向東吳啟榮三人也必須參加她的婚禮,此次新娘的住宅在蓬萊,也就是說,眾人需要從威海前往蓬萊接回新娘,路程並不太遠,但是蓬萊到威海的道路確實暢通無阻。

整個隊伍以騎兵開道,騎兵隊後面是準備的一輛輛四輪馬車,作為婚車的馬車,以實木打造中間鑲嵌鐵板,保證火槍射擊並不能射穿,硬木上刻滿了花紋,車子上方與四周都有透明玻璃窗,窗戶遮陽簾與可推拉式的鐵板,這東西可是楊向東從庫頁島設計好運過來的,四個車輪包裹橡膠,並且在輪子軸上安裝了簡易的減震裝置,(楊向東:我可是按著後世防彈轎車的等級安排的這輛車子。這次幫老二成親結束之後,這輛車子就要作為接待重要人物的專用車的。)

車子緩緩地從大街上駛過,看著車子上大塊的透明玻璃徐光奇很是驚訝,對於普通的透明玻璃徐光奇確實也見到過,但是能做的這麼大,並且保證它的平整實在是有些困難,對於在輪胎上安裝的黑色包裹物,徐光琦也很是好奇,畢竟現在的車輪大部分是硬木,最多包裹鐵皮,現在這種東西居然包括了一種黑色的東西,看樣子不像是鐵皮,反而有些柔軟的樣子。

“這興華公司對於格物雜學直覺確實有獨到的見解。”在二樓上看著車隊緩緩駛過的徐光啟開口說道。

“看他們的騎兵應該是吳府的家丁護衛。”沈有榮同樣點評道。“我看了朝廷的通報,登萊兩地白蓮花噪亂的時候,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兩地全部安定,看來興華公司應該出了不少的力。”

整個隊伍有過6oo人,浩浩蕩蕩的從威海衛出前往蓬萊,在馬背上正在與吳啟戎閒聊的楊向東,旁邊湊過來一個護衛說:“徐光啟與沈有榮已經到了。”

“他們兩個既然沒有正式上任,我們也就不邀請他們參與婚禮了,情報部門看著他們不要讓他們涉足我們比較核心的東西。”吳啟戎說到。

“徐光啟竟然來了,那麼有些東西他會非常感興趣。”吳啟榮扭過頭對楊向東說到。

“他來就來吧,我都覺得他不會對我們幫上太多的忙,不要添亂就好,現在我們公司總部駐紮的也只有基礎材料研究的工作部門,機械和冶煉的設計部門在庫頁島,大規模的生產在臺灣島,他在這裡也就是能看到成品而已,所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楊向東但是沒有什麼特殊的想法。

“既然咱們三個今天都出來了,公司就不要提了安安全全高高興興的,幫老二成親把新娘子接回家就行了。”老宋打斷了話題。

“老楊,你這婚車設計的確實漂亮,我看有機會可以賣到歐洲那裡了。”老宋看著婚車說到。

“那可不,這是我設計了一年多才弄出來的,車裡冬天有供暖裝置,夏天有冰塊保溫,可算是冬暖夏涼,原來想著是準備投放到登萊兩地作為重要人員的工作車。現在老二成親這東西最起碼得出來露個臉啊。”楊向東樂呵呵的說道。

“我看經過這次之後這輛車估計每家成親都想要借來用一下了咯。”吳啟戎樂呵呵的說到。

“要不怎麼?你去辦一個婚慶公司?”楊向東說到。

“那感情好呀,不過我這工作確實放不開,要是等我退休了,我指定要辦一個這樣的公司。”吳啟戎滿臉的笑容。“老宋,你可得參一股和我一起折騰這個事情。”

“那可算了吧,我可沒有心思做這事,我一直都在臺灣還沒有見過,老二的新娘子,你們在登萊兩地工作了這麼久,就可是有大把的機會見一下的。”老宋擺擺手拒絕到。

“那你可說錯了,我是沒機會見的老吳肯定是見過的。”楊向東擺擺手推辭。

“確實你這當兄長的,必須得看一眼啊。”老宋扭過頭就對吳啟榮難道。

“老楊你別扯犢子哈,今年六月人家來興華公司談合作的時候你可是見過的。”吳啟戎指著楊向東說到。

“噢!我想起來了!”楊向東經過吳啟戎這麼一提反而走了點印象。“其關於木材生意得把,挺不錯的一個小姑娘,不過人家就是在招待所待著,我還真沒怎麼細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韶光豔

笑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