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而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換日城,封神第一帝,了了而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殷辛表現出一副猶豫的神情,拿不定主意的樣子,左右為難。

“請大王下令斬之!”

大殿裡,多數臣子跪倒在地,請命斬殺微子啟和微子衍。

相商容和亞相比干雖不忍,卻又無可奈何,微子啟、微子衍做著實太過了,於理不合。

關鍵受刺物件乃當今大王,大商之主。

此乃大逆不道之舉,尋常人當滅九族!

“微子啟、微子衍乃孤一母同胞,血脈相連,雖有錯,但尚不致死,且孤曾答應先王,好生照拂二位兄長,今兄長之過,亦是孤之過……”

“不若遣入帝陵山,為吾成湯一脈先祖守陵,不知諸大人意下如何?”

殷辛演戲要全套,一臉悲痛之情。

微子啟與微子衍不成氣候,與其殺之,不若藉此事成就殷辛賢德美名,豈不妙哉。

“大王大賢!”

群臣高呼。

大殿群臣不曾想殷辛竟能放他們一條生路,著實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聞太師亦微微頷。

微子啟和微子衍不由愣住,他們沒想到尚能活命。

雖然被遣入帝陵山守陵,但至少命還在。

或能東山再起,一切都乃未知數。

“下大夫費仲、尤渾敢於直言,有功於社稷,特加封為中大夫。”

對有功之人賞,對有過之人罰,賞罰分明,群臣雖對費仲、尤渾不滿,但現下卻唯有嘆息。

此事費仲、尤渾雖有投機倒把之嫌,卻證據確鑿,群臣亦無可奈何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二人從下大夫提為中大夫。

“下臣叩謝大王聖恩。”

費仲、尤渾高呼,伏於大殿三叩九拜。

但費仲、尤渾本人卻沒有多大歡喜,唯有慶幸和恐懼。

此事乃殷辛秘密交代他二人辦的,實非他二人本意,事成獲此賞賜,到讓他倆有些不自在。

二人偷偷看向大殿高高在上的帝辛,骨子裡都生出一絲懼意,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

“土方國都城自即日起改名‘換日城’,封張奎為第一任城主,高蘭英為副城主,鎮守換日城,震懾宵小。”

張奎、高蘭英聞聽忙出班,叩謝謝恩。

殷辛已跟張奎、高蘭英夫婦事先談過,並告知此事。

北地乃混亂之始源,事實證明單靠北伯候崇侯虎無論是武力,還是威信,都無法震懾北地二百諸侯,曹州侯崇黑虎、冀州侯蘇護都有不臣之心,不服崇侯虎牽制。

且最讓殷辛擔憂的,乃是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竟能牽制太師聞仲十數載不能回朝,恰逢太師聞仲奉敕徵北,才牽出一系列變故,最終導致殷商走向毀滅。

聞太師乃截教三代精英弟子,境界和修為絲毫不弱於闡教十二金仙,且所統率大軍驍勇善戰,卻遲遲無法鎮壓北地名不見經不轉的七十二諸侯,若說其中無隱情,殷辛絕不信。

且那北海七十二諸侯為何會突然反商?事先卻毫無徵兆。

殷辛猜測,那幕後推手或許就是封神幕後的推動者闡教,否則聞太師豈會被牽制在北地,遲遲無法歸朝。

殷辛將張奎、高蘭英派駐‘換日城’,看似尋常,實則關乎重大。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封神一戰前,務必要摸清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的底牌。

張奎土遁之術無雙,行事方便,可秘密探訪,且不易被現,此乃殷辛將張奎、高蘭英派往換日城駐守的真正緣由。

北地亂象叢生,單靠崇侯虎難以招架,殷辛尚在盤算該如何對北地進一步把脈。

尤其是封神演義中一直提到的一個地方,此乃殷辛最大的心病,正是‘北海’之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妝宦

萬蓮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