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章 太子戴武,戰國大司馬,賤宗首席弟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有關於齊國與燕國展開大戰的事,商賈宋雷亦告訴了蒙仲一些有關於趙國的事。

比如說,趙主父的遺體並未被送歸邯鄲,而是被安葬於趙主父過世的那座山丘,再比如安平君趙成已成為了趙國的國相等等,這些皆是宋雷在路徑趙國途中聽說的訊息。

而讓蒙仲頗感詫異的是,他原以為他們這些趙主父身邊的近人會被趙國以「叛臣公子章同黨」的罪名通緝,但沒想到,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二人並未通緝他們,連帶著龐煖、劇辛、趙奢三人,皆未受趙國通緝,甚至於,就連此前落入趙成、李兌二人手中的鶡冠子,亦被趙國釋放,不過,卻也被趙國所驅逐。

仔細想想,當日在靈丘時,奉陽君李兌也沒有派兵繼續追擊他們。

當時由於趙主父斃於靈丘,蒙仲、龐煖等人雖然遵從趙主父死前的遺願,不曾將趙主父的屍身帶走,但也不放心就這麼捨棄,免得被山裡的豺狼虎豹啃食,是故,直到奉陽君李兌親自領著兵卒登上靈丘的那一刻,蒙仲、龐煖等人這才從靈丘的西側悄然離開。

他們本來以為李兌會派兵追擊他們,畢竟再怎麼說,蒙仲、龐煖等人曾經也險些將王師逼上絕路,而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二人,怎麼看也不像是寬宏大度之人,但出乎意料的是,直到蒙仲、龐煖等人渡過大河,李兌都沒有派兵追擊他們。

對此蒙仲私下亦有猜測,覺得此事可能是因為趙王何的暗中囑咐,或也有可能是李兌考慮到匡章的態度,是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他蒙仲等人逃離,至於究竟是因為趙王何還是因為匡章,或者兩者皆有,蒙仲就不得而知了。

與宋雷閒聊了足足一個時辰,蒙仲這才告別前者,帶著樂毅、蒙虎二人返回了義兄惠盎的府邸,前往惠盎的書房請見這位義兄。

當時惠盎正在書房內批閱政務,但得知義弟蒙仲前來,他還是立刻就放下了手頭的事務,親自接待蒙仲。

在書房中,蒙仲將他從商賈宋雷口中所打聽到訊息告訴了惠盎,只聽得惠盎皺眉不已。

要知道目前只是三月中旬而已,而齊國對燕國用兵,最快也不過是在二月初,在算上宋雷從燕國抵達宋國彭城的時間,這表示齊國在二月的中旬、最遲下旬就已經擊敗了燕國,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齊國只用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擊敗了燕國,這可能麼?

“倘若那名叫做宋雷的商賈所言不虛,這就說明齊國在今年年初就做好了討伐燕國的準備……”惠盎惆悵地嘆了口氣。

跟蒙仲想地一樣,惠盎亦想到了「齊燕戰爭」的後續,即齊國在擊敗燕國之後,必然會立刻對宋國用兵,迫使宋國臣服,甚至割地求和。

可能是見蒙仲同樣滿臉憂慮,惠盎寬慰道:“賢弟不必多慮,昨日自大王從你口中得知趙國劇變之後,便已派人前往薛邑傳令,令薛邑加強防範,警惕齊國派兵進攻……”

薛邑,乃是宋國在前兩年從齊國手中奪取的土地,而目前則成為齊宋兩國的接壤之地,倘若齊國果真要對宋國用兵,那麼攻伐薛邑的可能性最起碼得佔九成,畢竟薛邑乃是一片居住人口多達數萬戶的土地,其富饒繁榮程度,比較宋國的陶邑亦毫不遜色,若是齊國當真要撕毀先前與宋國的停戰約定,那麼勢必要率先奪回這片土地。

此後幾日,宋國始終關注著齊國的一舉一動,而蒙仲,亦時刻透過義兄惠盎,關注著齊宋兩國的局勢,因為他知道,齊宋兩國近期必有一戰,這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戰爭。

待等到四月初時,宋國派往齊國的細作,終於送回了齊國的訊息。

果不其然,齊國在年初後頻頻押運糧草至「徐州(郯城)」,且在三月下旬的時候,有至少三支軍隊被駐紮于徐州境內,意圖不明。

當然,這個意圖不明,只是針對於一般平民而言,但凡只要有點眼力的人,都能輕易猜到齊國的企圖——畢竟齊國屯兵徐州,無非就只有兩個目標而已,要麼攻伐楚國,要麼是攻伐宋國。

再仔細想想,齊國怎麼可能會在這個時候攻伐楚國?

要知道楚國目前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局面,外有西邊的秦國頻繁侵蝕楚國領土,內又有楚王熊橫荒淫無道、導致楚國愈發虛弱,齊國此時若趁機攻伐楚國,這豈不是間接幫助了秦國吞併楚國?

而秦國乃是齊國目前最警惕的敵人,為了聯合對付秦國,齊國想方設法都要拉上趙國,這表示齊國目前單獨抗拒秦國亦有些忐忑,又怎麼會做出間接幫助秦國吞併楚國的事呢?

所以說,齊國不可能攻打楚國,它的目標只可能是宋國。

四月初二的傍晚,惠盎在與蒙仲、蒙虎、樂毅三人一同用飯時,向蒙仲提及了一件事:“阿仲,明日為兄要前往太子府上赴宴,你等隨我一起去吧,席間我將你等介紹給太子,這對你等日後在宋國,亦有莫大好處。”

“太子?”蒙仲愣了愣,驚訝問道:“兄長指的是戴武太子?”

惠盎聞言失笑道:“我宋國有幾個太子?”

蒙仲亦笑了笑,旋即好奇問道:“太子為何突然設宴?”

“是這樣的。”捋了捋鬍鬚,惠盎解釋道:“近幾日,不是打探到齊國屯兵于徐州,隱隱有向我薛邑用兵的架勢麼?於是薛大夫便奏請大王,建議太子前往薛邑坐鎮,以此向齊國表明我宋國抗擊齊國進犯的決心。大王允諾了此事,是故朝中大臣原本打算設宴為太子壯行,太子得知此事後,便決定改由他府上設宴,宴請群臣……”

“原來如此。”

蒙仲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旋即又好奇問道:“兄長,您口中所說的薛大夫,莫非指的就是太子的老師薛居州薛大夫?他也姓薛,莫非與薛邑有什麼關係?”

“不錯!”

惠盎笑著向蒙仲做出瞭解釋。

據他解釋,薛大夫,也就是教授太子戴武學業的老師薛居州,此人據說乃是古薛國貴族的後裔,其祖上乃黃帝幼子「禹陽」的十二世孫「奚仲」,後者曾被大禹封為「薛侯」,是薛邑那片土地最早的主人,同時也是薛這個姓氏最古老的由來。

在數十年前,因為不滿於齊威王將古薛城「靖郭」封賞給其幼子田嬰,即今日薛公田文的生父,一部分薛國後人從薛邑南遷到宋國,在宋國彭城一帶居住。

而薛居州,即是這部分薛國族人的一員。

在解釋完這些後,惠盎告訴蒙仲道:“賢弟不必猜忌,薛大夫品德優良,為人淳樸仁厚,乃是世上難得的君子,否則愚兄也不會懇請他輔佐、教導太子。”

蒙仲連連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宅妖記

善水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

盧梭

我還沒上臺,經紀公司就倒閉了

南天有雪

玄學大佬在靈異綜藝裝病弱

予淮

隨身帶著一畝地

我吃大玉米

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

石黑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