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風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道喪鐘,仙隱嘆,草稿風紙,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立夏,夏季之始,天地始交,萬物並秀,小麥齊穗,揚花上漿。

這一天,顏老先生走了。

松柏尚待青,先生已遠行。

臨行前,顏老先生當著昌黎先生、橫渠先生等人的面,笑著對6羽說“本想熬到夏至的......,不過今日也好,至少今年......立夏不旱!”

顏老先生說完這些話,便又笑著向火殿的方向點了點頭,隨後便心無旁騖的翻開手中的書稿,細細的讀了起來,直到他的聲音越來越輕,直到他的身影慢慢地化作無數光點隨風飄散。

昌黎先生、橫渠先生、酒祝先生、明道先生、玉山先生等人皆著白衣儒服,峨冠博帶分立左右。當顏老先生化作光點而去的時候,昌黎先生悲聲道“鳴文道喪鐘,行弟子禮,送......先生!”

於是6羽第一次見到幾位鴻儒跪拜於地,對著顏介老先生的位子行三叩大禮,竟是如同蒙童初次拜入先生門下入學一般,待到幾位先生起身,已是淚滿衣衫。

是日,周山學宮先師閣內數百年未曾出聲響的文道禮鍾,轟然鳴響,學宮內三千儒生聞鍾而立,面向先師閣的方向跪拜行禮。他們知道,文道喪鐘鐘鳴,必定是文道一脈有大聖賢辭世,而身處學宮內的他們更是明確的知道,今日是天下共師的顏介顏老夫子駕鶴仙逝了。

周山學宮的鐘鳴牽動起冥冥中的一種天地偉力,於是,常存於九天之上的浩然正氣長河轟然垂落入周山學宮的碑林深處、雲間書院藏書閣和中州顏家古宅深處,接引著顏老先生隨風飄散的光點化為浩然之氣融入了正氣長河之中,緊接著,中土九州各地的學宮禮鍾轟然鳴響。

當中土九州的鳴響起文道喪鐘的時候,天地之間陡然下起了瓢潑的大雨!這大雨原本是血紅色,只是受到浩然正氣的影響,漸漸的轉為一種梅花特有的粉色。中土九州的萬民們望著天上的異象,心中突然不可遏制的湧起一股悲痛的感覺,好像有重要的親人離世一般,久久不能自已。

聖賢隕落,天地同悲!這是中土九州靈寂期的大神通者隕落之時,獨有的異象。即使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知曉顏介老先生的功績,他為文道教化的付出,他為天下萬民的犧牲,他的功德天地可鑑,他的隕落日月同悲。

這是6羽第一次親眼見證身邊的人離世,前幾日還一起踏青,還在給他科普那種叫“茅嘀咕”的野菜,還在跟他講述小時候討飯經歷的老先生走了;那個前幾日得意的吸吮著軟糯的紅燒肉並大呼真香,用麥稈吸吮豆漿被燙的哇哇叫,又跑到課堂外用糖果逗弄讀書不專心的小稚童的老小孩走了;那個因為一絲異常便毅然血祭石鼓投石問路、以身衛道,擲地有聲的說著我們是一群一生只走一條路的讀書人,絕不會是任何人手中刀劍的老夫子,那個喜好看書,孜孜不倦,認真批註著6羽的每一本著作,默默為雲間書院背後站臺的老夫子真的走了。

恍惚間,回想起最後幾日陪伴顏老先生的時光,6羽現原來老先生一直在用一種“從遊”的方法對他言傳身受。

書院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也。從遊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

這是月涵先生的話,其含義淺顯易懂,小魚跟著大魚游水,耳濡目染,便有所成。

回想起顏老先生所為,回想起五漁村的欄杆旁,顏老先生慨嘆而出的“這世間最美好的火焰便是萬家燈火!”,6羽自內心的跪拜向顏老先生的座位,叩為先生送行。

如果說來到九州之後,虎叔救了他的性命、聶無忌傳授了他一身本事,天機三老守護了他的一方安寧,顏老先生給予他的便是一顆靈魂,一顆和中土九中緊密聯絡,血脈相連的靈魂。直到今日,6羽對於中土九中,終於不再只是一個外來者了。

顏老先生走後,酒祝先生邀請青弘上人作為見證,當著諸位先生的面,宣讀了顏介先生最後的教令著昌黎先生攜帶十面文道石鼓,繼承顏老先生碑林之主的身份,位比前代文宗,正式坐鎮雲間書院藏書閣,此後昌黎先生將正式以“百代文宗”的名號接替顏老先生,為雲間書院的學術研判批註擔當!

昌黎先生繼承碑林之主的身份之後,著橫渠先生接掌桃林,為桃林之主,昌黎先生不再兼掌桃林。著明道先生掌《周易》為欞星閣之主,酒祝接掌先師閣,不再兼管欞星閣。

所有的教令全部宣讀完之後,青弘上人一言不的深深看了一眼藏書閣內的諸人,便轉身離去。今日老友離別,他的心中很不好受,所以他準備和青虛老道一起大醉一場。他們這一輩,健在的已經不多了。

6羽是在送別酒祝先生的時候才知道,原來一直以來坐鎮雲間書院的都是顏老先生的文道分身,至於顏老先生的本尊其實始終都是坐鎮在周山學宮的碑林深處!與擁有《連山易》的天機山和擁有《歸藏易》的唐庭相同,擁有《周易》的周山學宮很早便已經知道中土九州即將有一場大劫難。

事實上,最善於治世的入仕大儒們,很早便已經藉助大案牘術推演、現了一些細節,加上《連山易》的推算,兩相印證,早已坐實了中土九州的這場浩劫亙古未有!

只是憑藉周山學宮的一己之力,始終無法看透最後的一層迷霧,他們只知道浩劫將至,甚至朦朧中能感受到浩劫的危害,但對於浩劫的原因和背後的陰謀,始終如同霧裡看花。

與天機山不同的是,玄機掌教等人想著的只是如何坐鎮天機山門,如何在浩劫中穩固天機山的勢力和利益邊疆,而顏老夫子等人除了坐鎮周山學宮以外,還在想著為天下蒼生謀一條出路。所以顏老夫子在現了端倪之後,沒有絲毫猶豫的燃燒了自己餘生,遁入了史道長河。

自史道長河迴歸後的顏老先生,自知命不久也,便將石鼓盡數託付給了昌黎先生,然後又做了種種佈置。

酒祝先生還說,其實《梅花易數》三分本就是周山學宮暗中促成的,讓天機山和唐庭同時可以看到一絲天運,周山學宮便可以根據這人間第一大勢力和仙門第一大勢力的選擇以及天運中的預測,進行佈局和調整,往年間周山學宮始終緊密的站在唐庭一邊,而今次,很顯然又到了周山學宮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而這一次,周山學宮已經做出了選擇!

喜歡仙隱嘆請大家收藏仙隱嘆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王之魔龍

尼特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我本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