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卷 玄宗聖主 第三章 護城之戰,封神天子,龍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岐城背靠東西走向的昆吾山脈,所以向來都是兵家易守難攻之地,而這岐山正是其中的主峰之一,整個西岐王宮都建在岐山腳下,以山為背,三面築了城殿用來防護,放眼望去,王宮中房舍林立,宮設殿防,儼然一座堅實的城內城。

倚弦一直跟在簡雲身後,看著此時兵馬遍佈的王宮內外,心中暗忖:“難怪西岐城破之後還能堅持下來,原來此處王宮原本便是為了戰亂而建!”

好在有簡雲帶路,否則倚弦就算仗著一身超卓玄法可以穿過重重護衛,也斷然尋不到西伯侯姬昌的所在。

簡雲領著倚弦一路暢通無阻的進入內廷宮中,倚弦這才看到內城之中居然盡是成千上萬的尋常百姓,蔓延在宮廷內部,隨處可見,此時還有宮奴正在為這些百姓發放乾糧,心中大是感動,暗忖:“西伯侯果然是仁政治天下,難怪會有如此鼎盛的聲名!”

一路行將下來,倚弦又發現在如此眾多的民眾之中,竟然多是老幼婦孺,青壯年的民眾少之又少,不由有些納悶,恰巧此時從宮城外行進幾個一身浴血、又身無戎甲的年輕人,似乎尋了許久才尋著家中父母,抱著父母一陣痛哭,間歇的話語說的是幾個兄長已經在巷戰中死去,所以特地回來告知父母,然後又再奮身離去,顯然是再度出城拼戰,惹得白髮蒼蒼的父母黯然落淚,卻絲毫沒有拉住最後一個孩兒的動作,身旁的家人親戚雖然同樣悲泣連連,卻很快開始安慰起二位老人來。

倚弦心中惻然,禁不住被這一家人捨身為國的精神所震撼,更被這樣的情況出現在西岐而大感寬慰,因為西岐城雖然被南域大軍奇襲而破,但照現在看來,虎遴漢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困難,他在巷戰中遭遇的將不再是因潰敗而士氣低落的西岐兵將,而是整個西岐上下一心保家衛國的全體黎民百姓!

他心中感慨,跟隨著簡雲再又在宮中如林的殿舍中穿行了一刻多鐘,最後登上一處依山而建的雕欄石梯,走不到十丈高的距離,便可以看到一座方圓五十丈左右的空地位於一處山坳之中,空地上聳立著一座飛簷卷角、氣勢雄奇的閣廟,旁近松柏林立,煙霧繚繞,頗有些世外之地的氣度。

倚弦抬眼上望,閣廟上方的豎匾鐫刻“太祖宗廟”四字,再一回首望去,頓時被眼前的景緻嚇了一跳,倚在身後的石欄上,整個西岐城的繁華立時盡收眼底,原來西岐王宮原本處在岐山山腳上,地勢頗高,加之太廟修建在岐山之上,所以此處依山面水,正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妙地。

驀地,倚弦感應到體內元能受了某些莫名力量的牽動,不由立時心生警惕,歸元異能伺機而動,循著那股力量的源頭尋去。

簡雲以為倚弦被眼前的景緻所惑,忙輕呼道:“易公子,易公子……”

倚弦幾度探尋不得,只能作罷,回過身讚道:“這太廟所在的景緻實在是萬中挑一,乃易某生平僅見!”

簡雲笑了笑,道:“太廟不僅景色怡人,而且也是攻守兼備之地!記得聖祖母曾經說過,只需五百兵士守衛此處,便可將五萬之眾拒於岐山之下,而且根據兵械糧草的多少,足可抵擋十天半月之久!”

倚弦輕咦了一聲,細看整個太廟附近的地勢,只見閣廟前兩壁山崖兀立,唯一可通閣廟的路徑便是兩旁的石梯,而廟前的憑崖石欄高與胸平,其形平整無縫,雖有雕砌小孔,大小卻剛剛可做箭眼之用。

細細推敲,就算來敵衝破戒備森嚴的王宮內城,守衛方將兩旁石梯毀掉,便會形成此地對峙的局面,那麼一切正如簡雲所說,只要兵械糧草足夠的話,堅守此處的確可以支撐十天半月的時間,等待援軍的到來。

倚弦點頭表示對簡雲所說的贊同,正待說話之際,忽覺思感一動,一個蒼老渾厚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簡雲丫頭人云亦云的誇口之言,著實讓易公子見笑了!”

倚弦回身望去,只見二個身影從閣廟中行將出來,正是一位身形修長、面相威嚴又不失慈顏的老者扶著一位手把龍首木杖、白髮銀絲的老婦人緩緩行前。

簡雲慌忙跪伏於地,道:“簡雲參見聖祖母與伯侯大人,方才貿然失言,還請聖祖母責罰!”

倚弦這才知道原來這兩人便是西伯侯姬昌與耀陽稱為“極是厲害”的聖祖母太姜,當即也跟著不卑不亢的揖身行禮,道:“小易參見聖祖母與伯侯大人!”

因為耀陽曾經異常肯定的言詞,讓倚弦對這位聖祖母更加註意,他一番餘光審視看得仔細,雖然表面上這位聖祖母看起來似乎與平常老婦人除了衣著華貴之外,並無其他不同,但倚弦卻捕捉到她雙目中時而閃爍的神光,尤其是透體而出的元能反震更顯示出她的超卓身份。

姬昌先是扶須一笑,然後太姜也隨之微顏一笑,道:“易公子無須多禮!”看著倚弦起身謝禮,太姜對簡雲道:“小丫頭起身吧,下次見了貴客謹記不可說這等不知天高地厚的胡話,知道了麼?”

簡雲忙叩頭答道:“簡雲知道錯了!”然後起身替姬昌扶住太姜一側。

倚弦道:“其實,簡雲姐姐說得沒錯,此處太廟的設計無不獨具匠心,而且是經過反覆推敲的,看似有如平常景緻一般簡單,但是細看之下,這地勢、石梯、圍欄、壁眼等等細微之處卻都是另有用途,由此可知,此處太廟應是攻守兼備的一處絕佳之地!”

姬昌點頭讚道:“易公子果然眼光獨到!”

太姜在簡雲的扶持下,緩緩踱至圍欄前,俯視此時正四處烽煙的西岐城,悠然一嘆,道:“此處宗廟乃是姬氏太祖爺當年初建西岐時所建,在當時因為是諸侯割據的大亂之世,所以本意便是為了兵家攻防所需,卻後來被後世的子孫改建成了姬氏宗廟。卻想不到,現在卻又成了我姬氏避禍之地!”

姬昌聞言早已淚流滿面,面向太姜跪倒在地,道:“這都怪孩兒不好,是孩兒沒用,害的祖宗基業慘遭他族蹂瘧,這都是姬昌愧對姬氏列祖列宗!”

太姜老淚橫流,道:“昌兒,這天下現時戰火烽煙,紛爭四起,乃是殷商的敗落,不是誰的過錯,再說你貴為西岐之主,從受襲封侯以來,便將西岐治理得繁榮昌盛,天下皆知,更為了萬千百姓受過牢獄之苦,試問你何錯之有?”

倚弦聽得心中大是不忍,道:“伯侯大人的確無須自責,古往今來,戰亂之禍誰人能避!小易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堅守西岐每一寸土地,等待援軍到來!”

太姜點頭道:“昌兒,易公子說得對!你起來吧!”

“謝聖祖母不責之恩!”姬昌抹去眼淚,起身朝倚弦揖禮以謝,倚弦趕忙回禮,姬昌問道:“敢問易公子,你對當前西岐戰況有什麼看法!”

姬昌此言一出,太姜與簡雲的目光同時投向倚弦,等待他開口。

倚弦暗暗叫糟,畢竟他從未學過兵家理論,雖然平常可以從耀陽的話語中聽到幾句,但是也只能算是知其皮毛,所以這時聽姬昌問起,只能硬著頭皮道:“不瞞聖祖母與伯侯大人,小易雖然擅長法道玄術,但是對兵家要論卻是一點也不擅長,比不上耀陽那麼能征善戰!”

姬昌道:“易公子無須過謙,也不用忌諱什麼,想到什麼儘管說便是!”

太姜在旁也點頭道:“易公子少年得志,老身雖然並未涉足三界,卻也舊聞易公子之名,所以還望不吝賜教!”

倚弦知道此時推託不得,但想到此時還不知耀陽下落,心中著急,問道:“小易在還未回答伯侯大人這個問題前,能否也請問一個小問題?”

姬昌已經猜到倚弦的想法,輕笑道:“易公子定是想問耀將軍的去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重生了誰還要臉啊

西無邪

我在諸夏當大王

曦熙嬉戲西溪

醫道巔峰

憂鬱的刺蝟

同居第二天我提出分手

飛禽走獸

二孃娘

蝗蝗啊

變成美少女的我只想過平靜的生活

渚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