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章 難易之別,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叫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後,左懋第便上了一道奏疏,說如今世襲之武勳雖不宜領兵出征,但是身為大明恩養之將,怎麼也要報效國家,不能獨善其身而不管天下之禍亂。

說了一大堆之後,他在文章的末尾強調,朝廷極度缺錢,武勳不正可以用捐錢來報效國家。如果連一點錢財都捨不得,那國家養這麼多年,豈不是養出了中山狼?

以他的才華,引經據典之下,洋洋灑灑一大篇,崇禎皇帝看後,很是歡喜,感覺這篇文章應該早就拿出來才好。

於是,其他有關武勳的奏章,他全都留中不,只是下左懋第的這篇文章,讓群臣討論。

這麼一來,作為皇帝的意思,其實就很明確了。

司禮監這邊,在朝會一開始,就立刻力頂這篇奏章,先行定下了一個基調。

說武勳和文官不同,特別是世襲武勳,那麼多年來一代代都是深受皇恩,歷代都有賞賜,理當在朝廷急需用錢之時慷慨解囊;而文官又不世襲,這種做法,適合武勳,不適合文官。

聽到司禮監是這個態度,那些文官一個個都是大為放心,便紛紛附和起左懋第的觀點了。

本身來說,文武對立,反對武官這邊是文官的基操,這是其一;

第二,左懋第提出不讓武勳掌兵權,這原本就是大部分文人所認為的,本身和他們就沒多少衝突;

第三,還有一些人擔心這些武勳出征反而會累及兵事,用錢來代替的話,也可以免了這種擔憂。

第四,司禮監的意思,肯定是皇帝那邊授意的,說明皇帝不會再擼他們文官的羊毛,而只是那些武勳的。當然,如果他們不配合的話,說不定崇禎皇帝就會和以前一樣,讓他們所有人捐錢。

對文官來說,崇禎皇帝在這點上起碼是有進步了,如果不給予鼓勵的話,他們也說不過去。

於是,這麼一來,朝堂上很快形成一致,讓武勳用出錢的方式,為國效力!

武勳這邊,有不少人聽到這個觀點,一個個都是後悔,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出征呢!

奈何事情到了這個份上,那些文官不內鬥,一個個噴子把矛頭對準他們,就以他們的才學來說,十個武勳都沒有一個文官能噴的。

到了後來,文官的火力之猛,已經到了讓世人感覺,這些武勳對朝廷忠不忠,對大明皇帝忠不忠,那是捐錢多少來算了。

甚至還有一些御史言官上奏章統計各武勳的家財,說他們有多少田產商鋪等等,公侯伯等級,從分封時間開始推算,他們必須要捐獻多少銀子才不算中山狼!

再到後來,甚至有更絕的言論出來了,說這些武勳不捐出多少銀子,那就是中山狼,養中山狼幹啥,直接給奪爵了拉倒!

…………

崇禎皇帝這算是第一次嚐到了甜頭,利用文武之別,以文制武,對付那些武勳,他來從中受益,卻又不需要他費多少腦力,親自上去衝鋒陷陣。

他看出來了,這事情拖得越久,已經引的官場輿論就對武勳們越是不利。

崇禎皇帝忽然有一種期待,那些武勳到底能掏多少錢出來?

然而,任何人面對別人要他掏錢的時候,都是不甘心,想要掙扎的。這些武勳,也同樣不例外。

很快,有武勳就上奏,說他們願意出錢表明忠心,但是,不能光是他們出錢,同樣是勳貴集團中的外戚集團,他們什麼功勞都沒有,就只是一個血緣關係,就坐享榮華富貴。如今朝廷有難,皇帝有難,他們也應該出錢才對!

這個觀點一出來,雖然不少文官還逮著武勳不放,但是也終歸是有一部分文官,覺得他們說得也沒錯,就開始喊著,外戚集團,也要出錢。

看到這風向轉變,徐允禎等人就鬆了口氣,終於不用承擔全部壓力了。

只要矛頭有轉移,那就好辦起來了。

先,外戚集團要是不出錢,皇帝就不好讓他們武勳出錢,因為出錢的道理都是一個道理,憑什麼只要武勳出錢,外戚不出錢?

外戚同樣享受大明的榮華富貴,如今大明有難了,出錢不應該麼?

對於此,那些文官一點都不在意。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武勳也好,外戚也罷,都是他們平時看不對眼的,屬於兩個階層來的。

擼外戚的羊毛,文官這邊沒有一點心理負擔,甚至還可以說是政治正確之舉。

於是,他們也紛紛附和這種觀點,要求外戚也出錢。

本來外戚集團這邊,對於朝堂上生的這些事情,那是吃瓜看戲狀態的。結果冷不丁的,竟然殃及池魚,頓時就有點傻眼了。

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掏他們錢,那是要他們命根子啊,當然不會樂意的!

於是,他們就一個個哭窮,說他們根本就不是武勳集團能比的,人家都傳承了幾百年,自己才多久,總之一個字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創業網路帝國

明月見重山

聯姻後老公失憶了

張萬予

金牌經紀人

請叫我山大王

四合院:失去的我要全都拿回來

差點當場去世

蕭問劍傳奇

城門老軍

一個人的精彩:剩女時代

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