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燃燒的密碼,肯·福萊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四日早晨七點,間諜發來的訊號只是隆美爾的情報官馮·梅勒辛辦公桌上那二三十份報告的其中之一。監聽部門還送來了其他幾份報告:步兵被清楚地監聽到和坦克部隊聯絡;戰地司令部以低階別的密碼傳送的指令已被連夜破解;其他一些敵方廣播,雖然無法解密,但其位置和頻率也能對敵人的意圖提供暗示。除了無線電偵察結果,戰地情報部門也發來報告。他們主要是透過俘虜的武器、死去敵人的制服、審訊囚犯獲得資訊,有時也穿過沙漠直接觀察對手。航空偵察方面,有一份來自戰鬥陣形專家的報告,還有一份幾乎毫無用處的總結——柏林方面對於盟軍動向和實力的評估。

和所有戰地情報官員一樣,馮·梅勒辛對間諜報告不屑一顧。這些報告通常基於外交傳聞、新聞報道,甚至純粹的猜測,錯誤和正確的時候一樣多,所以沒什麼用處。

他不得不承認眼前這份看起來不一樣。

那些普通水平的秘密特工也許會彙報:“第九印度旅被告知近期將參與一場重大戰鬥”,或者“盟軍計劃六月初在‘大釜’地區突圍”,或者“謠傳奧金萊克總指揮官一職將被撤換”,但這份報告裡面沒有任何不確定的成分。

這個呼號為斯芬克斯的間諜,以“阿伯丁行動”作為資訊開頭。他給出了襲擊的日期、參與的部隊及其具體分工、他們將要襲擊的地點,還有指揮官的戰術思想。

馮·梅勒辛不太相信,但他很感興趣。

他帳篷裡的溫度計讀數超過100華氏度時,他開始了他例行的晨間討論。他親自用戰地電話——偶爾也用無線電——和各分部的情報官、負責航空偵察的空軍聯絡官、霍希通訊車的聯絡人,以及幾個旅的情報官通話。他對所有人都提到了第九和第十印度旅,第二十二裝甲旅,還有第三十二陸軍坦克旅。他告訴他們留心這幾個旅。對那個間諜提到的會反攻的地區,他也讓他們監視戰鬥準備的情況。他們還將觀察敵軍的偵察人員:如果間諜是對的,盟軍對於他們計劃襲擊的地方會加強航空偵察,也就是阿斯拉嶺、西德拉嶺和西迪·穆夫塔地區。為了達到削弱對手的目的,可能增加對這些地區的轟炸。這麼做太容易洩露真實意圖,所以大多數指揮官都會拒絕這個誘惑。為了製造假象,也可能減少對這些地區的轟炸,這也可能是個訊號。

在談話中,戰地情報官們也會對他們前一夜的報告進行更新。談話結束後,馮·梅勒辛寫了一份給隆美爾的報告,然後送到指揮車去。他和總參謀長討論了一下,後者隨後把報告呈送給隆美爾。

上午的討論很簡短,因為隆美爾的重大決定和當天的命令都是前一晚指定或發出的。此外,隆美爾上午也通常不在思考狀態。他渴望行動。他在沙漠裡四處奔走,乘著他的參謀車或斯托奇飛機從一處前線到另一處前線,發出新命令,和士兵們開玩笑,指揮小規模的戰鬥。雖然他持續地暴露在敵軍的炮火下,但1914年之後他就沒受過傷。馮·梅勒辛今天和他同行,藉此機會親自了解前線的戰況,評估那些給他發來一手資料的情報官的表現:有的過於謹慎,略去了所有未獲證實的資料;而其他的則誇大其詞,藉此為他們的部門獲得額外的供給和支援。 傍晚早些時候,當溫度計讀數終於開始下降時,有更多的報告被送達,更多的談話需要進行。馮·梅勒辛從大量的細節中篩選出了和斯芬克斯預測的反擊有關的資訊。

佔領阿斯拉嶺的義大利公羊坦克裝甲部隊彙報敵軍航空活動增加。馮·梅勒辛問他們增加的是轟炸還是偵察,他們說是偵察,事實上轟炸有所減少。

空軍彙報說無人區內有活動跡象,有可能是先遣部隊在劃定集合地點。

無線電攔截到一段用低階別密碼加密的錯亂的資訊,印度旅請求緊急確認上午的××(命令?),特別提到了炮擊某處的時間安排。馮·梅勒辛知道,在英軍戰術中,炮擊往往在襲擊之前進行。

證據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了。

馮·梅勒辛查了一下他關於第三十二陸軍坦克旅的索引卡片,發現他們最近被觀察到在瑞傑嶺出現,而如果要進攻西德拉嶺,從那裡出擊是合情合理的。

情報人員的工作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基於不充分的資訊預測敵人的動向。他們觀察徵兆,運用直覺,然後賭上一把。

馮·梅勒辛決定把賭注壓在斯芬克斯身上。

晚上六點半時,他拿著報告到指揮車去。隆美爾和他的總參謀長拜爾萊因和凱塞林在一起。他們正圍著一大張營地桌子看作戰地圖。一名副官坐在一旁準備記筆記。隆美爾已經把他的帽子摘掉了,他光禿禿的大腦袋對於他的小個子來說顯得有些太大了。他看起來疲憊而消瘦。馮·梅勒辛知道,他為反覆發作的胃病所苦,經常好幾天吃不下飯。他以往胖乎乎的臉頰凹陷了下去,耳朵看起來比平時更凸出了,但那雙狹縫似的黑眼睛仍然十分明亮,充滿熱情和對勝利的渴望。

馮·梅勒辛立正後鄭重地呈上報告,然後對著地圖解釋了他的結論。他說完後,凱塞林說:“你是說,這一切都是基於一個間諜的報告?”

“不,元帥。”馮·梅勒辛堅定地說,“有跡象可與之印證。”

“你可以為任何事找到與之印證的跡象。”凱塞林說。

馮·梅勒辛可以從眼角的餘光看到隆美爾生氣了。

凱塞林說:“我們實在無法根據某個不三不四的開羅秘密特工提供的情報策劃戰鬥。”

隆美爾說:“我傾向於相信這份報告。”

馮·梅勒辛看著這兩個男人。說來也怪,這兩個人權力相當,而在軍隊裡往往是等級森嚴的。凱塞林是南方戰區總司令,級別比隆美爾高,但隆美爾並不聽令於他,這是希特勒別出心裁的結果。兩個人在柏林都有靠山:凱塞林一手建立了納粹空軍,是戈林的愛將;而隆美爾聲望甚隆,可以確定戈培爾會支援他。凱塞林很受義大利人歡迎,而隆美爾總是對他們出言不遜。歸根結底,凱塞林權力更大,作為空軍元帥,他可以直接向希特勒彙報,而隆美爾要透過約德爾,但這張王牌凱塞林也不能用得太頻繁。所以兩個人常常爭吵,雖然在沙漠裡最後往往是隆美爾說了算,但馮·梅勒辛知道,凱塞林在歐洲那邊一直謀劃著要把隆美爾踢走。

隆美爾轉向地圖。“那讓我們準備好對付兵分兩路的襲擊吧。先考慮比較弱的,北面那路。西德拉嶺由配備反坦克炮的第二十一裝甲師防守。這裡,在英軍前進的道路上,有一片雷區。裝甲師可以把英軍誘入雷區,然後用反坦克武器摧毀他們。如果那個間諜是對的,英國人只派了七十輛坦克來進攻,第二十一裝甲師應該能很快把它們了結,然後騰出手來參加當天的另一場行動。”

他伸出粗壯的食指在地圖上往下一劃。“現在來考慮第二路。攻擊的主力,目標是我們的東翼。這裡由義大利軍隊防守。襲擊是由一支印度旅牽頭。我瞭解那些印度人,也瞭解我們這些義大利人,預計襲擊會成功。所以我將下令進行有力的還擊。”

“第一,義大利人會從西面反擊;第二,把襲擊西德拉嶺的那路敵人擊退以後,裝甲師會轉而從北面進攻印度人;第三,我們的工程兵今晚會在比爾·艾哈邁特的雷區中清理出一道缺口,這樣第十五裝甲師可以繞到南面,從缺口出來,從英軍後方發動攻擊。”

馮·梅勒辛一直在觀察和聆聽,這時讚許地點了點頭。這是一個典型的隆美爾風格的計劃,結合了迅速轉移兵力來使效果最大化,環繞敵人移動,讓一支勁旅出人意料地在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登場——敵人的後方。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進攻的盟軍軍隊將被包圍、孤立,而後消滅。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

如果那個間諜是對的。

凱塞林對隆美爾說:“我覺得你可能會犯下大錯。”

“這麼想是你的權利。”隆美爾冷靜地說。

馮·梅勒辛一點兒也冷靜不下來。如果事情發展與預期相違,柏林方面很快會聽說隆美爾是如何不恰當地聽信於拙劣的情報,而馮·梅勒辛會因為提供情報而被指責。隆美爾對於連累他的下屬態度是毫不留情的。

隆美爾看著做記錄的副官。“這些就是我明天的命令了。”他挑釁地怒視著凱塞林。

馮·梅勒辛把手放到口袋裡,手指交叉祈禱一切順利。

馮·梅勒辛一直記得十六天後他和隆美爾欣賞託布魯克日出的那個時刻。

他們一起站在艾爾·阿丹姆東北部的懸崖邊上,等待戰鬥開始。隆美爾戴著從被俘的奧康納將軍身上得來的護目鏡,那副護目鏡已經成為他的某種標誌。他的狀態極佳:眼神明亮,生氣勃勃,充滿自信。當他掃視地形、推算戰鬥走向時,旁人幾乎可以聽見他大腦運轉的嘀嗒聲。

馮·梅勒辛說:“那個間諜是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花鄉

粱驚魂

神州戰神

夜無聲

我是特種兵之兵臨全球

寧與豪的老豆

我把校花渣了,她還覺得我深情

黑屏警告

極品龍婿

夜辰寒

江南恨

梅子黃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