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家有婢女,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澈當晚在橫路亭和周倉、韋強等作樂飲酒,早晨醒來,看見慶鋒在院中做俯臥撐便作揖告辭,他單人獨騎,迎著秋季的晨風,他抖擻精神,沿官道一路疾馳,只用了一個多時辰,就望見了安城的城門。

安城是一個大縣,城週六七里,城中近萬戶,四萬多人。

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高約五丈,寬有三丈餘,開了四個城門,角樓、馬面等防禦性的設施樣樣齊全。城外有河,河上有石橋。周澈在橋頭下了馬,牽馬過橋。

護城河的水很深,碧波粼粼,走在橋上,水氣撲面,令人頓覺涼冷。

因為他從亭中回來得早,所以這會兒橋上還沒有多少行人。一個荊釵布裙的婦人可能來城中串親戚的,走在他的前面,一手提了個竹籃,上邊用布蓋著,一手牽著個五六歲的垂髻孩童。

被清脆的馬蹄聲驚動,那孩子走兩步便回一次頭,吃著手指,好奇地打量周澈和他的坐騎。婦人扯緊了他的手,飛快地扭頭了一眼周澈,低頭小聲對他說了句什麼,避到石橋的一側。周澈雖相貌俊秀,但牽馬、帶刀,最主要的裹著赤色的幘巾,定非百姓,是個吏員,主動做出退讓總是沒錯的。

周澈本想等他們過橋後再過去,既然婦人讓開了路,他也不是矯情的人,快步從他們的身邊走過。婦人低著頭,不敢他;小孩兒膽大,當馬經過時,伸手想摸。那馬雖是老馬,也不是戰馬,卻也自有驕傲,豈肯容小孩亂摸?打了個響鼻,嚇得那孩子趕緊縮回了手。

周澈歉意地說道“馬劣脾躁,嚇住了你們,對不住。”

那婦人囁囁嚅嚅,不敢應聲。道過謙,周澈正欲走時,聽得一人朗聲笑道“這不是澈哥兒麼?”他駐足回望,見一輛牛車緩緩地上了石橋。

車上跪坐一人,三十多歲,面白長鬚,卻是本鄉的鄉薔夫秦波。

周澈放開韁繩,長揖行禮,說道“澈見過秦君。”

秦波將雙手放在車前的橫木上,站起身,扶軾回禮,笑道“汝何歸耶?”

“宦官作亂,欲不為所隸之,是已歸家。”

“也罷。孔子有曰之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當以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哉。”

說話間,牛車近至馬前。石橋雖寬,奈何秦波的牛車駕了兩頭牛,再加上車廂的寬度,還有一邊兒那個婦人和孩童,顯得有些擁擠。周澈忙牽馬前走,給他讓出路來。

秦波瞥了那婦人和孩童一眼,笑對周澈說道“周君恭謙有禮,溫文敦厚。不以稚子年小而表歉意,名門風範,果然周家子也。”

“孩童被我的坐騎所驚,錯雖在馬,我是它的主人,道歉自是應該。”

下了橋,車、馬並行。秦波坐回車上,問道“周君歸家後可有閒暇?可擇日約之?”

“蒙秦君厚愛!如有閒暇必約之,今日回家必先拜見長輩。”周澈回禮道。

.......

周澈家在岐陽裡,位處城北。

岐陽裡,本名“東元裡”,因為西漢周氏名人周燕的五個兒子,即“周氏五龍”皆有才名,而且兄友弟恭,聞名於世,時任安城縣令的縣令“以慕棠棣之情,追岐山之宗”,將里名改成了“岐陽裡”。

他憑藉原周澈的記憶,從大道下到小路,又從小路轉上大道,轉來轉去,抄了近路,沒多時,就到了裡外。城中的“裡”一如鄉下,亦有牆垣、里門。

裡中道路筆直,鋪著青石板。每天早晨,裡監門都會掃一遍,很乾淨,剛灑過水,青潤潤的。

巷子兩邊的屋宅粉牆朱瓦,“比戶相連,列巷而居”,排列得整整齊齊。

家家種的都有樹,或桑或榆,也有果樹,枝葉聳出牆外,遠望如冠蓋相連。每當起風的時候,枝葉颯颯,響聲相連,就像是誰在吹口哨似的,從裡頭一直響到裡尾。

周澈自穿越之後,今從橫路亭歸來,走在巷中,所觀所見,盡皆熟悉之極的人、物,隱約間有一種“回到了家中”的感覺。

“前世的家已回不去了,這裡可不就是我的家麼?”

岐陽裡中三姓,周氏不必說,都是周澈的族人。陳、胡兩姓,久與周氏伴住,也全都認識周澈。走在街上,不時碰見有人從院中出來,或從裡外回來,一路上說話不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清遇

嚶嚶嚶小怪獸

黃粱客棧

來自遠方

他的婚紗照

且曦

請問你是我老公嗎

一字眉

24小時BOSS便利店

許魚

組織部長

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