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章 鄉間民謠,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澈沿途指點談說,一路緣河進,他遠觀鄉邑,近看山川,若遇丘陵、密林之處,便停下來察看一番;如再有古戰場之地,也會駐馬細觀。到了入夜宵禁,不能再走了,遂投宿入鄉中亭舍,把在部曹裡開的“路引”拿給亭長看了,只說是去洛陽遊學的。潁川衣冠極盛,遊學風濃,經常有本郡子弟去外郡、或外郡子弟來本郡遊學的,那亭長見周澈、田豐俱皆文質彬彬的,倒也不疑。

當晚,在亭舍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早起來,付過飯錢,復又趕路前行。

又行十餘里,入了陽城縣城郊,遙見極遠的天地交接處有一抹青黛。周澈乘坐馬上,手搭涼棚,極目眺望,說道“前邊那抹綠處應就是嵩山了吧?”

“嵩山?”

“噢!就是嵩高山。”

田豐和孫信都直起身子,遙觀遠望。田豐說道“‘嵩高惟嶽,峻極於天’。早就聽說嵩高山是豫州最高的一座山了,今天總算能親眼看看它有多高了。”

周澈笑道“‘望山跑死馬’。嵩山雖已入目,但離咱們還有幾十裡地。以咱們現在的行,要想親眼看看它有多高,估計最早也要明天嘍。”

“那咱們就走快點!反正這路兩邊都是田野、鄉亭,也沒什麼可看的。”

“咱們這次出來可不是為了看嵩高山,而是為了採風問謠,巡察刑獄。豈有過鄉不入的道理?”

周澈也很想早點到嵩山,看看這個時代的嵩山是個什麼樣子。他前世時去過嵩山,可前世的嵩山和現在的嵩山肯定不同。時隔一兩千年,整個的山勢固然不會有什麼變化,然而山中的道路、山裡的林木、水流卻必有差異。只是話說回來,檢視地貌歸檢視地貌,他此次巡察的另一個目的“觀採風謠”卻也不能忽視。

他向官道的兩側望了望,指向前面,說道“現已入了陽城縣境,咱們也該去鄉里走走、看看。前頭有個裡落。走,咱們裝作討水喝,去看看本地百姓的民生好壞。”他一騎當先,孫信緊隨其後,田豐忙也策馬跟進。走不多遠,從官道下來,轉行鄉間小路,行至裡外。

和安成的諸多里落一樣,這個裡落也是外有牆垣,牆外植桑。裡監門從門邊的塾中出來,警惕地打量他們,問道“諸位有何事?”

周澈翻身下馬,和氣笑道“我們從洛陽來的,要往陽翟去。路上走得渴了,想來討碗水喝。”

“那潁水裡不都是水麼?不能喝?”

“遠行在外,不敢飲生水,若是因此染病,那可就糟糕了。”

裡監門猶豫片刻,說道“你們站在這兒別動,我給你們取些水來。”

“好,好。勞駕、勞駕。多謝了。”

孫信、田豐隨著周澈從坐騎上下來。孫信瞧著那裡監門回去塾中,說道“這個裡監門也太膽小了吧?咱們只三個人,還能闖入裡中殺人放火不成?”

周澈說道“此時正農人下田勞作之時,裡中應沒什麼人。咱們又騎馬帶刀的,是生面孔,裡監門謹慎點也是應該。”近年來兩次大疫,地方上橫徵暴斂,天災人禍,因為活不下去而鋌而走險、聚集山澤為寇的百姓不在少數。前年,橫路不就遭了流寇麼?裡監門謹慎小心沒有過錯。

三人等在裡外,一群破衣露腚的孩子玩鬧著從裡中跑出。一面跑,一面唱童謠。

周澈傾耳,聽他們唱的是“車班班,入河間。河間奼女工數錢,以錢為室金為堂,石上慊慊舂黃粱。梁下有懸鼓,我欲擊之丞卿怒。”

孫信笑道“沒想到在這兒也能聽到此謠,我還以為只有洛陽唱呢。”

“此謠早就唱遍了天下。”

——這童謠唱的是當今天子之母永樂太后。今天子本為侯家子,河間王劉開之後,是先帝桓帝的堂侄。桓帝崩,無子,皇太后與父竇武乃遣人至河間迎今天子登基。“河間奼女”說的就是他母親。“河間奼女工數錢,以錢為室金為堂,石上慊慊舂黃粱”意為其母貪財,好聚斂,都聚錢為室了,還常苦不足,使人舂黃粱而食之。“梁下有懸鼓,我欲擊之丞卿怒”,講的則又是她教天子賣/官受錢,天下忠篤之士怨望,欲鼓懸鼓求見,主鼓的丞卿卻諂順天子,怒而止之。

這歌謠也不知是起自何時、源自何地,卻只便在這一兩年中就唱遍了各地。周澈拉開坐騎,給跑過來的孩子們讓開路,說道“童謠是傳播最快的,凡有孩童處,必有童謠在。童子年幼,或許不知歌詞之意,但大人豈會不知?賈長沙所謂之‘百姓怨望’,就是這個意思啊。”

他沒有想到這次來潁北巡察,沒有聽到有關本縣長吏、縣中豪強的歌謠,卻反而先聽到了對朝廷不滿的童謠,嘆息連連。

田豐被他的話嚇了一跳,說道“賈長沙所謂之‘百姓怨望’?周君,這話不敢亂說!”賈長沙就是賈誼,他當過長沙王太傅。“百姓怨望”出自他的《過秦論》,下一句是“而海內叛矣”。田豐讀過《過秦論》,著實被周澈嚇得不輕。

孫信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但對“怨望”二字還是懂的,說道“老百姓要不埋怨才奇怪呢!周君,就拿我來說。我家本也是有些地產的。十年前,咱們鄉起了疫,我阿翁不幸也染上了。為給我阿翁治病,家中想盡了百法。請太平道的上師,不管用;藥湯,不管用。阿翁最終還是沒能好起來,撒手人間。為給阿翁治病,已用了大半家財,再又把阿翁安葬後,家裡已無半鬥餘糧,沒有一文餘錢。

“這個時候,縣廷又下來徵收賦稅。交不起,就要入獄。裡中俗語說‘縣官漫漫,冤死者半’,進了獄九死一生。沒辦法,只好向鄉里的子錢家以地為質,貸錢救濟。錢是貸來了,結果還不上。一來二去,地就沒了。主公,我都二十多歲了,至今未娶,為何?拿不出聘財啊!要非因得了主公收留,只怕我早晚要出作贅婿。待到那時,才真是丟盡了我孫家的臉面!”

孫信一臉的“往事不堪回”,又一臉的對周澈感激涕零。

他在就食周澈門下前,連飯都吃不飽,如今跟了周澈,不但衣食無憂,且因辦事得力、忠心耿耿,得了周澈的信任,被委以“掌管外庫”的重任。——周澈把自己的錢分成了兩份,一份是內庫,由袁薇掌管;一份是外庫,由他管理。雖說這錢不是他的,但只要自家忠心,以周澈的寬厚慷慨,還會少得了他?好好幹上幾年,別說娶親,做個富家翁也不難。

孩子們嬉笑著從他們身邊跑過,幾個膽大的歪頭瞅了他們兩眼,周澈回以和善的笑容。

裡監門取水出來,用木椀盛著,依然充滿警惕,遞給周澈,說道“沒有溫湯了,只有這些放涼的。喝完了趕緊走罷,——陽翟挺遠的。”

周澈道謝,接過來喝了口,讓給田豐、孫信。

他裝著熱,抹了一下額頭,抬眼瞧看天空,笑道“這天真熱……敢問足下,尊姓可是‘謝’麼?”

“咦?你怎麼知道?”

周澈點了點裡門,笑道“你們這裡門上不是寫著‘謝里’麼?足下既為監門,料來也應是本里人,必是姓謝了。”

“你這行客,好生眼尖聰慧。”

周澈顧望裡外的田野,裝作不經意,說道“你們這地方好啊。”

誰都喜歡聽別人誇自己鄉里。這個裡監門的臉上露出笑容,問道“怎麼好了?”

“你瞧,北邊就是潁水。凡臨水處,必有靈秀匯聚。我猜,你們這個裡肯定出過貴人。”

裡監門哈哈大笑“哎喲,沒想到你這行客不但眼尖聰慧,還頗有幾分眼光。俺們這裡中的確出過貴人。”

“噢?我還真猜對了?不知是哪位貴人?”

“俺們陽城有一個大名士,你知是誰麼?”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白爍上神(白月梵星原著小說)

星零

小護工他總想嫁人[古穿今]

Seelight

紙港

任平生

黑月光拿穩BE劇本(長月燼明原著小說)

藤蘿為枝

上古神啾

青色羽翼

我的悠閒海島生活

餘生宅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