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世婚/被迫嫁給首輔後 第23節,世婚/被迫嫁給首輔後,希昀,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陵撓了撓首,苦惱道,“小的粗心,哪比得上夫人細緻,不若夫人幫爺準備行囊吧,也省得萬一不妥帖,誤了爺的事。”

沈瑤也著實擔心,“你稍等,我等會著人送來書房。”

主君要遠行,對於後宅的女人們來說便是大事,黎嬤嬤丟下手頭的活計來給幫襯沈瑤。

碧雲將碧紗櫥的小塌收整乾淨,將行囊攤在上頭等著沈瑤將衣物一件件裝入。

往後一兩月恰恰是最熱的時候,沈瑤將謝欽所有直裰都給翻出來了,薄的厚的,絲綢的棉紗的,應有盡有,他這人講究卻也不講究,譬如吃飯填飽肚子便可,衣裳亦是如此。

沈瑤將外衫與中衣整好,最後才想起他的裡衣,這些沈瑤從未碰過,黎嬤嬤正在翻藥箱,打算備一些驅蟲的藥膏,沈瑤也不好為這點事去麻煩她,便乾脆自己替他收。

來來回回將胯褲汗巾一類疊入衣裳裡,一套一套搭好,回頭謝欽不用額外再尋,做完這一切,薄薄的麵皮兒比天邊的晚霞還要紅。

黎嬤嬤是伺候謝欽的老人了,曉得他出行習慣,小包袱收好,進來往小塌瞥了一眼,見沈瑤已將裝衣物的行囊打點好,再看她面頰含羞便明白了緣故,她也不做聲,只在心裡暗暗高興。

假夫妻,真的假得了?

爺若沒半分心思,她是不信的,否則那麼多法子非要把人娶進來?

主僕二人擰著包袱去了書房,又與平陵一道將謝欽要用的物件全部整入一個箱籠裡,

“不能再多了,否則爺不高興。”

謝欽一貫輕裝簡行,帶多了衣物是累贅。

沈瑤自然由他,“那銀票呢,好歹多帶一些,他是個執拗清冷的性子,萬事不講究不計較,風裡來雨裡去,不會顧惜自己...那麼多人命都抗在他身上,你可一定要照顧好他...”

“夫人放心,銀票小的帶的夠夠的,即便不夠,錢莊裡隨地可取,不會苦了主子。”

薄暮冥冥,最後一抹餘暉落在謝欽鬢角,他手握著賑災的方略,在臺階下頓住了腳步,聽得她像個尋常的小婦人一般脆語吟聲喋喋不休交待,謝欽眸色罕見生了幾分恍惚。

高大的身影不聲不響踏進廂房,平陵連忙抱著箱籠出去了,黎嬤嬤也悄聲退下,房內就剩下夫妻二人。

屋子本不大,他闊步而入,便顯得逼仄。

沈瑤手絞著帕子,很是擔心,

“水災很嚴重嗎?太醫院可商量出方子來?”

天色又暗了些,廊廡外燈火齊明。

謝欽神色辨不出喜怒,手中握著的簿冊輕輕往桌案一擱,“濟寧至淮安斷運河阻斷,大雨瓢潑,疫情蔓延,現已死亡上千人,還有不少失蹤瞞報,形勢不容樂觀。”

說他悲天憫人,他談起生死語氣格外平淡,說他冷血無情,樁樁件件無不是在為百姓謀福,為江山謀利。

沈瑤苦過,感同身受,她殷切地望著謝欽,很想說些什麼,卻發現自己無能為力,諸多情緒匯在胸口,最後只剩一句乾巴巴的“您多保重。”

謝欽沒有接話,廊外渾濁的光浸進來,在他幽深的眼底漂浮,這會兒當真有一種被妻子送行的感觸,也不知他離開,她在家裡安生否,不對,是他多慮了,他離開,她興許更加自在,至少老太太無的放矢。

謝欽這輩子沉潛剛克,出生入死,從未被什麼羈絆,今日罕見生了幾分踟躕,他神色一定,看著她也少了以前那份疏離與冰冷,“我將平陵留下來照看你,外頭一切有我,不必擔心。”

這語氣也像尋常人家的丈夫。

沈瑤搖頭,“我在家裡好好的,哪裡需要平陵伺候?他機敏能幹,還是讓他跟著您去淮安。”

謝欽習慣了發號施令,被沈瑤反駁一時沒反應過來。

沈瑤只當他不樂意,小嘴微嘟,嗓音軟軟的,連著眼神也染了幾分溫婉,

“他去了,我才放心些。”即便不是真夫妻,她也盼著他一切安好。

謝欽長睫輕輕一動,瞬間沒了拒絕的餘地。

沈瑤也不知自己這話給謝欽帶來了什麼樣的衝擊,朝他笑著施禮,然後出了門。

有些事情已隨著日積月累的相處,在悄然而然改變。

謝欽連夜出了京,沈瑤夜裡醒了一次,忍不住望了一眼窗外,天色黝黑黝黑的,也不知他到通州沒,當官也不容易哩,一道敕令,馬不停蹄,風雨無阻。

聽說謝欽去了災區,老太太憂心地夜不能寐,次日便拉著沈瑤訴苦,

“他總是這個臭脾氣,出生入死,奮不顧命,我以為他娶了一房妻,該要惜念些,不成想還是如此。”說著已落了淚。

這一回沈瑤倒是很能理解老太太的心情,跟著露出哽咽之色,“母親,他身旁有那麼多官員,聽平陵說,陛下從南軍調遣了五千人跟著,不會有事的。”

“不,你不明白....”老太太心頭鈍痛,“他這麼多年,孤身一人,我心裡疼他,但凡有個嫡親的骨肉,我心裡也好受些,這樣一來他也有所牽絆。”

話落,抬起臉握緊沈瑤的手,含淚道,“好姑娘,答應娘,好好跟他生個孩子,好嗎?”

這回已明顯帶著懇求。

沈瑤對上她佈滿血絲的眼,心裡一下子堵得慌,有那麼一瞬很想告訴她真相,省得老太太將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安在她身上,可是念著老人家年事已高,怕她承受不住打擊,最後硬著頭皮點了頭。

隨著數日過去,擔憂與離別情緒也漸漸淡了。

沈瑤沉浸培育果苗,她嫁接了五顆苗,其中有三顆活了,還有兩顆枯萎,其中一株是因皮層沒能對齊導致無法存活,沈瑤為了積累經驗反覆試驗,每每有所得她便紀錄下來。

日子就這麼過去了半月,偶爾她會尋前院的管家問問謝欽的近況,管家都說一切都好,叫她別掛心,端午節這一日,皇宮賜下了五盒糕點,念著謝欽在外當差,皇后額外賞了沈瑤一盒子東珠。

東珠個頭極大,一半是金珠,一半是紫珠,世所罕見,沈瑤全部收起來。

淮安大水,皇帝取消端午宴,民間端午也有回孃家的習俗,沈家提前數日便給謝家遞了帖子,遣婆婆來接沈瑤回府住上幾日,論理是不該拒絕的,畢竟兩家是姻親,她明面上是沈家義女,老太太問她去不去,沈瑤壓根不想去,以替災民祈福為由,拒絕了沈家所請。

老太太也看出來沈瑤與沈家彷彿並不親暱,沒有多問,只囑咐道,“節禮不可少,安排黎嬤嬤去一趟沈家,全了你的孝心。”

沈瑤應下了。

沈府這廂,沈黎東氣得跳腳,“她這是想徹底撇清關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