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世婚/被迫嫁給首輔後 第43節,世婚/被迫嫁給首輔後,希昀,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碧雲連忙鑽去廂房,匆匆擦洗換了身乾淨的衣裳,陪著沈瑤去探望謝京,謝京已醒了過來,得知沈瑤贏了卓雲郡主,替她報了仇,激動地抱著沈瑤撒嬌,

“還得是我家瑤瑤才能護得住我。”

沈瑤哭笑不得,二夫人又遣人來催,沈瑤只得往前廳去,剛到廳堂,果然瞧見謝欽立在門口等她,謝家幾位爺簇擁著他在說話。

待沈瑤與二夫人邁出,謝家幾位爺連忙行了一禮退讓開來,謝欽帶著沈瑤往行長秋殿去。

路上謝欽告訴她,“太子按而不表,聲稱方才回行宮路上瞧見一隻麋鹿,追了過去,不小心為獵戶鐵鉤傷了手掌,傷得不輕不重,不能與宴,陛下派人過問了一下,並未放在心上。”

沈瑤徹底鬆了一口氣。

東宮這頭,太子疼得昏過去數次,每每醒來便將謝欽祖宗十八代給罵了個遍,他當然知道是謝欽所為,至於那鐵簇,他也查了是蒙兀一個部落所用,眼下皇帝正要跟蒙兀握手言和,他不僅不敢聲張,甚至還得想方設法遮掩,生怕這事被人知曉,弄得他為父皇所厭棄。

“心狠手辣,老奸巨猾!”

太子捧著被洞穿的手掌,疼得整個手臂發了麻,額尖汗一陣又一陣往外滲,“待孤..御極,謝家..一個不留....”

心腹屬官卻不以為然,他屢次勸太子學三皇子,擺出大方的態度恭賀謝欽,徹底放棄沈氏,哪怕不能將謝欽爭取來東宮,只消他不從中掣肘,太子的位置也就穩穩當當的,偏生太子不聽。

眼下太子吃了這等苦楚,屬官也不敢觸他黴頭,只能按下不語。

恰在這時,殿外內侍來稟,說是呂尚書求見。

屬官心神一凜,“殿下,今夜宴席,合該您代天子與使團敬酒,您這不去,好事自然落到三皇子頭上,呂尚書怕是為此事而來,您瞧該怎麼著?”

太子現在誰也不想見,他背過身臥著,“告訴他,孤睡了,無論什麼事等孤養好傷勢再說。”

屬官兩頭不敢得罪,尋了個得體的藉口,將太子的話潤色一番,打發了呂尚書。

呂尚書心中存疑,問屬官道,“太子好端端的,怎麼會去狩獵?若是賊人算計,定要實話實說,決不能叫殿下吃了這個啞巴虧。”

在呂尚書看來,定是三皇子算計太子,行刺儲君罪同謀反,鬧出來便是將三皇子拖下馬的最好機會。

屬官苦笑不已,“尚書大人誤會了,殿下真的是自個兒受的傷,與他人無關。”

呂尚書無話可說,氣急敗壞回了席。

長秋殿內觥籌交錯,歌舞昇平。

屈屈手掌受了點傷,皇帝沒放在心上,況且前不久皇帝從東廠得知東宮與呂尚書在暗中拉攏謝欽,為謝欽所拒,拉攏當朝首輔是何意,莫不是想早日取代他這個父皇?心中對太子越發不喜了。

皇帝不知,這是謝欽故意透露給東廠眼線的訊息,目的在於離間皇帝與太子。

長秋殿內,男女分席,當中以一方珠簾做擋,皇后沒來,宮宴便以太子之母戚貴妃為尊,沈瑤今日大放異彩,前來給她道喜的人不在少數,就連上方的兩位貴妃也捧著她誇,贊她為大晉壯威,兩位貴妃跟在皇帝身側,可是親眼瞧見沈瑤挫卓雲勢頭後,蒙兀那股囂張勁淡去不少,皇帝這回對沈瑤格外滿意。

武力壓制了對方,回頭商貿談判便有了籌碼。

酒過三巡,那卓雲郡主竟然不顧腿傷,上臺表演了一段胡旋舞,大約是騎射輸了臉面,想在這裡找回場子,就連皇帝也不得不誇她幾句多才多藝。

卓雲郡主原還想在晚宴上拖著沈瑤比一番才藝,後來被兄長再三警告,叫她莫將謝欽得罪狠了,否則回頭互市商貿被謝欽作梗,可就丟了大局,卓雲郡主只得作罷。

既然卓雲郡主表演了才藝,中原姑娘沒有退縮的道理,有人撫琴,有人獻舞,個個搬出拿手好戲,精彩紛呈。

比起草原女子,中原姑娘勝在柔情似水,惹人憐惜。

蒙兀與女真使團瞧了,不得不感慨一句,“還是中原水土養人。”

皇帝喜不自勝笑。

宴席過半,蒙兀與女真的使團拉著三皇子與大晉官員上臺載歌載舞,皇帝見氣氛融洽也就準了,夜越深,宴席上杯盤狼藉,亂成一團,

女眷這邊也沒了先前的拘束,各家女眷湊在一處,三三兩兩或嘮家常,或看錶演。

宴席快接近尾聲時,一白衣女子款款上了臺,她上臺後,殿內莫名一靜。

沈瑤被灌了兩口酒,這會兒有些熏熏然,她察覺殿內驀地靜了下來,推著身旁的謝文敏問,“怎麼了?”

沈瑤原坐在上席,後來越來越多的夫人小姐給她敬酒,謝家人曉得她不勝酒力,將她攙到一邊,由能喝的幾位奶奶替她擋酒。

謝文敏也吃了幾杯,只覺南面寬臺上的白衣女子惟妙惟肖,纖細的身影不停在她眼前拉扯割裂,略有幾分熟悉,卻又好像認不出來,她搖了搖頭,“我不曉得,你問五嫂。”

崔氏能喝,被二夫人安排替沈瑤擋酒,恰恰坐在沈瑤左側,沈瑤將臉轉過來,還未開口,崔氏倒是饒有興致給她介紹,

“她呀,是大嫂孃家的小姑奶奶,當年寧老太師的么女,她自幼便定親給了滎陽鄭氏家的二公子,只是寧姑娘大約不喜歡他,不僅婚後未同房,竟還主動給丈夫抬了幾房姨娘,前不久二公子病故,她便回了寧家。”

沈瑤對旁人的事並不感興趣,只是感覺大家對這位寧姑娘好像格外不同,彷彿她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一出場,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原來如此。”沈瑤不再多問,而是撿著桌案上的鎮江水晶小肉吃了幾塊。

崔氏忽然悠悠與沈瑤道,

“六嬸嬸,忘了告訴您,她與六叔是青梅竹馬。”

崔氏也不知存了什麼心思,說完這句話後,她的心砰砰直跳,有些期待沈瑤的反應,又有些害怕,害怕沈瑤生氣。

沈瑤果然嚼了幾口肉停了下來,疑惑問,“所以,她不肯與丈夫同房,是因為你六叔?”

沈瑤一語道破天機,崔氏反而有些尷尬,不過沈瑤的反應令她有些奇怪,難道一點都不生氣嗎?

沈瑤一口將膾肉吞下去,拉著崔氏,“快跟我說說是怎麼回事?”很有興趣的模樣。

崔氏騎虎難下,她怕回頭老太太怪她多嘴,只是沈瑤一催在催,她只得硬著頭皮道,

“六叔少時曾受教於寧太師門下,寧太師最中意的學生也是他,六叔時常出入寧府,一來二去,與寧英姑娘也就相識,寧英姑娘三歲執筆,五歲誦詩,老太師常說她若是男孩兒必定出人頭地。”

“咱們六叔在男人堆裡那是首屈一指,寧姑娘在閨秀中也稱得上第一,當年陛下還說過玩笑話,要將二人撮合為一對,可惜寧英姑娘自小定了親,此事引以為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