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世婚/被迫嫁給首輔後 第66節,世婚/被迫嫁給首輔後,希昀,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瑤愣住了,指著自己,

“我?著書?”

“沒錯。”謝欽坐在她對面,神色榮焉,“昨日藺大人回了京,他攔住我滔滔不絕講述那嫁接之法,稱之為前無古人的創造,他學習你的法子,將兩種農作物嫁接,如今苗已成活,待成功便可推廣,這可是千秋萬代的好事,你自然得將此法傳承下去。”

沈瑤被他鼓勵到了,什麼都顧不上,一頭鑽入後院忙活。

謝欽失笑,這樣生機勃勃的沈瑤,瞧著令人稀罕。

就這樣,日子不聲不響過去半月。

老太太每日湯水不斷,謝欽要麼在朝中用膳,要麼悄悄倒了,沒有故意以此來試探沈瑤,倒是沈瑤吃了個大飽,每日每夜均要在院子裡吹半日冷風方能平復。

恰恰到了年底,正是朝中最忙碌的時候,謝欽忙完三年一期的各部堂官大選,緊接著又要組織各地官員考核與發放年餉之類,一月有半月歇在朝中,其餘時候回到故吟堂,沈瑤偶爾睡著,偶爾累趴了沒有力氣與他說話。

說來也怪,自吃了老太太大補的湯藥,沈瑤近來睡得極好,不再像以前那般動不動便要尋安撫,故而謝欽也沒機會摟著美人入眠。

二人默契地沒提同房的事,謝欽即便想,也剋制得很好,臨門這一腳,需要沈瑤自己來踢。

日子悄無聲息進入年關,沈瑤一面忙著園圃,一面幫著二夫人打點家務,那四姑娘謝文敏終是把那門親給退了,如今二夫人又張羅著給她尋新的婆家,府上中饋有一半擔子落在沈瑤身上,因為寧家的事,老太太現在看大奶奶寧氏也不順眼,沒打算讓寧氏幫襯沈瑤,反倒是吩咐謝京給沈瑤打下手。

這麼一來,現在坐鎮在議事廳管事的,一邊是二夫人與兒媳婦周氏,一邊是沈瑤與謝京。

臘月初二這一日,天朗氣清,二夫人帶著女兒去城外寺廟上香,實則行相看之舉,獨留沈瑤,二奶奶周氏與謝京打點家務。

針線房的管事拿著一張賬單遞給二奶奶周氏,

“快到年底,奴婢們也該給各位主子預備除夕的新裳,依照往年,各位主子每人得準備四身,只是今年添丁進口,預算便多了些,奴婢昨日拿了二夫人的對牌去了賬房,賬房的許管事卻說超支了,將之退回來,奴婢沒法子,只能請夫人奶奶們示下。”

周氏捏著賬單,為難地看著沈瑤。

“六嬸,母親不在,您看看這事該怎麼說?”

黎嬤嬤在一旁看了一眼周氏,暗暗冷了臉。

銀庫與賬房一直由二夫人婆媳牢牢把控,眼下遇到棘手之處卻往沈瑤這裡推,這裡頭的門道,黎嬤嬤自然清楚,今年收成不如往年,謝家家族根深葉茂,百年世族的體面得維持住,譬如今年謝欽大婚,老太太高興,大辦特辦,足足耗去了兩萬兩,公中賬面不好看。

年關又有諸多大頭開銷,年前家宴,各主子退舊換新,親戚之間的年節禮,跨過年後,從初一到十五,宴席擺個沒停,其中還得預備著怡寧郡主的陪郎宴,怡寧郡主一月前嫁給了新任刑部尚書之子,刑部尚書是謝欽舉薦上去的,家裡自然看重謝欽這個外甥女,平南王妃十分高興,滿面紅光,謝家也跟著要給體面。

舊的排面省不了,進帳又不如往年,一來二去,缺口便大了。

賬房的五位管事日日長吁短嘆,恨不得發一筆橫財來。

至於這筆橫財,自然是指望老太爺當年留下的那筆家產。

沈瑤接過賬單一瞅,她對謝家內裡情形不太熟悉,便問周氏,

“往年開支了多少銀子?”

周氏稍一思忖立即回,“去年是一千五百兩的開銷,裡頭還包括下人的新衣。”

沈瑤不由得有些佩服周氏,難怪老太太誇她能幹,一家子人那麼多賬目,她居然都記在心裡,不愧是當家好手。

沈瑤再看了一眼今年的賬目,“多了五百兩。”

針線房管事擔心沈瑤以為她貪墨,連忙解釋道,

“六夫人,您可以拿這賬目與去年的比對,奴婢每一筆都算得清楚,實則是人口多了,下人也添了五十人。”

這個當口,又有幾位管事的來領批票,有外院給諸位主子採購筆墨紙硯的,也有下人家裡辦喪,依著規矩來領賞錢的,穿堂內絡繹不絕。

沈瑤循舊例,合乎規矩的,全部給批票,超支的留下來,

“等二嫂回來,再行定奪。”

沈瑤並非不能決斷,牽扯賬目的事還是讓二夫人自個兒料理。論開銷,六房反而是謝家開銷最小的一房,下人精而不多,譬如二夫人屋裡有二十來名丫鬟伺候,後院還有二十多個僕婦與粗使,而沈瑤的故吟堂,裡裡外外只有十人。

沈瑤與謝欽幾乎沒有什麼人情往來,謝欽的筆墨都是皇帝親自賞賜,從不打公中出,她又一向節省,每日的月例銀子大多存著呢。

周氏也沒強求,只道,“都聽您的。”

中午在議事廳用了便飯,沈瑤便歇在了梢間,眯了不到兩刻鐘,便睜了眼,這時,兩個面熟的婆子相攜邁了進來,一人面頰生得白白胖胖,嵌著一雙豌豆眼,另一人倒是瘦瘦的,神情唯唯諾諾,帶著幾分小心。

“給六夫人請安。”二人恭恭敬敬跪下磕頭。

沈瑤慵懶倚在鋪著貂皮的躺椅上,身上罩了件披風,手裡抱著個手爐,見二人磕頭,便起了半個身子,溫和道,

“快些起來,可是有什麼事?”

那白胖的婆子先開口,她從兜裡掏出一個護手,

“叨攪夫人實在罪過,奴婢是個閒不住的性子,上回瞥見您手上生了凍,心裡掛記著,這不,夜裡縫縫補補,給您做了個護手,奴婢旁的不敢說,針線上倒有些底子,便厚著臉給您送來,望您別嫌棄。”

另一位婆子嘴皮便沒這麼利索,就著她的話支支吾吾捧著個護耳,

“奴婢給夫人做了對護耳,冬日走在風口裡用著很好。”

沈瑤吃了一驚,頗有些震動,連忙接了過來細瞧,針腳都是極好的,面料算不上最好,卻也十分不錯,可見是費了心思來討好她。

那婆子說她手生凍,倒也有緣故,她日日往園圃跑,沒少沾冷水,不小心便受了凍,不過這種事在嶽州時乃家常便飯,沈瑤沒放在心上。

沈瑤是吃苦過來的,看著下人眼巴巴討好,心生憐惜。

黎嬤嬤替她回道,

“你們的心意夫人受了,回去好好當差便是。”

二人也不敢多言,相繼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啞妾她嫵媚動人

江城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