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花嬌 第30節,花嬌,希昀,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舒筠拗不過她,便將二人最後的對話轉述給她。

王幼君聞言激動地拍水花,“筠兒,陛下攻勢強勁,防守更是密不透風,你怎麼可能逃出他手掌心啊?”

舒筠也格外害躁,“你說陛下也不像個毛頭小子,如何這麼多年不曾娶妻?”

王幼君也萬分感慨,嘆道,“此事說來話長。”

舒筠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王幼君與她並排躺下來,“外祖父當年登基時,江南世族不肯歸附,而這世族之首便是蕭齊皇室後裔蕭家,蕭家有一嫡出的大小姐,生得十分貌美,群臣提議讓外祖父娶她為後,蕭家將皇后娘娘送入皇宮,從此攜江南世族歸附,天下大安。”

“可惜娘娘並不愛外祖父,她是個胸有韜略的女子,之所以嫁給外祖父是為天下蒼生著想,待生下當今聖上後,她便再也不肯親近外祖父。”

“聖上三歲時,娘娘便過世了,臨終前作賦《望江南》。”

舒筠聽得這裡,忽然對那位素未謀面的太上皇后生出感佩,“娘娘也是個苦命人。”

“可不是,”王幼君接著道,“陛下成年後曉得母親的過往,心中對太上皇生了幾分埋怨,有一年百官請旨立妃,一共選出十三名女子,那時陛下年輕氣盛,一怒之下將那些畫像全扔地上,只道,‘娶這麼多女子入宮,好看著她們為朕傾軋?蹉跎光陰?’”

“我猜,陛下遲遲不立後,大約也是想尋一位合心意的女子。”

“其實,陛下也挺難的。”

王幼君說完,直白地看著舒筠,舒筠窘迫地躲開她的視線,“你看我作甚?”

王幼君伸手,捧著她嬌豔的面頰,“我在想,你要不試著與陛下相處,萬一能成呢?”

舒筠一驚,連忙反駁,“你還真是敢想,陛下現在哄著我,可沒有娶我為妻的意思,無非是想納我為妃子。”

王幼君道,“我明白呀,我的意思是,既然陛下盯上了你,你也逃不脫,何不乾脆爭取爭取,你現在可是比其他人有機會,陛下雄才大略,怕是不樂意看到外戚勢大,娶你不也正好嗎?”

舒筠根本不往這頭想,一來朝臣不會答應,屆時鬧得沸反盈天,最終受傷的還是她,二來,即便現在裴鉞答應娶她,她也沒有特別強烈的興致,說到底,入宮不是她心之所願。

舒筠這一夜輾轉反側,裴鉞始終不肯放手,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與他周旋,最好的結果是耗著耗著,耗到他另有新歡漸漸對她失去了興致。

用王幼君的話說,“你現在也沒有更好的法子了不是嗎?”

舒筠想通後,反而卸下了一顆大石頭,至後半夜終於闔上眼。

*

裴鉞這一夜倒是陪著太上皇歇在了乾坤殿,太上皇小事糊塗,大事卻不糊塗,他抬目睨著兒子,

“成林是怎麼回事?”

裴鉞替太上皇斟了一杯小酒,“父親已猜到,又何必再問?”

太上皇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裴鉞親口證實,頓時臉色轉晴,“果真是為了那姑娘?”

半年前他一直打聽那姑娘的訊息,後來劉奎告訴他,人家姑娘不肯跟皇帝,太上皇那個叫傷心,現在終於續上前緣,太上皇喜不自禁,彷彿就等著要抱孫了。

“那姑娘....誒,等等!”太上皇猛地意識到一樁事,王幼君是裴鉞的外甥,那麼裴鉞心儀的姑娘竟然是....中秋家宴那日的事忽然走馬觀花從腦海滾過,太上皇臉色一瞬間千變萬化,眼角抽搐了好幾下,方才回過神來,朝裴鉞罵道,

“你你你,你個混賬,你怎麼能這麼做?”

裴鉞將酒盞慢慢推到太上皇跟前,語氣冰冷而沉寂,“不然呢,兒子喜歡的人讓給旁人?別說是他,就是您都不成。”

太上皇被這話給噎了個半死,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只是太上皇心裡還是覺得對不起孫兒。

殿內陷入一片死寂。

宮人藉機送了些夜宵來,父子倆各人喝了一碗燕窩粥。粥喝完,氣氛也就緩和下來。

太上皇主動問道,“那這回,人家是答應了你?”

裴鉞扶著茶盞,抿唇未言。

太上皇看他這模樣來氣,“你這是怎麼回事?費盡心機阻攔人家婚事,卻又不接她入宮?還是說,她不肯入宮?還遲疑什麼,為父替你下旨便是。”

裴鉞擔心太上皇插手這樁事給舒筠帶來壓力,

“父親,兒子還是那句話,後宮的事您別插手,兒子心裡有數。”

登聞鼓的事歷歷在目,裴鉞趁機斬了李轍一條臂膀,弄得朝中人心惶惶,太上皇也曉得兒子狠起來極有魄力,他也不敢逆其鋒芒。

悶悶不樂半晌,終是一字不言。

裴鉞駕臨行宮的訊息,一夜之間傳開。

謝紜蒙在被褥裡哭紅了眼,她除了想做皇后,更多的是喜歡裴鉞這個人,她自小聽著表兄的事蹟長大,一顆心早就安在他身上,現如今謝家派人來接她回去,說是要給她議親,謝紜哭得撕心裂肺,都有剪了頭髮做姑子的念頭。

謝紜一離開,皇后之位少了一大競爭對手,對於李瑛和崔鳳林來說自然是幸事。

皇帝出現,那些想將女兒送入宮的官宦人家開始想法子走動乾坤殿。

李夫人清晨帶著李瑛來給太上皇請安,說是李瑛親自調製了一碗參湯想敬奉給太上皇,太上皇將人傳了進來。

陪著太上皇住在乾坤殿的是李太妃,裴鉞的母親故去後,後宮便由李太妃執掌,李太妃正是宰相李轍的堂妹,自然是尋著機會給侄孫女與皇帝制造機會。

李瑛來時,皇帝剛好在西殿給太上皇請安。

太上皇很給重臣女眷面子,當場便嚐了一勺,誇了幾句,算是恩典。

不多時,其他幾位重臣官眷也紛紛來拜,再有王爺王孫日常請安,西殿內擠了烏泱泱一群人。

在太上皇看來,兒子喜歡舒筠,也不妨礙他立後納其他妃子,尋著藉口拖著他不許走,恰恰淮陽王要與裴鉞商議帝陵的事,裴鉞就在西殿留下來。

太上皇年事已高,帝陵已修建得差不多,此事由淮陽王督建,依著大晉禮法,可在享殿內加塑功臣石像,供後人瞻仰,當初跟太上皇闖天下的許多臣子已經過世,哪些人可以塑像,得由裴鉞拿主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起,大秦

提筆照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