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集,四十九日祭,嚴歌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6/1-20060623295OL.jpg" />

字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b>南京上空 日/外</b>

滾雷般的轟炸遠一陣近一陣。冬天遙遠的太陽被硝煙淹沒,又頑強浮現。一群少女的歌唱傳來:“寂靜的夜,聖潔的夜……”

歌聲由遠而近,起初像是幻覺,繼而顯得不合時宜,甚至荒誕。硝煙漫向一座被炸塌的教堂的鐘樓,雖殘傷而不減尊貴莊嚴。

歌聲來自這裡:“如此的安寧、如此的輝煌環繞著您——聖潔的處女母親和聖嬰……”

<b>聖·瑪德倫教堂/大門 日/外</b>

隨著歌聲,我們的目光尋找到一個穿著深藍色水手服的少女,她站在教堂大門口,身邊放著一個不大的皮箱,肩膀上揹著一個帆布書包。她從自己的領口掏出一個項鍊表,看了一下時間:3:30。她向街口望去,一輛輛過往的汽車、馬車給她帶來的是進一步的失望。

她是我們的女主人公之一:孟書娟。

幾架飛機排起隊形從天空飛過……

書娟突然做了個奇怪的動作,將兩手的食指和拇指架成一個長方形,放在右眼前面,同時眯起左眼,這似乎是個相機的取景框。

她的“取景框”追隨著在天空盤旋的飛機。

<b>教堂主廳 日/內</b>

歌聲中,一張張十四五歲少女的臉龐依次出現在我們眼前。女孩子們的打扮跟書娟一模一樣:短短的童花頭,深藍呢外套翻出水手領,一模一樣的天真無邪的眼神……

她們面對的教堂大廳裡是一排排長椅,一扇扇貼著米字形防空紙條的彩色玻璃窗。

教堂面街的前部:被炸塌的鐘樓使硝煙和陽光一同從那裡瀉入。

一個老人劇烈的咳嗽不時使歌唱出現不安的、小小的斷裂。

炮轟的聲音緊一陣慢一陣。

炮彈爆炸使女孩子們頻頻眨眼、皺眉,甚至用手堵耳朵……

一個炮彈似乎落得很近,女孩子們中的某人發出壓低聲音的驚叫。

管風琴前面坐著的是一個蒼老瘦削、白髮稀疏的背影,被咳嗽震動得猛烈抖顫。他是故事的另一個重要人物:英格曼神父。猛烈的咳嗽使老神父全身震顫,他卻仍然堅持彈奏。

又是一聲爆炸,炸彈落得更近,煙塵騰起。

兩三個女孩不禁都失聲叫起來,並抱頭蹲下。

<b>教堂/大門 日/外</b>

書娟也捂住耳朵,緊縮身體蹲在門柱下面。

她又拿出項鍊表,看了一眼時間:4:12。

<b>教堂/大廳 日/內</b>

英格曼從風琴前回過頭看著女孩子們,她們的歌聲已經變成了呻吟。

從外面突然傳來卡車粗莽的喇叭聲。

女孩們的歌聲乾脆停止了。

教堂宏大空間成了管風琴獨奏的巨大共鳴箱。

<b>教堂/大門口 日/外</b>

一輛老舊的福特卡車同樣連咳帶喘地從側門進來。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國男子從卡車駕駛艙的窗子裡伸出滿是灰土的臉。這是故事的男主人公法比·Y。

法比:孟書娟,你爸爸還沒來接你?

書娟看著他。

法比:好多路口都給當兵的封上了,有的挖了坑道,有的擺上了沙袋,你爸爸恐怕一時走不過來!你別在門口等了,多危險!

他拿出一張兩尺多長、一尺多寬的紙,上面對稱地蓋著兩個鮮紅的大方印,一個是日本公使館的大印,另一個是日本外務省的大印。

法比:看見沒有?好幾國字呢!

他用糨糊開始張貼告示,示意書娟替他扶著。

法比:……是日本外交部和公使館發給我們的。<b>(指著一個印)</b> 這個是日本外交部的大印,這個是日本公使館的大印,告訴人家,我們這是美國領地,美國地產房產,嚴禁日本軍隊進去!

他倒退兩步,像欣賞一幅畫一樣,眯起眼睛打量。

法比:這邊再高點!……

<b>秦淮河畔/藏玉樓/趙玉墨房間 日/內</b>

一面鑲銅框的橢圓鏡子中,映出一張驚人美麗的女人面孔:濃黑的髮捲,妝容雖豔,卻沒有多少風塵氣。她是故事的又一個女主人公趙玉墨。她用一張棉紙輕輕擦拭掉唇膏,再抹去描畫過的眉毛,然後她用一塊毛巾整個蓋在自己的臉上……

門被叩響了。玉墨停下手裡的動作,猶豫著要不要回應。

叩門人咯咯地笑起來。

<b>秦淮河畔/藏玉樓/走廊 日/內</b>

一雙塗大紅蔻丹的手敲在門扉上,門上掛著一塊紫檀牌子,上面刻著“玉墨”二字,並在名字上鑲了五朵小小的精緻的金色梅花。走廊由一間間相仿的房間組成,門上都掛有女子的花名:“紅綾”“玉笙”“玉簫”“喃呢”……紅綾的名字上綴有三朵梅花,有的是兩朵,有的一朵也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引起了我的注意

葉斐然

不可方物

酒笙歌

迢迢有禮

伏淵

亡天下:南明痛史

赫連勃勃大王

女商(大清藥丸)

南方赤火

辭金枝

冬天的柳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