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兰和昨天那个圆脸大娘分配到了一起,这大娘名叫赵桂花,别人都叫她桂花婶子,李若兰也随了大众。
“桂花婶,我可真来找你了,你得好好教教我。”李若兰笑着凑到桂花婶身边。
桂花婶笑着打趣道:“放心,有什么不会的都来问我,我昨天都已经答应小邓了,那就一定好好照顾你。”
她们这一组人有六个,除了李若兰和桂花婶外,还有两个跟桂花婶差不多的婶子,两个刚结婚没多久,年纪和李若兰差不多大的妇女。
一个叫王秀梅,一个叫杨丹。
李若兰很快就和她们相熟起来,婶子姐姐的叫,她们这一组,气氛非常的融洽。
现在是八月份,是玉米生长育的关键时期,不但玉米长势凶猛,就连杂草也非常的多。
为了不让草吸取玉米的养分,现在必须得拔一波草,而李若兰她们今天的工作,就是进玉米地拔草。
拔草是个不需要什么技巧的活,桂华婶只是告诉了一下李若兰注意事项,她就能上手了。
刚开始干农活,李若兰的确是累的,不过累的时候她就喝几口灵泉水,休息一下继续拔草。
度不快也不慢,就跟在桂花婶子她们靠后一些的地方,紧紧跟着她们的进程。
期间李若兰听到了不远处传来了争吵的声音,但是因为现在玉米已经涨了很高了,具体在什么地方,李若兰她们也不清楚。
“肯定又是新来的知青,受不了这种苦,找大队长换工作去了。”说话的是翠花婶,她和桂花婶是邻居,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另一个王四婶子,就在李若兰周围不远处,听到翠花婶说这话,立马帮他解释道:“每次新知青们第一天上工,都会闹这么一出,我们都习惯了。”
李若兰擦了擦头上的汗,笑着道:“我们都没下过地,有些人肯定受不了,就连我现在也累得不行。”
王秀梅笑着道:“你可比新来的女知青好太多了,我们都是干熟了地里的活,你能紧紧跟上也算不容易了。”
“就是这样,这次新来的知青,除了你,还有昨天那个李知青,你们两个倒是跟其她新来的知青们不一样,一看就是平常在家里会干活的。”杨丹也插话道。
新来的女知青们,大多都有经历十多天的锻炼和接受,才能慢慢的适应干地里的活。
一开始来的女知青们,第一次分粮的时候,大多都分的不够吃,后来也是因为饿了,才开始在地里下狠功夫,慢慢的就能挣够自己吃的。
“新知青们,女知青一开始一天差不多也就挣个三四工分,男知青好一点就五六个工分。
不过待了时间久了,工分也就能慢慢上去,女知青们只要一天能有个六七个工分,差不多就能养活自己。
男知青一天也得七八个工分,才能勉强够吃。”
李若兰听后好奇的问:“那你们现在一天能拿多少个工分?”
王秀梅指了指杨丹和自己:“我们两个基本上就是一天七个工分,桂花婶子她们倒是能干,一天能赚个八九个工分。
有时候,农忙的时候,几个婶子能拿到十工分,十二工分呢。”
李若兰一脸佩服的看着桂花婶子他们三个:“不愧是婶子们,干活也比我们这些年轻人厉害,姜的确还是老的辣呀。”
桂花婶她们听了李若兰的夸奖,个个高兴的不行,脸上满身笑意。
知道了王秀梅她们每天能获得的工分,李若兰就准备以后差不多也就干这样,不出挑也不打眼,反正她和邓明浩也不指望着工分养活。
接下来的拔草进程,李若兰就跟在王秀梅和杨丹身后,她们两个加快度,李若兰也就加快点度。
两人觉得累的时候慢下来,李若兰也跟着慢下来,这样忙一阵休息一阵,李若兰的确觉得不怎么累。
不过很大可能,是因为灵泉水潜移默化让李若兰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所以她才能跟上两人的度。
第18章量地
中午下工的铃敲响的时候,李若兰看了一下表,已经十二点了。
早上他们是早上七点开始上工的,七点到十二点,一共是五个小时,下午是一点半开始上工,然后一直上到六点下工。
这时候,基本上都是干到六点,因为一到六点多,天差不多就开始黑了,不到七点天就能全黑。
等再过一两个月,基本一到六点天就全黑了,到那时候下工的时间会更早一些。
而且在东北这边,差不多十月底就要停工了,因为天上开始下雪,地里的土都会冻上,要等到来年三四月份,才会化冻。
到那时,这边的人才会出来上工,也就是说东北每年都有将近五个月的停工时间。
这也是李若兰和邓明浩选择来东北下乡的原因,只要忙活半年,剩下的半年就躲在家里猫冬。
中午回去吃饭的时候,李若兰才知道之前吵闹的是郭小雅和秦婉。
这俩人运气特别不好的分到了一起去,两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总之就吵起来了。
大队长无奈的把两人分开,中间隔了好几组人,郭小雅和秦婉这才安静下来,好好的上工。
回去的路上,李若兰看到了秦婉,凑了过去问道:“你没事吧?”
秦婉叹了一口气:“没事,就是这郭小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针对我,我也是烦了,才和她吵了起来。”
她在拔草的时候现,草里面蕴含了不少的木系能量,所以秦婉就一边拔草,一边小心地吸收一些草里面蕴含的木系能量。
被吸收掉一些的木系能量之后,这些草就非常的好拔,所以秦婉干起活来非常的轻松。
但是郭小雅没干过地里的活,拔草的时候又只知道用全力,结果把一次摔倒一次。
秦婉看到之后笑了一声,就这一声笑惹到了郭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