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清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2章 不吐象牙,道門大門道,雪清歡,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苔島上有著不少的寺廟,規模不等,有些看上去金碧輝煌,有些外表樸實無華,永珍門一行就住在了一座不大的寺廟旁邊,寺名法華寺,是個四進的院落。

陳履安三人已經在這裡盤桓了數日,一直在和法華寺主持瞭然大師與一對在寺裡掛單的雲遊僧人形意和尚師徒講經論道。

陳履安之所以提前出發,就是因為聽說中央厚土大陸上的老友形意和尚來到殊玄仙洲雲遊,但等他趕過去,形意和尚已經去往南海,後來兩人終於在海苔島會上了面。

雲軼奇先是給華瀾庭他們放了兩天假,讓他們在海苔島上游玩,看看當地的風土人情。

第三天一大早,晨曦微露,天還沒透亮,法華寺裡的晨鐘已經敲響,這是和尚們要做早課誦經了。華瀾庭等人打坐修煉了半個時辰,趁早飯時間還沒到,集體來到法華寺裡散步。

進到裡面,清晨的寺裡肅穆莊嚴,讓人不自禁地放輕了腳步和聲音,心裡也不由自主地平和安然下來,除了華瀾庭和諸葛昀會上香跪拜外,其他人都只是默默觀看。

行走間,易流年突然小聲問道:“諸葛,寺廟寺廟,為什麼我在這裡常看到的是寺,少有叫廟的啊,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諸葛昀說:“說法不一,講究是有的。寺字通侍與是,應該是侍奉和遵從皇帝,以及永續的意思,最早指的是朝廷下面的官署辦事機構,像什麼大理寺、光祿寺。”

“佛教傳入後,有天竺僧曾住在接待外使的鴻臚寺,後在附近修建了白馬寺,寺逐漸就成為佛教建築和寺院的通稱。”

“寺裡主要供奉佛菩薩,是出家人修行和居住的地方,有僧人研修佛經,傳揚佛法。”

“廟有所不同。廟比寺出現的還早,最開始是帝王、貴族祀奉祖先和天地的地方,民間的氏族宗族也有祖廟家廟,後來演變為供奉為大眾所普遍接受和敬仰的神鬼仙魔或已故的有德有才的聖人賢人的地方,例如孔廟、關帝廟、龍王廟、灶王廟等等。”

“除了供奉不同,寺裡有僧人、廟裡一般沒人修行,林外佛寺的規模大,有殿堂和禪房、齋堂等建築,廟就要小得多。兩者指代不同,只是現在口語中多混談一處了。”

易流年又問:“那住持和方丈呢?我也傻傻搞不清楚。”

諸葛昀答道:“住持一詞,原本是安住之、維持之,主持佛法的意思,後引申為代佛傳法,續佛慧命之人,再演化為寺院當家師父和負責之人的稱謂。”

“方丈則是寺院的精神領袖,出自僧人住地一丈見方之意。方丈必須有足夠的資歷和佛法修為,一般是接受過傳法、有法卷可證明其傳承的和尚,有相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且所在寺院要叢林制度健全,有相當的規模,通常會是個寺廟群。”

“簡單說,寺院無論大小,都有一個公推的住持,但不一定有方丈,而一個方丈可以兼任多個寺院,方丈一定是住持,但住持不一定是方丈。”

華瀾庭介面道:“還有個有意思地說道,方丈一詞原本是我道門的名詞,後來才轉為被佛教廣泛使用。在道教中,方丈是‘人心方丈,天心萬丈’的修行術語,是全真派對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的稱呼。當然,由來如何現在並不重要了。”

十個人輕聊慢走了一圈,又轉回到了大雄寶殿之前,聽裡面傳來講經的聲音,就信步走了進去。

今天恰逢住持瞭然大師一月一次講大經的日子,殿裡或站或坐滿滿是人,一半是法華寺的僧眾,另一半是本地的居士信徒和外來的普通民眾修士,陳履安和貓妖等五人也在座,隻日前認識的形意和尚師徒沒在場。

華瀾庭他們因閒逛來得晚了些,講經已近尾聲,接下來將是問答環節。

佛教也分為很多流派,教義和修行法門不盡一致,比如說天台宗、唯識宗、華嚴宗、律宗、密宗、淨土宗等,而法華寺這一支傳承的是禪宗。

禪宗是佛教傳入殊玄仙洲後本土化了的教派,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強調佛不外來,就在內心之中,只要向內求索,所有人都能成佛。此外,禪宗倡導生活化的修行,認為擔水砍柴皆是妙道。

佛門流派當無高下之分,都是敬佛禮佛的教門,只是對佛道理解的重心和成佛路徑不同。

長久以來,由於淨土和禪宗的理念與實踐最為接地氣,易為大眾所接受,流傳的越來越廣,像淨土宗認為修佛可以靜坐專修,通達佛經,廣研教義,然一心念佛亦可往生極樂淨土,法門相對簡單。

天台宗的大乘宗義精密複雜,修之需要極高的學識素養和思辨水平,唯識宗最為講求悟性,華嚴宗也是體系繁複高深,律宗在精神和身體上都要求嚴苛,密宗的密法從不輕易示人和傳人,所以信眾的數量要少於淨土和禪宗。

禪宗也有講究悟性的部分,注重頓悟,他們的問答不同於一些流派的辯經,要求身體動作和手勢聲音的幅度很大,場面激烈,而是簡單一問一答的禪機,根基不足的往往摸不著頭腦。

像今天,就有一位外來的僧侶向瞭然大師發問:

“敢問,什麼是道?”

“平常心是道。”瞭然答說。

華瀾庭在下面輕聲對易流年解釋:“在禪宗裡,道即道路,人人能走,所以是平常的。平常心就是直心,就是一切平等之心。禪宗講觀心和治心,其結果就是明心見性,不是固守清淨一念,無視世俗,相反,是要返回世俗之中。”

“所謂世間法入佛法,佛法入世間法。所謂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正如鑽木生火,火存木中,而木非火;淤泥出蓮,蓮生泥中,而非淤泥。這就是禪宗倡導的真俗不二。”

僧又問:“什麼是佛?”

“殿裡的。”

“殿裡的佛像不是泥塑的嗎?”

“是。”

“那真正的佛在哪裡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狂野時代

一三五七九

夏日庭院(夏日的庭院)

湯本香樹實

殿下萬福

簫九六

食醫小店

菩提守望

一夜成了大富豪,前女友都氣瘋了

穿越星辰大海

桃運鄉村小仙醫

w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