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紅樓]林氏第一神醫,顧四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齊宇說完朝上事, 坐下來懊惱地錘了下桌子:“原想著我去磨一磨舅舅請他允准你離京,可這事一出, 你怕是去不成北戎了。”

衛刃被人彈劾通敵,作為妻室,林姜為了避嫌也不能請命離京。

林姜聞言反而笑了:“不,這才是好機會。”

高齊宇其實不如她瞭解當今皇上。

-

林姜當日就往明正宮去求見了皇上,也並不支支吾吾與皇上兜圈子,也不請任何人為她說話敲邊鼓。

她直接向皇上請命往西北去。

皇上並沒有一口答應下來,而是帶著一種帝王的審視, 看著她道:“朕想著你也在京城坐不住了。宇兒是個藏不住話的孩子, 他已經將那通城的輿圖拿給了朕看過了,朕知道以你的醫術, 必是想試試這條路。”

“只是朕沒想到你今日會自己來說這個話——你膽子倒是大,衛刃現身上還揹著個‘通北戎’的汙名呢,你偏要這會子請命去西北。”

要是讓多疑的人來看,這夫妻倆豈不是要聯手跑路啊。

皇上神色在燈下, 沉靜如一塊湖石, 看不出絲毫情緒。

林姜看著地面上光滑如鏡的磚石, 映出自己的身影:“臣是去做正事的, 實在挑不得日子了。況且若是要避嫌避風頭, 避過今日還有明日, 大軍在西北又要多耽擱幾日。陛下,臣知道,哪怕臣自己去了, 那條山路迷障臣也未必走得通。但這總是一個法子。”

“至於衛刃身上擔著這個名聲。”林姜抬頭對皇上坦率道:“臣最重要的家人都在京中, 父親在, 叔父和妹妹也在, 朝臣們會擔憂,陛下必然不會。”

皇上忽而一笑,搖頭道:“你是算準了,現在來請命的吧。”

林姜聽皇上這句話,心下一鬆。

是,她是算準了皇上的心思。越是有這樣的流言,放她去西北的可能性才越大:以此來表達朝廷對衛刃的毫無疑心,畢竟但凡疑他,絕不可能放任其妻子過去團聚。

皇上要安定朝局,把林姜送到西北,反而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法子,足以顯露他的態度和信任。

讓西北軍中不至於自己就畏懼生疑亂了起來。

-

說來北戎王此舉,賭得就是皇上的疑心。

有時候手腕使出來,不至於多天衣無縫,而在於正中薄弱點。

北戎王是研究過大周這位皇帝的,知道他在太上皇一過世,親政後一年內就把幾位兄弟整的欲生欲死,又罷黜了不少舊日臣子。北戎王便以為這位大周皇帝是個疑心深重,心胸狹窄的人。

這樣的離間計,算的就是皇上的性情。

此舉若能成功擾亂大周的朝堂最好使其退兵最好,再不濟,北戎王連親爹名聲都犧牲了,那也要讓大周犧牲一個未來的良將。

有此叛國通敵的陰影在,北戎王不信大周皇帝還能這麼信任衛刃。

誰料皇上還真的能。

其實遠在皇上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在研究北戎王了:北邊大大小小几十個部落,在這一二十年裡被一個人逐漸統一,是百年未有之大事。

皇上對北戎王的忌憚和鑽研瞭解,可比北戎王對他的強多了。

故而他深知北戎王不是個只知彪勇善戰的武夫,更是個會使計謀手腕的王者。北戎好幾個部落都是靠他這麼彼此挑撥,先殺得兩敗俱傷,後被他撿了便宜一舉拿下的。

由此可見北戎王是深諳三十六計的人。

然而孫子兵法到底是漢人的學問,皇上學的絕對比他更深刻。這種程度的挑撥離間,那是皇上在當皇子的時候都用膩歪了的招數。

朝上無數議論懷疑的聲音,在皇上許林院正出京往北戎後,就全部消失了:人的言語可以作假,但行動最能表明心意。皇上肯放林院正離京去見衛將軍,可見對他的信重始終如一。

與其現在費力彈劾,平白得罪了林家與紹王府一脈,朝臣們想一想,不如悶頭乾點正事,等著分一點軍功更靠譜。

-

林姜確定要往西北去後,臨行以前,自然要從太醫院帶不少藥材和醫具走。

正在忙碌打包之際,一位姓路的太醫院副使卻忽然前來求見,向林姜請命一起去西北,且是一去不回的請求:“院正大人,下官祖上原是西北人士,祖父為了求醫問道一路輾轉到了京城,有幸蒙一位沒有子嗣的老太醫收了做關門弟子,這才有了臣進太醫院的機緣。”

“如今西北正是戰火不斷,下官便想要回到西北去,於當地官府醫館幫扶西北戰亂下的百姓。”

與其在太醫院熬日子,默默無聞做一個副使,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太醫退休空出位置來,那不如回到家鄉去,踏踏實實做點實在的事兒,戰火之地想必更需要大夫。

這是路副使,在幾年前聽說林院正的醫館會讓附近鄉醫學習後回到原籍鄉村後,就生出來的打算。

他們家已經在京城呆了算是小三代了,祖父過世前卻仍將他們叫到榻前,囑咐一定要送他回鄉安葬,落葉歸根,他要葬回西北去。

路副使的父親幼時也在西北待過,如今年老也總唸叨著故土。

此番聽說林院正要親往西北去,路副使就鼓起勇氣,來向她說起此事。

林姜一聽,頓時先放下手裡的活,認真想一想,認定這是件特別值得鼓勵的好事兒。

於是還特意代職位不夠面聖的路副使向皇上稟明,皇上也覺其情可嘉,便虛升了路副使一階,讓他按正式太醫的品階,往西北總督那裡去報道,進入西北管衙門設立的官方醫館,按照京城如今的先進醫療水平來培養當地的大夫們。

林姜有預感,路副使就像是燎原的星火,接下來想要返鄉或者去大周邊境支援的太醫院副使會越來越多。

人是需要成就感的。

比起在太醫院做副使,明明本事也不差卻大部分時候只能給太醫拎醫箱,去當地做主醫造福一方則更有成就感許多。

估計會有不少年紀適宜還有野心有一番事業心的資深副使,苦於太醫數量的限制升不上去,會對此事心動,會逐漸走向這大周的四方邊境。

林姜帶給京中太醫院的醫術變更,醫書彙編,終會隨著這些人走向四面八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月錦囊

水合

[綜]團長的跨界直播

忘卻的悠

最牛修真學生

集合埋伏

避孕藥失效,我懷上了億萬總裁的繼承人

單晚嘉

在撕X綜藝陰陽怪氣後

釀雪

重生,人世間,周秉昆的幸福人生

冥府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