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秦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玩偶(法醫秦明系列第二卷眾生卷3) 第8節,玩偶(法醫秦明系列第二卷眾生卷3),法醫秦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乳膠手套相比於普通棉布手套的好處,不僅僅是能有效防止液體透過手套沾染到我們的手部面板,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手感更好,對於溫度的感覺也更靈敏。我捏了捏死者衣服的前襟,就覺得不太對勁,如果是頸部血管被全部切斷,大量的血液噴出,最先被浸染的,就是他的前襟。除非是倒立姿勢,不然無論是什麼體位,前襟都應該血染,因為血染,手部感覺溫度就會較低。可是,死者穿著的這件毛線衣的前襟很乾燥,溫度也不低,這就有點奇怪了。四周都噴上了血,衣服前襟卻沒血?

我沒有提出這個疑點,轉了個身,去看圍牆上大塊的噴濺狀血跡。

我們都知道,運動中滴落的血跡,會呈現出一個類似於“彗星”的形狀。一頭是圓弧狀,而另一頭是毛刺狀。毛刺狀指向的方向,就是血滴落的時候,載體或者血滴執行的方向。如果是死者躺在草地上被割頸,那麼血跡是從地面開始向上噴的,血滴毛刺狀應該指向上方。可是,牆上的噴濺狀血跡,幾乎全是毛刺向下指的。

現場部分血跡形狀示意圖

“這個滴落狀血跡形態,方向好像不太對啊。”我指了指牆面,說,“血滴是從上往下的,那麼是什麼情況下才能形成呢?”

“很簡單,血滴被噴了出去,劃過一個拋物線,降落的時候附著到牆壁上了。”韓法醫解釋道。

“可是死者距離牆角的距離太近了。”我說,“你說的血滴丟擲論確實可能成立,但是在丟擲的時候,也應該有直接噴上牆的血跡啊,不能說所有的血滴都沒有噴上牆,而是在空中劃過了一條拋物線再上牆啊。”

韓法醫被我說服了,顰眉思考著。

我用雙手把死者頸部創口的面板拼接起來,看到他的頸部中段到下巴之間的面板有一大塊明顯的擦傷,具有很明顯的生活反應。

“這塊擦傷是怎麼形成的?”我問道。

“不知道。”顧法醫搖搖頭,說,“感覺這裡都是雜草,不可能形成平整創面的擦傷。或者,這處損傷和他的死亡沒有什麼直接因果關係?”

我撩開死者的衣服,發現他背部低下未受壓位置的面板上已經出現了紅暈。這是屍斑開始形成的表現。

“死亡時間呢?”我問道。

“從屍體溫度大致判斷了一下,上午八點左右,距離現在六個多小時。”韓法醫說道,“這個,透過死者失蹤的時間,可以判斷得差不多。而且,屍斑也開始形成了,處於形成期,也是六到八小時之內。”

我檢視了一下屍體的其他部位,除了軀幹和四肢有很多處皮下出血,沒有其他明顯的損傷。皮下出血的中央已經有些青中泛黃了,不是新鮮的損傷,但是這孩子身上的皮下出血確實有些偏多了。

韓法醫見我盯著死者屍體上的皮下出血,於是說道:“這些損傷,都是一個時期形成的,吸收狀態都很相似,但是都很輕微,沒有能夠致命的損傷。我猜想,會不會是家暴?”

聽到“家暴”一詞,陳詩羽打了個激靈。

“你是說,這是家暴而引發的自殺?”我側臉問道。

韓法醫點了點頭,說:“當然,這都是猜的,屍體沒有解剖,我說的也都沒有依據。”

“含鐵血黃素已經出現了,小孩子吸收代謝能力強,那也說明受傷已經兩天以上了。”我一邊說著,一邊繼續向下進行屍表檢驗。

我拿起了死者的雙腳,沒有穿鞋,也沒有穿襪子。

“死者,沒鞋子?”我問道。

“現場搜尋了,沒鞋子。”韓法醫說,“但死者的父母說,他不喜歡穿襪子,穿的鞋子也一直是透氣寬鬆的大鞋子,說是怕捂腳。我覺得,有可能是在行走的過程中丟失了。”

“不,不可能。”我說,“不管是自殺還是他殺,這反正是一個拋屍現場。”

2

“怎麼,確定是他殺了?”董局長依舊站在警戒帶外,但是面部的表情已經沒有那麼焦慮了。

我搖搖頭,說:“哥,我可沒說是他殺,我只說了這是個拋屍現場。”

“有區別嗎?”林濤說。

“當然有。”我說,“你不記得我以前做過‘自殺碎屍’的科普嗎?碎屍不碎屍,拋屍不拋屍,和死者本身的死亡方式是沒有關係的。”

林濤點點頭,陷入了沉思。

“依據確鑿嗎?”董劍局長問道。

“那必須的。”我說,“死者雙足是光著的,現場又沒有鞋子,如果他是自己走過來的,足底必然會被滿是荊棘的雜草地劃傷。然而,他的足底除了一些泥土,並沒有任何損傷。由此可以判斷,這是一個拋屍現場。”

“這案子真是神奇了。”韓法醫雖然贊同我的觀點,但是依舊覺得疑點重重,“一般有噴濺狀血跡的,必然是殺人的第一現場。不然人都死了,再割頸也沒有噴濺狀血跡了呀。你說,會不會是被抬到現場再割頸的?”

“可是死者身上沒有約束傷啊。”我說,“而且那麼大費周章地運到這裡來割頸,意義何在?”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死者中毒致暈,然後被拉來這裡割頸。”大寶說,“我剛才現場抽了一管子心血,小羽毛已經送去進行毒物化驗了。”

“當然,這種可能性從理論上說,也是有的。”我說,“這個案子,從現場情況和屍表情況上看,那真的是疑點重重,只有透過解剖來一一釋疑了。”

“相應物證提取了嗎?”董局長說道。

“現場沒有什麼好提的。”韓法醫報告道,“除了兇器和現場多點提取血跡進行檢驗,我們沒有發現任何痕跡物證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兇手反偵查能力強,只能說現場的載體真的很差,或者,這案子本身就沒有兇手。”

“不管你怎麼懷疑是自殺,這種案子都要當作命案來辦理。”董局長一臉嚴肅道,“目前,透過外圍調查,已經有些眉目了,或者說,已經有嫌疑人了。但是,我先不告訴你們,不干擾你們的判斷。”

董劍局長在刑偵方面真的是極具天賦的,他主張的技術、偵查之間只互通必要的資訊,而不去充分溝通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曾經辦過的一起案件,明明不是槍殺,但因為出勘現場的法醫一句無心之言,被偵查員傳了出去,很多群眾被誤導了,都認為是槍殺,甚至都覺得案發的晚上睡著以後聽見槍響了。這些調查材料被反饋回來,又誤導了法醫,覺得肯定是槍殺。險些因為互相誤導,而把案件辦錯了方向。技術部門和偵查部門只互通確鑿的資訊,對於一些推理性的、經驗性的猜測,則進行保留,這樣有利於不誤導別人先入為主,有利於每一個警種都獨立思考。這樣辦出來的案子,才能更加客觀、準確。

這一起案件,確實是疑點重重,韓法醫和顧法醫的觀點都是有理有據的,卻又自相矛盾。還有就是看過屍體以後,我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的地方,但一時又想不明白究竟是哪裡不太對勁。這讓我們更加急切地想去解剖屍體,找到真相。

屍體的屍僵已經形成,但還不是最硬的時候,我們抓緊時間把屍體的衣物脫了下來。這一脫衣物不要緊,我立即找到了之前想過的不對勁的地方在哪裡。我把死者的衣物整理好,交給林濤說:“你和子硯去給衣服拍照,然後對衣服上的痕跡進行檢驗。”

看著林濤和程子硯拿著衣服去了隔壁的物證室,我用雙手支撐著解剖臺,看著屍體說道:“不對啊,屍斑不對啊。”

屍斑的產生原理,是血管中的血紅細胞因為機體死亡後血管通透性增強而漏出了血管,沉降在屍體低下未受壓處的軟組織裡。可是,如果死者的死因是急性大失血,因為體內血液的匱乏,就會導致屍斑淺淡。在現場的時候,死者的屍斑處於沉降期,也就是屍斑形成的初期,所以並不是十分明顯,大家也都沒有在意。可是如果在現場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死者的屍斑並不是淡紅色的,而是淡紫色的,這說明體內還是有大量的血液的。

現在屍體搬運到了解剖室裡,又過去了一個多小時,屍斑表現得更加明顯了。很顯然,這麼濃重的屍斑,加之其暗紫紅的顏色,和他急性大失血的死因,是完全不相符的。

“這麼重的屍斑,他不是急性大失血死亡的?”大寶奇怪道。

我甩了甩腦袋,不去想現場大量噴濺狀血跡形成的原因,而是仔細去看死者頸部大創口內的形態。我心裡想著,如果只是割斷了氣管,而沒有割斷大血管,那麼氣管因為有彈性,就會回縮,回縮後的氣管一端會閉合起來,那麼機體也就無法獲取氧氣了。這樣的情況下,死者是有可能窒息死亡的。

可是,透過對頸部大創口的檢查,這種想法也破滅了。因為死者的頸部創口創角處沒有皮瓣,說明割頸的動作只有一刀。而這一刀,直接把死者的頸前區肌肉全部割斷,動脈、靜脈全部割斷,食管和氣管也全部割斷了。

窒息的發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而如果血管和氣管同時割斷,那麼在窒息發生之前,死者也會因為急性大失血而立即死亡了。

一大堆問題湧進了我的腦袋,讓我一時不知所措。而且,解剖還沒有進行,陳詩羽就傳來了訊息。市局理化實驗室經過對現場提取的死者血液進行毒化檢驗,確定死者體內沒有任何常規毒物。他不是被毒死的,也不可能被毒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酷帥千金美颯七零:開局狂撕極品

碳烤渣渣

總裁的逆襲影后

花藝涵

警官,我是直男

山茶阿

在七個反派的狂撩下一心修仙

山魅

深有苦衷[綜武俠+劍三]

二閒

聯盟之臥龍軍師

朧月夜.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