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秦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遺忘者(法醫秦明系列第二卷眾生卷2) 第15節,遺忘者(法醫秦明系列第二卷眾生卷2),法醫秦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所謂禍不單行,在公安局領導給法醫施壓,要求儘快出具死因鑑定的時候,青鄉市法醫卻在屍體上發現了不可解釋的損傷,一時無法給出定論。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市公安局不得不向省廳緊急求援,希望我們可以立即給予技術支援。

考慮到明天就是週一,學校恢復上課,一旦家屬再去圍攻學校,甚至傷及學生,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師父要求我們立即趕往青鄉,給予支援。

在我和大家介紹完簡要案情之後,青鄉人大寶驚得目瞪口呆:“我們青鄉從幾十年前就開始有課外補課的傳統了好不好?而且老師的資源是供不應求的,若不是花些功夫和人脈,根本就排不上隊。要求補課的時候把老師當爺爺,出了事情又不認帳了?”

“在課堂上授課不傾盡所有,留著在課後補課以斂財,這本就是這些年來教育管理部門一直在明令禁止的事情。”林濤說,“所以他們用這個由頭來索賠,也算是切到了脈門。”

“這教師也算是背鍋俠了,直接被開除了。”韓亮無奈地搖著頭說。

“背鍋俠應該是警察吧?”林濤說,“現在這世道,是不是什麼事情都能扯到警察身上?我聽說還有醫生說現在有醫鬧是因為警察不作為?天吶,這都是什麼邏輯?”

“吸引眼球的邏輯。”大寶說,“醫生怪警察,患者也怪警察,說是警察來維護醫院秩序,就是在包庇。多半醫鬧鬧到最後,就又鬧到警察頭上了。”

“何止是醫鬧。”林濤說,“‘房鬧’‘學鬧’這些,甚至去企業討薪的、去政府上訪的,到最後,不都挑警察的毛病嗎?警察就是當今社會最大的背鍋俠。”

“有完沒完?和這個案子有關係嗎?”我見大家的牢騷有些過分了,制止道。

“有關係啊,那個搶屍體什麼的,不就是各種鬧常用的託詞嗎?”林濤說,“誰搶他屍體啊?不就是為了防止他們破壞屍體上的物證,防止他們抬著屍體鬧喪嗎?”

“你還別說,他們企圖從殯儀館運走屍體的目的,就是為了去鬧喪。”大寶點頭認可道。

“也難怪領導們急著要鑑定。”我說,“不過,法醫鑑定是呈堂證供,可不能隨意兒戲。遇見熱點事件,不顧一切地下一個不穩妥的鑑定,才是後患無窮的。所以,咱們法醫鑑定一定要充分論證,得出最客觀、最科學的鑑定結果才是正道。”

“咱們青鄉的法醫做到了。”大寶自豪地說道。

我微笑著點了點頭。

對於刑事技術人員來說,一起充滿了疑點的殺人案件辦理,要比這些輿論熱點案件的辦理挑戰性強得多。我們放下了那起竹籠命案,卻要去辦一起交通事故,確實是索然無味。這也是我們在看完簡要案情之後,大失所望的原因。

這種失望的情緒讓大家都悶悶不樂,甚至每個人的思緒還都在剛才的那一起竹籠案件之中。於是不知不覺,韓亮駕著車已經下了高速,按照和青鄉市公安局的約定,我們直接趕赴位於青鄉市南部郊區的現場。我們下了高速以後,從國道上拐入縣道,再從縣道的分支進入,就抵達了現場。

現場的環境,對於一個城市來說,確實是難得的僻靜。雖然道路很寬,除了兩個車道還有富餘,但是平坦的道路上,車輛很少。道路兩側種植著筆直的白楊,此時枝繁葉茂。白楊樹兩旁,每隔十餘米,就會有一盞路燈。白楊樹的外側,是用夯土堆積的路基,路基下方是約一米深的小溝。而小溝之側,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田野。

站在路邊,烈日被樹葉遮擋,甚是涼爽。如果這裡不是非正常死亡事件的現場,站在這裡,眼前一片開闊的視野,定會令人心情愉悅。

青鄉市公安局分管刑偵的王傑副局長和技術大隊長孫法醫早已等候在現場。

寒暄過後,我們越過了在白楊樹和莊稼地裡的莊稼上捆著的警戒帶。

“屍體和電動車在這個位置。”孫法醫指著路旁小溝內用白色粉筆描畫出的一個圓形,說道,“我們擴大了警戒區域,把路面上開始有擦劃痕跡的地方開始,一直到屍體這邊,都劃入了警戒線。”

“現場保護得沒問題吧?”林濤蹲在小溝裡,說道,“好在這兩天天氣不錯,不然室外現場不好保護。”

“家屬鬧事,我們不敢有所怠慢。”王局長指了指警戒帶外面的一輛閃著警燈的警車說,“我們安排了派出所的民警,把車停在那裡,日夜守候。”

我點了點頭,這確實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使出的笨卻有效的辦法,只是辛苦了十二個小時一換崗、一上崗就不眠不休的守候民警。

“和上一個案件一樣,地面被落葉覆蓋,不具備提取足跡的條件。”林濤說道,“不過,從路面上看,綠色的擦劃痕跡,一直從十米開外,延續到這裡的路邊,然後撞擊路燈杆,直接跌落到了小溝裡。路燈杆上也有綠色的撞擊痕跡,從小溝裡落葉的翻卷情況看,也符合一次性擦刮形成。這確實是一起明確的交通事故現場。死者騎著的電動車,是綠色的對吧?”

孫法醫點了點頭,說:“是綠色的。派出所就在前面五公里的地方,電動車也是在派出所裡,一會兒我們可以去看看。”

“屍體位置符合常理嗎?”我問道。

孫法醫指了指白圈旁邊,說:“人就在電動車旁邊,仰臥,車輛也沒有壓覆在屍體上。不過從路面上跌落到溝裡,車輛和人有小的位移距離也正常。”

“剎車印痕有嗎?”林濤問道,“是單方事故,還是別的車撞的?”

“沒有剎車痕。”孫法醫說,“一會兒看電動車就知道了,肯定是被車撞擊後摔倒的。這裡是農村,尤其是晚間,交警也查不到這裡來,所以這裡酒駕的人很多。說不定他撞了電動車,自己都不知道。”

“酒駕真是十惡不赦!”陳詩羽憤憤地說。

“這是什麼?”林濤此時又溜達到了小溝內,蹲在地面上,指著泥地裡的一處位於屍體位置頭側的印痕,說道,“你們看一下,這是不是原始現場的狀態?這是不是能提示出什麼形狀?”

孫法醫看了看地面,又開啟隨身攜帶的膝上型電腦,看了看原始現場的照片,說:“你還別說,這還真的是一處什麼規則物體的印痕。確實是原始狀態,和我們第一次拍攝現場時候的一致。只是我們第一次勘查現場的時候,是週五夜裡,光線不是很好,所以我們沒有發現。”

我蹲在馬路的邊上,看著和自己的目光有一米落差的地面。確實,在落葉之間,有一個規則的形狀略微凹陷於泥土之中。這個凹陷,隱隱約約,不容易被發現,但是既然注意到了,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凹陷的一端,是扁長方形的形狀,另一端則是一個弧形,弧形兩側有兩條直直的痕跡連線到扁長方形。

韓亮眼珠一轉,說:“這不就是U形鎖嗎?”

“U形鎖,有這麼長的?”大寶指著兩側長長的印跡說。

“長U形鎖,你沒見過啊?”韓亮比畫了一下。

“見過,確實很像,不過這種鎖多是用於摩托車。”我沉吟道。

“不會吧?”孫法醫想了想,說,“死者騎的電動車,是後輪自帶鎖夾的,沒必要再上一個U形鎖啊?”

“不僅如此。”我站起身,說道,“如果真的是有U形鎖,那麼這個U形鎖在案發後到哪裡去了?死者傷後應該沒有移動吧?這種泥土地面,即便U形鎖擺在地上,也不會出現印痕。”

“是啊,肯定是要施加一個力量才會稍微凹陷的。”林濤說,“比如踩一腳。”

“那,這個案子看起來是真的是疑點重重了。”孫法醫低頭沉思。

“當然,這個印記和這起案件有沒有關聯,就不知道了。”林濤一邊加上比例尺給印跡拍照,一邊說,“反正從凹陷的情況來看,不能確定是新鮮形成的還是陳舊的。”

“沒有關聯的話,這事兒就有點太過於巧合了。”我說,“當然,咱們也不能排除這種巧合的存在。反正需要偵查部門問一問,死者究竟用不用這種U形鎖。雖然有人到過現場,把U形鎖單單拿走這一個情節很不符合常理。”

“嗯,我覺得傷也解釋不了,所以才請你們過來。”孫法醫說,“你們看看,這個現場地面,是沒有堅硬的石頭的,對吧。”

雖然不知道孫法醫此言之意,但是林濤還是在警戒區域內的小溝裡走了一遍,邊走邊用穿著鞋套的腳的腳尖踢開落葉,說:“沒有,這裡沒什麼硬石頭。”

“行,我們先去派出所看看車輛,然後再看屍體吧。”孫法醫說。

很快,幾輛警車來到了青鄉市南郊區金剛派出所,狹小的派出所院內,塞滿了警車。我們在孫法醫的帶領下,直接繞過了派出所的辦公樓,到了樓後的生活區院落。在這裡,有一個簡易車篷,很遠就看見停在拐角處的綠色電動車。

因為把電動車送去市局物證室實在是路程遙遠,而且太佔地方,所以市局領導決定將這個物證放在派出所保管。這讓派出所如臨大敵,生怕有什麼閃失,所以不僅僅是給電動車專門在車篷裡搭了一個小棚子,周圍圍上編織袋,還乾脆把車篷用警戒帶給圍了起來。民警的電動車,都只能停放在前院。

“怪不得前院給塞得那麼滿。”林濤笑著揭開了編織袋,圍著電動車看著,“電動車左尾部車燈碎裂,撞擊痕跡明顯;右側車體塑膠殼擦劃痕跡明顯。更印證這就是交通事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農女空間:逃荒路上撿個大反派

啊秋不打噴嚏

仙路,從胎穿逃荒開始

夢浮半生

[排球]與運動系談戀愛

小寒笙

嘿,禁慾總裁,你人設崩了

妄雲殊

苟在戰錘當暗精

不會水的魚大仙

青梅竹馬寵夫記

無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