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馬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上部 3.除夕夜,中山公園,喜悅島,鬼馬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屈景蘭一邊在鍋裡翻炒葵花籽,一邊朝窗外張望,外面黑漆漆的,一個人影都沒有。她心裡惱火,都過8點了,來吃年夜飯的人一個都沒到,連董晟都沒回來。又不知混到哪裡去了,說是去買瓶酒,兩個多小時還沒回來!

她煩躁地翻炒著瓜子,同時又一次不安地朝窗外張望,這時,她看見兩個人影正不緊不慢地朝她這個方向移動。她趕忙叫來了女兒。

“燕子,快去看看,是不是你爸爸回來了。”她邊說,邊把炒好的瓜子倒進預先準備好的大盤子裡。

“哎!”女兒董焱清脆地答應了一聲,拉門奔了出去。

她跟董晟結婚後,董晟就把女兒的名字由原來的董燕改成了董焱。她不覺得這個“焱”字有什麼好,所以平時還是叫女兒燕子。她看到女兒蹦蹦跳跳地朝那兩人跑去。等他們走近,她才看清是董晟和他的小侄子董紀光。這可真是不速之客。

“哎喲,紀光啊,你可是稀客啊。”她在門口招呼道。

董紀光是董晟的哥哥董越的小兒子,目前在安徽的一家工廠當工人。平時因為他長年在外地,所以很少來董晟家。

“嬸嬸。”董紀光喊了她一聲。

“快請進,快請進。”她熱情地招呼著,又問道,“你哥哥今天來不來?”這是她現在最關心的事。突然增加兩個大男人,她準備的年菜可不一定夠吃。

董紀光茫然地回頭朝董晟望去。

“我昨天給他打電話了,他說來的。”董晟道。

她心裡生氣,但當著侄子的面又不便發火,便笑著對董紀光道:“紀光,都是自己人,我就不招呼你了,你先進去坐。”

董紀光答應了一聲,進了裡屋。董晟手裡拎著一個黑色的大袋子,她猜想那就是他拿回來的酒,看他偷偷摸摸地拎著袋子準備進屋,她叫住了他。

“他們要來,你怎麼也不跟我說一聲?”她埋怨道。

“怎麼了?”他好像沒聽懂她的意思。

她白了他一眼,“只有一碗肉,哪夠那麼多人吃!”

董晟明白她在說什麼了,他走到那碗肉跟前看了看,“少是少了點,要不你把肉切小點,那樣大家都能吃到,”他又朝窗外看看,“或者我再去買點?”

“呸呸呸,你去買個酒,買了幾小時才回來,你要是再去買肉,還不得明天才回來?再說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你上哪兒去買肉?你有肉票嗎?”說起肉票,她就來氣。

自從他們離開政府安排的小屋,來到這裡後,董晟就禁止她和女兒去原來的住處,所以那裡居委會發放的各種票子就由戶口簿上的另一個人黃平南代領。黃平南本來就跟她較疏遠,她說了幾次,所有的票子拿來後都交到她手裡,可他就當是耳旁風,照舊每次都交給董晟。董晟過去是大少爺,現在則是大爺。他對日常生活的用度,毫無概念。就在前幾天,黃平南才把票子領來,董晟就把其中一張肉票給了公園裡的一個病人,連問都不問她一聲,還讓黃平南騙她說,是人家居委會少給了一張。要不是前兩天那人當面謝謝她,她還在夜裡偷偷用針扎那個居委會幹部的名字呢。

“憑什麼給他們?他們自己也有肉票!”她回來就朝他發火,“一個月一人才半斤肉,你充什麼好人哪?”

董晟的回答讓她更是氣得七竅生煙,“才半斤肉?不會吧。”

她真想問問他,他到底是生活在什麼年代!現在是1969年,全國人民都在餓肚子呢,你還把肉票送人,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我是找老李買他的罈子酒,只有他的酒才夠味。”她聽見董晟在為自己辯解。“一年到頭,就過一次年,怎麼也得喝最好的酒,老李的酒都是精心釀造的,而且還是特別為我定製的,你說跟外面賣的能比嗎?我還捨不得讓他們喝呢……”董晟說著話,拎著那個袋子就進了屋。

“我真服了你,人家搬到郊區,你就乘公共汽車,花幾個小時去買酒,那要是以後他搬到外地去呢?你還乘火車去找他買酒?”她大聲道。

這時,黃平南正好推門進來。

“呵呵,師孃又在欺負我師父了。”他一進門就開玩笑。

“我哪敢啊,我怕他還來不及呢。”她笑著打哈哈。見黃平南又是一身泥,“你師父又讓你去山上了吧?”

黃平南笑了笑,沒說話。

“把衣服脫下來丟在盆子裡,晚上我給你洗了。”

黃平南嗯了一聲,撩起簾子,一貓腰走了進去。

她才想關門,又有一個人影鑽進了廚房。她一看,是杜思晨。

“思晨,外面在下雨?”她發現杜思晨的衣服都是溼的。

杜思晨拍著衣服上的水滴,“哪是下雨,是下小雪了。”他從老棉襖裡取出的一瓶米酒遞給屈景蘭,“師孃,這是我外婆做的,說是給師父一瓶,還有這個,”他又變戲法似地從棉衣裡面拿出一包用油紙包著的豆腐乾來,“這是我外婆鄉下親戚做的,花椒豆乾,說是今天可以當個菜。”

“呵呵,好。代我謝謝你外婆了。她老人家最近還好吧。”

“身體挺好,我每週都給她作針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1985

道洛什·久爾吉

相伴八年

悅石語

沉睡的人魚之家

東野圭吾

國士無雙,徒手推演理科體系

我家有隻狗呼嚕

利拜倫之刃(gl)

書自清

侶行·中國新格調:愛到極致,行到極端

張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