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關斬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零七章 終於還是贏了,中國體育人,過關斬將,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起跑之前,陳強覺得緊張、煩躁與不安,但是當開始奔跑後,這一切負面的情緒卻統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顆專注的心,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比賽當中。

起跑後的彎道跑,陳強依舊還是老樣子,他沒有快速的衝刺,而是儘快的讓自己進入到節奏當中,同時也是為下一階段的直道衝刺而準備。

很快的,陳強便找到了熟悉的節奏感,按照自己的節奏奔跑,絕對是最節省體能的。

與此同時,陳強也分出了一些精力去觀察其他的運動員,特別是觀察利迪爾,他想知道這個時代的西方運動員,究竟是用什麼跑法來跑400米的。

之前的華北運動會上,中國運動員都是純靠個人本能來跑400米,這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也談不上有跑法。

利迪爾能跑出47秒6的世界紀錄,絕對不可能只靠著本能在跑,這個成績哪怕是放在後世,也是國家級的運動健將。運動員到了這個級別,百分之百是要掌握一些短跑技術的。

陳強之前也沒有見過西方一流的運動員跑400米,所以他想透過利迪爾,來了解西方運動員,瞭解西方世界在400米短跑專案上,究竟發展到了怎樣的程度。

起跑後的利迪爾跑的很快,甚至比陳強還要快一些,但這種快絕對不是那種無腦的加速向前衝刺,而是一種計劃內的提速。

當利迪爾的速度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後,他便沒有再繼續加速,而是保持住那個速度,並且用一種勻速的方式,繼續向前奔跑。

“利迪爾選擇了高速的勻速跑!這就是這個時代西方運動員的400米的跑法麼?可是以他現在這麼快的速度,肯定支撐不到終點的。”陳強心中暗自想道。

雖然比賽才剛剛開始,但是陳強已經嘗試著開始分析利迪爾的跑法。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利迪爾是打算用一個比較快的勻速跑,儘可能的跑多一些路程,等到後面體力不支的時候,已經擁有了一定的領先優勢,到那時他應該會強行壓榨體能,然後將領先優勢保持到終點。這有點像中距離跑的一種戰術策略。”

陳強在400米短跑上的技術雖然不算是高超,但是分析判斷能力卻是一流的。陳強畢竟是體育大學教授,做了那麼多年的理論研究,本身就是見多識廣,從利迪爾一開始選擇高速的勻速跑,便已經猜出了大概。

與此同時,利迪爾同樣在留意陳強的動向。

“陳強跑的有些慢啊!”利迪爾只是用眼睛一掃,便能感覺到,陳強的速度不如自己。

利迪爾明白,陳強是故意這麼跑的,陳強是亞洲最快的運動員,陳強的100米能跑10秒5,200米也能跑21秒7,如果陳強願意跑的快一些的話,肯定不只是這種速度。

“這是在故意節省體力,等到後面進行衝刺麼?這是一種落後的400米跑法,可惜了,這個陳強雖然很優秀,但畢竟是亞洲運動員,亞洲的短跑還是落後歐洲太多的,就連400米的技巧,也是停留在十幾年前!”利迪爾心中暗道。

利迪爾以為,陳強使用的是前半段蓄力,後半段發力的跑法,這種跑法曾經也是風靡歐洲,但已經過時了。現在西方運動員更喜歡在比賽一開始就發力,先取得領先優勢,然後到了後半程儘可能的壓榨自己,保住領先的優勢。

……

前100米,利迪爾的速度比陳強還要快一些,所以當他進入到直道後,已然取得了領先的優勢。

見到利迪爾領先,主看臺上的英國觀眾頓時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之前輸給陳強的抑鬱也一掃而空,就連歡呼聲也愈加有氣勢。

英國領事愛德華用眼角看了看法國領事巴特納,臉上露出了得意的表情。巴特納則是兩眼盯著賽道,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賽道上,陳強也跑完了前100米,進入到直道當中。他馬上開始加速,幾乎用一種衝刺的速度在向前奔跑。此時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用肉眼分辨出,陳強的速度要比利迪爾更快一些。

“陳強,加油!陳強,加油!”

陳強的提速也點燃了周圍的中國觀眾,他們開始齊聲為陳強加油。

但是對於主看臺上的英國觀眾來說,陳強的提速卻讓他們有些出乎意料。

不僅僅是觀眾,利迪爾也沒有想到,陳強會在進入直道後提速。

“才跑了100米就開始衝刺了麼?為什麼這麼早?速度這麼快,難不成他覺得可以一直衝刺到終點麼?不可能的,沒有人有這麼棒的體能,可以用這種速度跑300米,他會慢下來的。”利迪爾心中暗道。

透過這種快速的衝刺,陳強迅速的縮小了和利迪爾之間的差距,當進入到彎道的時候,他們基本上又處於同一起跑線。

當然,由於彎道起跑並不是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除非是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否則在進入到最後100米的直道之前,用肉眼是很難判斷出出誰領先誰落後。

再次進入到彎道,陳強的速度又慢了下來。他要開始蓄力和調整,為最後一百米的衝刺做準備。

利迪爾也留意到陳強放慢了速度。

“是剛才衝的太猛,現在沒有體力了麼?不可能吧,陳強的體能狀況應該不會和麼的差吧!”利迪爾心中暗道。

利迪爾現在完全搞不懂陳強的跑法。事實上陳強這種蓄力、衝刺、再蓄力、再衝刺的跑法並不難理解,但是在這個時代,400米的體能分配技術還處於原始階段,所以利迪爾才無法理解陳強的這種跑法。

在三十年代,400米短跑的技術還是落後太多了,與後世的差距也太大了。

百米短跑專案,1930年的世界紀錄是10秒3,2000年的世界紀錄是9秒79,差距大概是0.5秒。按照這個資料計算的話,400米的差距應該是2秒。

但實際上,400米專案,1930年的世界紀錄47秒6,2000年的世界紀錄43秒18,相差了4.4秒。

這差距的背後就是技術上的差距。

體能分配作為400米的核心技術,後世有很多的教練和運動員會去專門研究,每一次的奧運會決賽,都會有很多專業人士來專門的分析決賽八位選手所採用的跑法,甚至有很多博士或者碩士的畢業論文,便會以此為選題。

而在三十年代,運動員本來就不是賺錢的職業,很多人都是兼職當運動員。400米本來就不如百米短跑那麼熱門,又哪裡會有人專門去研究400米的技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開局啃老一大爺

愛吃西瓜的狗哥

偏執大佬的小可愛又雙叒逆襲了

徑仟

白玉堂:局外局

談歌

傲嬌男神的真香定律

歲歲sui

密雲不雨

二月河

X的悲劇

埃勒裡·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