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關斬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四八章 呼啦圈,中國體育人,過關斬將,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根聚乙烯塑膠管,讓陳強想到了一門賺大錢的生意,那就是呼啦圈。

陳強這個穿越者不懂得什麼發明創造,像是什麼尼龍絲襪、青黴素,他是一竅不通,可要是連呼啦圈都弄不出來的話,那就真是智商該充值了。更何況現成的聚乙烯管就在他面前,現成的塑膠生產公司就在他面前,原料、工藝和生產也都不用陳強操心,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搞出呼啦圈。

作為一個體育人,陳強對於各種健身器材是比較瞭解的,這自然也包括呼啦圈。未來呼啦圈在八十年代進入到中國以後,迅速的在大江南北走紅,後來還出現了很多研究,說晃呼啦圈會對人體的脊椎造成影響,陳強作為體育大學的教授,雖然沒有研究過類似的課題,但是也看過很多這方面的論文。

北美的印第安人當,很早就有一種“呼啦圈舞”,不過印第安人的呼啦圈是使用藤條編制的。而在澳大利亞的土著人當中,也有一種竹子製造的“運動圈”。

五十年代末期的時候,加州的一個玩具公司老闆將去澳大利亞旅行,順便將那種木製的“運動圈”帶回了美國,而後經過改良,製造出了塑膠的呼啦圈,並且於1958年的7月份開始在美國進行銷售,短短的四個月的時間,就賣出了2500萬個呼啦圈。要知道1958年的美國人口也不過是1.7億,這相當於是每七個美國人就有一個買了呼啦圈。而到了1960年的時候,呼啦圈的銷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億個!

呼啦圈剛剛推出的時候,每個的售價是93美分,有些地方因為供不應求,價格漲到了1美元以上,而對於當時出售呼啦圈的玩具公司來說,每個呼啦圈的利潤差要超過30美分,也就是說這麼一個小小的呼啦圈,在兩年時間內給玩具公司帶來了6000萬的利潤!

當然如今只是1940年,美國的人口以及市場的繁榮程度都遠不如1958年,陳強也不奢望兩年可以賺到6000萬美金,能賺幾百萬,陳強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陳強拿著手中的聚乙烯管,向著中間彎了彎,隨後開口問道:“貝克蘭先生,我想把這個做的細一點,然後做成一個圓圈,在工藝上困難麼?”

“當然不困難,這很容易,只是加一道成型的工藝而已。”小貝克蘭開口說道。

“那在這管子裡面加一些沙子,應該也沒有問題吧?”陳強接著問。

“可以是可以,不過這東西的質量不好,不夠結實……”小貝克蘭馬上解釋道。

“我不是用頭來運送沙子,只是在一面加一點點,比如一湯勺那麼多。”陳強開口說。

“如果只是一湯勺的話,那完全沒有影響,雖然聚乙烯材料並不堅固,但還不至於連一湯勺的沙子都受不了。”小貝克蘭回答道。

“如果我想進行大規模的工業生產的話,你覺得可行麼?”陳強又問道。

“大規模?你指的是多大規模?”小貝克蘭立刻問道。

“比如我要做這麼大的塑膠圈。”陳強用手比劃了一下,接著道:“一天能生產五萬個麼?”

“你說什麼?一天五萬個?你是要拿著這東西去歐洲戰場消耗麼?”小貝克蘭驚呼一聲。

陳強卻接著問道:“貝克蘭先生,到底能不能做到一天生產五萬個?”

“理論上是可以,但實際上這很困難,即便是我單獨開設一個生產車間,生產你說的這種東西,一天的產量頂多能有一萬個。”貝克蘭開口答道。

“為什麼?是原料原因,還是工藝原因?”陳強開口問。

“主要是產能原因,我的公司沒有那麼高的產能。”貝克蘭雙手一攤,接著說道:“原料方面你不用擔心,生產塑膠的材料,只不過是提煉石油過程中的副產物而已,如今歐洲需要大量的汽油和柴油,所以塑膠的原料,我們要多少有多少,那些石油冶煉公司巴不得我們能多買一些。至於工藝方面麼,我認為還有進步空間,但現有的工藝水準應該能滿足你的需求。但是我沒有那麼多的裝置和車間,也沒有那麼多工人。”

“貝克蘭先生,我會給你一個以百萬計的大訂單,相信你會為此增加生產車間的。”陳強笑著說道。

……

為了籌錢生產呼啦圈,陳強又跑到銀行,直接將他整個“陳強健身”的品牌抵押出去,這才獲得了一筆貸款。

陳強自己的那個健身房,抵押出去也沒有多少錢,但前不久陳強卻招收了十幾個加盟商,不僅僅是在紐約,就連華盛頓和波士頓,都有陳強的加盟店,一整個連鎖品牌,當然要比單單的一個健身房可以獲得更多的貸款。

由於歐洲戰爭的緣故,此時的美國貸款是很容易的,很多工廠老闆為了擴大生產規模,紛紛跑到銀行去尋求貸款,銀行也知道歐洲急需美國的工業產品,現在擴大生產規模就跟撿錢差不多,所以也很樂意貸款給企業家。

資本社會就是這樣,經濟越景氣的時候,企業貸款就越容易,因為銀行知道這個時候貸款出去穩賺不虧;而經濟越是糟糕,企業貸款就越是糟糕,因為銀行擔心放出去的貸款會打水漂。

搞定了貸款之後,貝克蘭公司的樣品也已經制造出來了。

陳強拿著剛製造出來的呼啦圈樣品,仔細的端詳起來,時不時的還用手捏一捏。

片刻後,陳強終於開口說道:“質量太好了!”

小貝克蘭本以為陳強是在誇他,可看到陳強的表情後,小貝克蘭卻微微一愣,此時的陳強正皺著眉頭,一臉不滿意的樣子。

“這是什麼表情,感覺像是在嫌棄產品的質量太好!這怎麼可能?客戶永遠都是嫌棄產品的質量不夠好,怎麼會有人嫌棄產品的質量太好了?”小貝克蘭有些不可思議的想道,隨後他開口問:“陳先生,你對這件樣品有什麼不滿麼?”

“生產這樣的產品,成本需要多少?”陳強開口問。

“如果你能給我一百萬件訂單的話,我可以將成本降到28美分。”小貝克蘭開口答道。

1958年時,一個呼啦圈的生產成本差不多也是30美分左右,考慮到近二十年代的通貨膨脹因素,1940年的呼啦圈有著28美分的生產成本,已經是夠高的了。這主要也是因為1940年的工藝水平還不行,特別是聚乙烯的工業生產技術還不如1958年,所以呼啦圈的生產成本才高達28美分。

陳強心中估算了一下,28美分的生產成本,他賣給零售商最少也得50美分才有賺頭,零售商賣買給客戶大概會是75美分的價格,對於1940年的美國人來說,這是有些貴的。

“最好將終端的零售價格降到70美分以下,這樣的話我賣給零售商的價格,就必須要低於50美分,所以一個呼啦圈的生產成本,最好能降到25美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我要回農村

遍地滄桑

重生娛樂圈之真人秀起家

曾啊牛

極品職路高手

書生出村

婚變2

獨牧人

透視醫能狂少

小二浪

東京塔

江國香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