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880890(第6页)

880890(第6页)

想想都觉得金家的气氛现在很尴尬!幸好分了院子了,要不然更尴尬。

两人都没往心里去,桐桐拉四爷:“吃饭!咱自己吃。”

抓了四颗鸡蛋,把冻的硬邦邦的西红柿给烫的去了皮,切成末,炒出汤汁。得用油炸了鸡蛋,再把鸡蛋放在西红柿汤里慢慢煨着,直到汤汁收完。一人一碗这样的西红柿鸡蛋盖饭,吃的人可太知足了。

那边杨淑慧的眼泪都快下来了,“……谁长大之前还没有不懂事的几年,你就当你现在这样是懂事呀?老四当年再混,跟人打架伤人,但是不伤人心,你呢?你这就是伤人心。你不光伤了老四的心,你还伤你爸你妈的心!事过去了,杀人也不过是头点地!这还能结成死仇呀?你今儿不搭理老四,就是给你爸你妈的心窝子里捅刀子呢!”

金双泉坐在炕沿上,“妈,有些人不给些教训,是永远也学不乖的!他学坏了,根子是你太惯着了。”

“我没惯着你?你这坏脾气不是我惯的?”杨淑慧就道,“谁能没点短处呢?你拿着人过去那么一点短处就不撒手,你性子还不如老四呢。”

金印一边抽烟一边叹气,“双泉,你将来是要当干部的人,你咋能不容人呢?你这性子,将来咋工作?你觉得你会看人,那小桐的父母人家就不会看人?人家林双朝如今在啥位置上呢?要不是看老四确实灵性,只是捣蛋不是真坏,人家能把闺女嫁过来了。或是小桐是憨的,傻的,有啥缺陷呢?人家没念大学,但不是没文化。对外咱说是抄抄写写挣钱呢,其实呢?人家是那么些杂志报刊的邀约作家,稿子邀请就不断。都是那些大报刊的!不说挣钱多少,你就想着,能叫那么些有文化的人都觉得好的稿子,那这小桐是个没脑子的人吗?人家有文化,有脑子,但是在村里,人家不清高,跟啥人都能处。你爸大道理不懂,但也在公家的单位里混了半辈子,整天开会说的,要有群众基础……你呢?你这性子能有群众基础?

说这啥意思呢?就是说,林双朝那水平再不行,人家是县太爷,老牌大学生,运动里走过来没受波及全身而退,那你说人家脑子不好?小桐那本事,不会看人?我跟你妈可能偏着老四,但老四接班以来,在单位上,谁说不好了?才半年工夫,周主任敢大撒把的叫他管事,人家周主任脑子也是有毛病吗?你怕他惹事,可全县公安系统的上上下下,没有不认识他的,人家都不怕老四惹下啥事被连累,能连累你个啥?

你去村里走走转转去,你看人家咋说老四的!说老四没个正形,但路没偏。这一条巷子里,谁家有事老四不去帮忙,谁家有难处老四看不见?他就是胡混的时候,只跟人打架闹事,可从来没有欺负过谁吧?人家都能谅解年轻小伙子不懂事的那几年,咋到了你这里了,一点都不能谅解了呢?”

金印发愁的是,双泉身上的傲气和清高气,对她并没有好处。其实,老四是亲兄弟,你不想搭理,闹脾气,这都没事。过两天对着老四踢两脚,姐弟俩吵吵几句,过去就过去了。可对着弟媳妇不能这样的。不说跟弟媳妇搞好关系,叫父母不用夹在中间为难。就只小桐的父亲当着一县父母官,你也得客气着呢。一般大学毕业,分配回原籍。你将来回县上政府机关的概率很高,那你说背后有个靠山,哪怕不帮你,是不是也能防着有关系的人把你挤的没机会呢?有这个姻亲关系在,是不是对你有好处?

这些她全不想,却把当年那点事放在心里无限的放大,金印就觉得,便是读了大学,这么下去,前程也有点堪忧。

第883章流金岁月(14)

说实话,金家这一家子真属于低调的。

财真的不露白,且一直贯彻的很彻底。

房子是砖瓦房,其实贵的不是砖瓦,是有没有关系能弄来砖瓦,有没有钱开销的起过来帮忙的人的饭钱。金印有工资,有门路,盖个院子,大家觉得属于他能负担的。

家里的日子肯定宽松,但月月拿工资的人,家里还有粮食,那肯定过的比周围的人都宽裕,谁都不会多想。

便是双泉回来穿的洋气,大家也都说这是大学生了,具体的价格其实没多少人知道。

现在这大学生国家给补贴,每月二十来块钱呢,其他一切费用都免了。很多家庭困难的,还能挤出钱给家里。但是,家里肯定是给她钱的,金印这人低调,房子盖了,给儿子们留出来的娶媳妇的钱肯定都攒出来另外放着了。家里出了这么一个金凤凰,金印还不得拼命的供呀?

像是着这种动不动就出去拉活的司机,捞了外快的机会不少。司机出门在外,不能按期回来,一回来就说车坏在路上了,或是赶上天气不好了,就如今这通讯方式,自然是他说啥是啥。其实呢,速度快点,挤出来一点时间,出去跑一趟私活的时间是有的。很多还是公家单位,找不到车,能通过私人关系用一用,何乐而不为呢?以公对公,给的也许不是钱。比如给你一车煤抵工钱,开个条子。他拿了条子转手就卖了。再不行是两条烟,换了也是钱呀。来回倒腾着,人家没叫老婆孩子受罪。

干这些活,回来弄点稀罕玩意,给领导分一分。那领导都懒得问了。

自从双泉上了大学,金印的额外收入怕是补贴女儿了。瞧那一身,不便宜。只一双皮鞋就二十!之前给吴秀珍买过一双,差不多就是这个价位。当然了,也不一定就是她奢侈。她一直说假期在参与社会实践,要是去一些单位的话,穿的好一些,也很必要。如今这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分配工作的加分项,很重要。

因此,林雨桐从没觉得人家穿的好一些就怎么着了?人家爸爸有那能耐,对吧?这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能搞好关系,那就好好相处。如果非就拧着,那就客气着些就行了。

本来林雨桐给准备了一条大红的围巾,是她买的毛线,育莲帮着织的。

挣钱了嘛,她每月给老太太零花钱,衣裳啥的,也补贴大姐一些,买了毛线来,大姐就不叫自己织了,她的工作清闲,在学校看着学生也能织。自己和四爷的毛衣毛裤毛袜子手套之类的,都是育莲给织的。她的手特别快,桐桐只管买毛线,一大家子的育莲都能给织出来。多余的线织了一条围巾,还给送来了。

桐桐本来说不用,叫她留着。毕竟大姐要去学校,这进进出出的,围着挡风。人家非说她有旧的能用,给把这个送来了。林雨桐想想也就不给大姑子单独准备了,围巾就可以。结果现在,看人家那性子,她觉得把这个送人家有点不合适。回头还是把这给自家大姐吧。

她从书架上抽了一本英汉词典,林双朝当时买的时候人家书店的旧书,他没注意买了双份。干脆拿一份出来送对方好了。

这种词典不一定贵,但肯定特难找。

那边不知道怎么说的,晚上了,三岭过来喊两人过去吃饭。

桐桐就把这词典给带上,又叫四爷取了一碗萨其马和松子糖,两人表情都挺正常的,回那边去了。

她把书递给对方,“记得家里有这个词典,偏想不起来放哪儿,可算是翻出来了,二姐看看能用吗?”

双泉面色有点不自然,但还是接过去了,然后哎哟了一声,“我们想用得去图书馆,我们全班就一本,还是托人从京城买的。”

“能用就好!”林雨桐就笑,“也是我爸托关系给我找书,结果夹在文史类书里面的。整理的时候不知道塞到哪个箱子里了,还好找见了。”

这东西大概是送到双泉的心里了吧!也可能是突然觉得跟桐桐有了共同语言,于是她马上让出身边的位置,叫桐桐坐,“才听爸妈说你是作家!”

“喜欢自由,做点文字类的工作。”

“我听说县里的文史馆请你去,你拒绝了?”双泉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想着拒绝呢?”

“不自由呀!”林雨桐就笑,“做文字工作的人,基本都懒,都不爱受约束,都不喜欢麻烦的关系。怎么简单怎么来吧!文字纯粹,所以,也希望生活简单纯粹。”

双泉觉得这个弟妹说话是话里有话。但她又觉得,交流起来并无障碍。

饭菜摆上桌,还是两人挨着坐呢。

四爷给金印倒酒,“您看,整天念叨团圆饭,这不吃上了吗?今儿高兴,喝一杯?”

金印就笑:“给小桐和你姐也满上。”

给四爷和双泉之间递梯子。

双泉犹豫了一下,主动把杯子递到四爷的面前,“浅浅的一杯就行。”

四爷笑了一下,给倒了半杯。

双泉就说,“给你媳妇也倒一杯。”

主动跟四爷说了,四爷就回了一句,“她还吃着中药,不喝酒。”

杨淑慧忙道,“想起来了!”然后就起身,“你姐带了橘子粉回来,给桐桐冲一杯。”

饭前一家子碰了一杯,这才开吃。

杨淑慧给桐桐夹鱼,“这鲢鱼不大,刺多肉少,你吃的时候小心着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