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喊他:“去买衣服,我们女生也是第一次出门。你带带呗,批发市场,去不去?”
“去!”金镞想了想又道,“我再带一个女孩,家也是京城的,对京城她熟。叫她带你们买你们女生的东西……”
“不是刚才那个美女?”
“不是她。是隔壁清大的。”
“哦——懂了——”
然后桐桐就接到周楚妈妈打来的电话,“孩子没在京城呆过,适应不了气候。这天儿一冷,就说带的衣服不够。”
桐桐皱眉,京城的秋天也没冷到那个份上,朋城冬季穿的毛衣正适合这个季节的京城穿。怎么会没衣服穿呢?“京城的大商场不少,也有一些品牌好店……”
“说是人生地不熟的,不敢去。”
桐桐就道,“那这样,我安排人给孩子买些衣裳吧。金镞也是不操心这些,都是我买好,叫专人给送去的。”想叫金镞带着,那不成!
“那怎么好意思呢?叫他们这些孩子自己去买……”
“周齐大概也忙吧,男孩子没那么细心。至于金镞,那指望不上了。追一个清大的姑娘,那孩子的父亲在总参工作……”
听话听音了,周太太再次确定,跟金家这婚事不成。聊了一会子,挂了电话,她才又给丈夫打过去,“金太太拒绝的很直接!好似想跟内地的军政人家联姻。”
电话那边的沉默了一下,“原来如此!可以理解。”这才是人家正确的选择,“那你告诉楚楚,跟人家好好做朋友。”
周太太挂了电话,又给桐桐回过来,“她爸爸把我好一顿说,说怎么忘了给孩子准备这些。林工,衣服我准备,不劳您操心了。”
本来也没打算真买!“不劳心,但既然周先生有安排了,我就不叫人跑这一趟了。”
挂了电话,桐桐撇了撇嘴:我家要是个女儿,我们恨不能要星星不给月亮。你们家呢?把孩子生的如珠如玉的,家里啥也不缺,富到这个份上还要怎么着?偏有钱了,孩子过的不好了,图什么?
结果没过几天,四爷刚开完会,秘书室转过来一个电话,京城来的。
四爷接起来,“二叔?”
电话是朱有为打过来的,一开口就问说,“周氏集团,我之前听你提过,他跟你有些交情。”
“认识而已。”交情谈不上。
“昨儿晚上,一位老领导的公子带着周总来家里了。”朱有为说着,就朝后一考,“有几块一看就是寸土寸金的地皮……”
“您是想打听,这周家和那位公子是怎么搭上关系的,关系有多深厚?”
对!这样的事插了一手,我怕将来压住我的手。
四爷明白了,“这样,我打听一下,晚上给您回电话。”
好!
四爷的消息是没有桐桐灵通的,这边刚挂了电话,桐桐的电话就来了,“乔云溪刚给我打电话,说是周家看中京城一家,要联姻。二叔在那么要紧的位置上坐着呢,还是要打一声招呼的。”
“知道了!我再打听打听。”
一打听,还真就有这么一码子事。这位公子之前做贸易,如今成立了一家房产公司,跟周家合资的。
四爷给朱有为把电话打到家里,“这位庄总有个儿子,今年二十二了,才从美国留学回来。跟周总的女儿,打算订婚。就是这么一个关系。”
朱有为叹了一声,“这个庄总呀,属于消息灵通的。”内部刚开了会,晚上他就上门了,当然了,只要合规合法,咱又能说什么?
桐桐不以为意,有些话看怎么说了。竞标到中标,中间的环节不好说的,恶意串通这种事并不少见。而这些又是很难抓把柄的。
当然了,这属于恶意猜度。不过这周家是做生意做老了的,他们太知道怎么规避风险了。联姻联姻,用你的时候是姻亲,不用你的时候你就是挡箭牌。
她都觉得不可思议,都九十年代了,还有人拿女儿这么用呢?
第1665章岁月流年(192)
四爷回来的时候,桐桐就不免跟他絮叨周家的事。
“小姑娘长的多好呀。”真是不会投胎,怎么就去了那么一户人家。
四爷把菜夹给桐桐:你可赶紧吃饭吧。人家的事人家知道怎么办。
桐桐咬了一口,“泡藕芽?”好脆生,“这东西远志爱吃,就是不好带过去。”
“把藕芽带过去,在京城泡是一样的。”到时令的时候再说吧,然后跟蒋师傅说,“留一坛子,他回来怕是想用这个炒肉吃。”
留着呢!孩子不在家,这两口子顿顿吃饭念叨。
桐桐又道,“说起来,还不到成年的年纪,订的什么婚呀?俩孩子都没见过吧。这庄家也是有意思……”
四爷:“……”操这个闲心呀,“人心难测,这么着是保险系数最高的婚姻。你这么去想,是不是人家也有他们的道理?”怎么还就轴在这件事上了?
“好好教孩子,我觉得比联姻靠谱。”
“我的祖宗,不是所有的孩子你教了就能成才。也不是成才了的孩子就在感情上绝对不犯糊涂。毕竟,这个世界上不变的感情少,对吧?”
嗯!
“感情的变数大,钱却是生活的最大保障。投资感情,风险太大,一旦失败,几乎是灭顶之灾;反之,联姻能抵抗各种风险,投资最小,回报最稳定。”也正是因为此,“人家的生活,婚姻和感情是分开的。你可以跟任何人谈恋爱,讲爱情。只要婚姻关系不变,那其他的都是小事。”
桐桐:“……”所以人家那些富家太太安稳的很,男人在外面随便,不损害我的利益就行。她嘴角一撇,塞了一口藕芽,咬的咔嚓咔嚓的响。
四爷瞟,这是不以为意了。她呀,真当谁都是她呢?照她的性子,她能惯这毛病?敢胡来,她敢整桌的给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