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16901700(第8页)

16901700(第8页)

结果人家来了,就裹着披风坐着念书,手不时的搓一搓。

四爷就问说,“我叫人进来把炭盆往官家身边挪挪?”

赵祯摆摆手,“不用了,稍候些功夫就暖和起来了,不妨碍。”说完,又低声解释了一句,“必是不小心起晚了,这一过问,必有人要被责罚。一点小事,那又何必?”

四爷:“”是因着我不是个仁君,所以送来我学习的吧。可我学这玩意干嘛?这么着都不管,成年人是没关系,可就这松散的样子,你将来有了子女敢这么放手叫下面的人管吗?

这要是换做我,我不敢。

孩子尿湿了,没及时给更换:没关系,可以体谅。

孩子蹬被子了,没及时给盖:没关系,一时疏忽,问题不大。

一个风寒就能要命的时候,你的心可真大。

这些宫人每月至少三百贯,拿了钱得办事,这是基本要求吧。或者说,我本身就是个刻薄的人,对身边的人太严苛?

等桐桐奉了太后的命过来看看官家情况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学舍里不暖和。

她扫了四爷一眼,看看那炭火。按照半夜就得烧起来的惯例,这灰都得出一次了吧?可而今看着,烧的正好,没有出灰的痕迹。

而且,四爷的斗篷不是在屏风上搭着呢,这会子了,还在腿上盖着。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她没言语,也没法言语。

只能在给皇后请安的时候,一边烤火一边委婉的说了一句,“还是后宫好,这么烤着火斗茶,极惬意的。哪里像是男子,进学为官,这天寒地冻的,一点不能懈怠。官家念书尚且都脱不得大衣裳,那些读书的相公们还不定怎么苦熬呢。”

郭后却道:“读书这点苦,实不算是苦。习武的苦才是真苦……”她开始说起了家中男丁习武的事,滔滔不绝。

桐桐:“……点点点”算了,就当我什么也没说。

这宫里是人家的家,自己是客人,没有客人对主人家指手画脚的道理。史书上关于仁宗皇帝,她记得有记载说,半夜听到宫墙外有叫卖烧羊的,饿了也不忍心叫下人出去买。也有记载说,有一次在宫里行走,他不住的朝后看,因发现宫人没随身给他带水壶,他就忍着一直到了寝宫里,才赶紧要了水喝。就怕负责给他带水的宫人被责罚。

这些事例摆出来,那处处都是说明赵祯真的很仁慈。

桐桐一直也觉得没毛病,能体恤下人到这个份上,真的是少有的仁慈。

但是……自己大概算不得一个仁慈的人吧,反正跟赵祯一对比,自己这样的要是真给仁宗做皇后,那仁宗迟早也得废了自己。

阿弥陀佛!是不是自己的思想还是没有转变过来,跟当下有些格格不入呢?

算了!算了!人家能做成一个仁宗,至少名声比四爷好多了,告诉人家怎么做皇帝么?

同情郭后吗?同情什么呀,人家被废了,还能叫赵祯记挂着,人家不知道该怎么跟丈夫相处吗?

赵祯这个锅,人家配的就是郭后这个盖,瞎搅和什么呢?

这么一想,果然就平心静气了。

正想着岔开话题,跟郭后说点别的呢,郭淮就打发了人来,“郡主,太后娘娘让您出宫一趟,去一趟刘家。”

刘美家?怎么了?

这人看了一眼皇后,这才道:“刘家少夫人……亡故了。”

郭后面色大变,“张青梅……死了?”

桐桐了然:这张青梅就是赵祯心爱之人,一心想立其为后,后来被刘娥嫁给了刘美的儿子。现在……人没了?

她跟皇后万福之后,就赶紧往出走,换一身素服前去送祭品。

要出宫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串人朝宫门口跑,桐桐站住脚去看,不是赵祯又是谁?四爷跟在最后,走的极快。

桐桐一下子就站住了,堵在路上,“官家何往?”

赵祯眼睛赤红,“郡主让开……朕要出宫……去祭奠一位故人。”说着,就要从身边越过去。

桐桐一把抓住了,“官家可是要去刘家祭奠少夫人?”

赵祯没言语,眼泪却顺着面颊不住的掉落。

四爷从后面追来,“官家,改日,我陪您出去远远的送故人一程。今日这般去……不妥。”

桐桐指了指赵祯腰上的一个家常配物,“您将此物取下来,我帮您带去给少夫人……她必知官家心意。”

赵祯嘴唇紧抿,双拳攥紧不住的颤抖,没拿挂在外面的东西,却从怀里取了一方家常用的帕子,帕子上无一丝花纹,素白素白的,然后双手递给桐桐,“有劳了。”

桐桐接过来,转身走了。

出宫的路上,桐桐多少是有些意外的。那么一个人存在过,那么一段情真的发生过,可这些留在史书上不过间断的一句话,十数个字而已。

对后人而言,不必在意。

可身处现在,感知却截然不同。她第一次在赵祯的身上看到了深切的痛楚,也是他的情绪最激烈的一次。

到了刘家,她从轿子上下来,刘家上下都等在外面。

说实话,她极其不喜欢刘美。这个人将美貌的妻子送去攀附权贵,后来,刘太后想叫他称为他的势力,他也确实成了她的势力之一。但其实呢,此人早在送了妻子之后,就报效赵恒了。哪怕都说此人为官很有能为,她对此人的厌恶却丝毫也未曾减少。

她随着刘家人进门,看着已经躺在棺椁里的少夫人。

十五六岁的年纪而已,花一样的容貌。她的脖颈上有明显的勒痕,开封府的人也还在,得到的结论是:系投缳自尽。

张青梅的母亲再灵前哭死过去,可再是伤痛,又该说什么呢?

平心而论,这对张青梅公平吗?不选她为皇后,可以!让她出宫,再过几年出嫁,等年少那一段情淡了可不可以?为何非要那么着急的赐婚呢?就怕赵祯将其纳进宫为妃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