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17101720(第11页)

17101720(第11页)

桐桐就看四爷,歪着头瞧他。

四爷过来拉了桐桐的手,跟赵祯辞行,“……您放心,夏州之事,臣不会容其有失的。”

赵祯扶起二人,“万事以自身为先,若是事不可违,绝不能勉强。罚你们,是国法;怜你们,是朕之真心。”

“臣乃是大宋之臣,这亦是臣之真心。”

赵祯又看桐桐,“桐儿啊——”

“赐婚于他,我自是会以夫为先。敬他,爱他。”

赵祯这才点头,又打量了二人一眼,“当真是一对璧人。”既然如此,“那就去吧!山高路远,一路保重。”

是!

两人行了礼,桐桐朝郭皇后笑了笑,“娘娘保重!”

保重!

白雪皑皑里,两人相携而去。他们手牵着手,走的不疾不徐。

桐桐挽着四爷的手,低声道:“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皇宫。”

四爷就笑,“不喜欢就对了,这个皇宫的风水不好。”

桐桐咯咯咯的笑,笑的花枝乱颤,凡是我不喜欢的,你都说人家不好。

四爷拉着她,就说这个都城和皇宫的位置,“这里好在哪呢,好在低处平原,物产还算丰富,水运发达,经济和辐射四方。但换个角度去看,平原就是无山,没有屏障遮挡,难聚生气……”

桐桐之笑,“人家没山龙,却有水龙,不也挺好。”

四爷低声道,“你当赵匡胤当年没想过迁都呀?他想迁到洛阳或是长安,可惜,朝臣不同意。”

那我知道!五代十国时期,有四个王朝把都城建在这里。

“可惜,都是短命的。”四爷就道,“你算算,后梁十六年,后晋十一年,后汉年,后周九年……这其实都是犯忌讳的。可赵匡胤当时登基的情况特殊,顾不了那么多。等稳定下来了,想迁都了,不仅朝臣不同意,便是赵匡义也不同意。用赵匡义的话说,叫‘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

桐桐扭脸看四爷,瞪着大眼睛,“你杜撰的?还是真的?”

真的!我杜撰这个骗你干什么?

“赵匡义真说了,‘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所以,不同意迁都?”

对啊!

桐桐:“……”赵匡义是不是对‘德’有什么误解。她问说,“然后呢?赵匡胤就这么认了?”

“赵匡胤对此有过预言,他说,此地一马平川,乃四争之地,无险可守。‘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晋王说的就是赵匡义,他当年被册封为晋王。

这个预言,其实还是准的。

出了皇宫大门,桐桐回头看这座宫殿,仿佛它也没那么巍峨了。

四爷问说:“看什么?”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桐桐低声道,“这里既然不好……那便不回来了。”

当然,你我若是客,管人家这家安的好不好呢。

可你我若是主人,家安在哪里,你我说了算。

桐桐这才笑着朝四爷跑过去,然后拎着裙摆蹦到马车上,站在上面拉四爷:“上来呀——”

来往的官员都朝这边看,看就看呗!

别以为穿上裙子就能限制住我,我这不一样能蹦高么?看不惯呀!来来来,再来个人多句嘴试试!

第1719章大宋反派(40)

出了京城,意外的是还有这么多给送行的人。

桐桐怎么也没想到,站在最前面的是王曾。此人乃是枢密院第一人。

她看这些人,一扭脸,看见更远处衣裳远没这边光鲜的一群人,仿佛看见了狄青的影子。她瞬间便笑了,直接起身,从马车上蹦下去,没看王曾这些人,提着裙摆就朝狄青他们跑了过去。

四爷这才从马车上下来,跟王曾等人客套:“怎敢惊动诸位。”

好些人还没从桐桐的身上收回视线呢,之前见还是个嚣张的少年,而今再见已然是个聘婷的少女了。

少女娇俏,黑发被风吹着飘了起来,人跑过去,仿佛还有梅香萦绕于鼻尖。那么一笑,又好似看见了那个少年,肆意飞扬。

王曾收回视线,跟四爷还礼,“县公。”说着,又看向桐桐离开的方向,“有一些话,要单独交代给县公。”

四爷跟其他人点点头,朝边上走了几步,请王曾过去说话。

两人站在边上,背对着众人。王曾的声音压的极低,“县公,边境之事复杂,夏州绝不能乱。李家父子之事,朝廷并非一无所知……”

四爷没言语,只听他怎么说。

王曾又道,“吐蕃与李家父子有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