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叫喊声,两名女军推开小土屋的门走了进来,是马兰花和苏绾。
走进小屋赫然发现李翩居然也在,二人俱是惊呆,还是年纪大的马兰花最先反应过来。
马兰花:“常宁,大家伙儿找你呢。刘校尉那边的几个人因为一条军规争执起来,找你去评理,找了好半天都没找到,还是阿绾说你经常来这里看盔甲,咱们就找过来了……”
云安虽然尴尬得恨不能挖道地缝钻进去,却仍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回答道:“我给,给李家小郎君看,看盔盔,呢。”
“啊,那你先忙你的。”
苏绾此刻也反应过来了,极有眼力见地扯着马兰花,两个人逃也似的往门外跑。
“我们先走了。”
“等等,等等,”云安却扔下李翩快步跟上,“我跟你们一起去。”
话毕,她再没看李翩一眼,扭头跟着苏绾和马兰花跑了。
眨眼之间就只剩李翩一人被晾在了小土屋里,无奈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唇——那俩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在如此重要的时候来打岔!
李翩感觉自己一颗心像是被乱麻乱丝绞住了似的,又痒又拧巴。
他暗下决定——明天,明天一定要狠狠亲一遍!
第77章山石微尘(8)爱可真有意思
孟冬也叫小阳春,是说在寒冷的冬日真正来临前,会有这么一段短暂却温暖如春的时节。
这名字很美,美得明丽,与其说它是个时令,其实更像是大雪纷落之前的一场旖旎幻觉。
此时天高气爽,抬眼望去万里浩阔,天上没什么遮眼浮云,只有无边苍穹被通透的蓝色浸润着,像一块沁心琉璃,遍身都是明净。
田猎地点定在玉门大营向南三十里外的西胡杨林。
玉门军出三百多人,再加上李椠带来的随从护卫百来人,合计五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奔赴山林。
山光漫漫,林中胡杨俱已变得绚烂如金。地上铺满秋叶,一层叠一层。枝头金叶亦是颤巍巍地悬着,长风吹过,立刻扬起奔天誓地的缘法。
*
李椠原本是因儿子李翩之须才应允来军营巡阅的,至于这次突发奇想让娘子军陪他田猎,则纯属本心之中“色”字作祟,完完全全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太守大人平日田猎之时也有不少属官陪同,但属官都是男人,一群大老爷们儿骑着高头大马追兔子,次数多了,李椠一想起这场面就觉厌烦。
直到他昨天在玉门大营看到那些戎装在身的娘子,脑子一晃便有了这馊主意——不知让一群英姿美丽的女人陪着追兔子,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乐趣呢?
说做就做,李椠当即就向崔凝之提出要去田猎。
娘子军的粮饷都是从敦煌府库内拨出的,崔凝之确实有点“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之感,既然李太守想让姑娘们陪他田猎,猎就猎吧,正好多打几只兔子回去给大家伙儿改善伙食。是以,崔凝之答应了李椠。
西胡杨林是敦煌和玉门之间最大的一片林地,五百人进入林子,转瞬便如滴水入海般各自消散无踪。
云安策马穿行于林间,一手拎马缰,一手提长弓,双目警觉地望向四周,寻找猎物留下的痕迹。
不一会儿,她听到身后传来马蹄飒沓之声。
云安回头一看,但见一名身骑白马、衣着松花绿阔袖轻衫的年轻男子向着自己驰骋而来。
经过她身边的时候,白马并未停下,青衫男子径自打马而过,只留下一声清润的呼喊。
“云常宁!跟我来!”
喊声飘散在灿金色的树林中,而那抹松花绿则像一枚珍石,不讲道理地霸占着云安双眸。
“驾——!”
云安扬鞭策马,紧紧跟上。
两匹马一直往西跑,踩碎枯叶,耳畔风声呼呼作响。足跑了大半个时辰,终于穿过树林,停在一处湖泊前。
李翩勒马回头,看着身后的云安,对她明朗一笑。
云安却已经被眼前的景致惊呆了。
远山覆白,胡杨鎏金。
湖水碧如镜,芦花洁胜雪。
轻云在天,明水在地,心上人在眼前,简直美得不像是人间。
“这是……什么地方?”云安半晌回不过神来,喃喃地问。
李翩翻身下马,将白马拴在树上,边拴边反问她:“如何?是不是很美?”
“嗯。”云安应声,也如李翩一样将马儿拴在树上。
“这是从前我随父亲田猎时无意中发现的一处宝地。”李翩语气松快地说。
待云安栓好缰绳,他便上前牵起她的手,牵着她向湖畔走去。
湖畔除了开得正盛的芦花外,还长着好大一片芨芨草。
芨芨草是河西干旱之地极为常见的一种野草,秋来万物凋零,这种野草的叶尖也会开始泛白,远远望去一片茫茫,故而百姓们又将之唤作“白草”。
李翩牵着云安在湖畔的一丛芨芨草旁并肩而立。
“这么美的湖,它有名字吗?”云安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