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让郑王看到他的价值,以此来劝服郑王放弃原本的作战计划,先往东边打。
如此她和她的千重岭,便能得至少两三年的喘息之机。
两三年……
不知够不够她解开心结。
又想到自己曾投靠过郑王,发现对方并非明君后设法离开,如今又要主动回到他身边去,谢逢心情烦闷之余,更有种命运弄人的荒诞感。
不过,他们是夫妻,他本就该不计一切代价地护着她。
脑中浮现萧喜喜明艳灿烂的笑容,还有她赖在他怀里媚眼如丝地喊他夫君的样子,谢逢眉眼微松,又从烦闷中尝出了一点甜。
**
杏花寨那边,谢逢离开后,萧喜喜跑回家大哭了一场,之后就在家人的追问下,把谢逢的真实身份和他们之间的事都说了出来。
众人听完都是震惊又难受,种种反应,自不必提。
如此过了几天,家里沉闷的气氛才有所好转,萧喜喜也不再一想到谢逢就想哭。
这天早上,想起谢朝下山前交代她的话,萧喜喜打起精神去了四当家梅氏,也就是云舒宜的家,问她要不要下山去找谢朝。
第63章
“姐姐若想去找他,我可以派人护送你下山。”
云舒宜对谢朝的执着,寨中人尽皆知,萧喜喜也已经知道两人是青梅竹马,还曾有过婚约。她本以为云舒宜会欣然应下,可云舒宜却在沉默一瞬后,笑着摇了摇头:“不必了,我已经习惯了山里的生活,不想再入红尘。”
萧喜喜惊讶:“可我瞧姐姐很喜欢谢大哥……”
“是很喜欢。”自谢朝离开后就不再穿红衣,不再抹脂粉,也不再出门的云舒宜看着窗外透进来的阳光,有些出神地说,“我与他自幼相识,一同长大,我从小就喜欢他,梦想着嫁给他为妻。为了配得上他,我做了许多努力,可惜……终究是情深缘浅,有缘无分。”
“可姐姐不是与他重逢了吗?”萧喜喜不解地说,“我听岁和说,谢大哥的妻子与他和离了,他如今也是孤身一人,你们男未婚女未嫁的,完全可以再续前缘啊。”
云舒宜却说:“我从没想过要与他再续前缘,只是不忍他从此一蹶不振,才想着拉他一把。如今他已经振作起来,走出阴影,我这个故人也该功成身退,继续过自己的日子了。”
她在家里是不戴面纱的,萧喜喜看着她脸上那道消不去的疤,和她平静却没有光彩的眼睛,心里隐隐明白了过来。
——梅姐姐,她这是把谢朝拉出了深渊,自己却还在深渊里。
“那姐姐什么时候想下山了,再来跟我说。”萧喜喜心疼云舒宜,可又不知该怎么劝她,最终只能叹道。
云舒宜藏起心中黯然,笑着点头,也没有问萧喜喜她和谢逢的事。
有些事是不用,也不必多问的。
**
萧喜喜在云舒宜家小坐了一会儿就先走了。
她还要带娘子军下山巡逻操练。
“喜喜!喜喜你等等我!”
快走到寨门的时候,莫惊雷挎着个沉甸甸的大布兜追了过来。萧喜喜纳闷地问他干嘛,他拍拍自己的大布兜说:“你们训练太辛苦了,我给你带了桂花蜜水,还有些零嘴吃食什么的,这样一会儿你要是饿了渴了,随时都能补充体力。”
萧喜喜与谢逢和离一事让许多人唏嘘难过,唯独莫惊雷觉得喜从天降,在家偷笑了好几日,脸都险些笑歪了。之后他就精神抖擞地做好了趁虚而入,哦不,是后来居上的准备,所以这不就献殷勤来了么。
可萧喜喜这几日胃口不好,什么都不想吃。而且她是要去练兵,又不是下山郊游,怎么能拎着一兜子吃食过去?自是拒绝了。
“不是让你自己拎,是我拎,我跟你一起下山,你该干嘛干嘛,我就跟在你们后面候着。”莫惊雷连忙说。
“那更不行,我去练兵还带个随从,怎么服众?”萧喜喜心情不好,不想多说,摆摆手就走了。
莫惊雷有些失望,但也没有气馁,之后又想了许多法子想要讨萧喜喜欢心。
可萧喜喜却把心思全放在了练兵上,整日在山林间穿梭,忙得不着家。
莫惊雷:“……”
想娶个媳妇怎么这么难啊呜呜呜!
**
如此又过了些时日,郑王大军终于兵临江陵城外。
谢逢和谢朝率众出城,向郑王献上降表。
本以为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打下江陵的郑王非常高兴,不仅答应会善待城中百姓,还对谢逢大为赞赏,说他容貌出众又才智过人,想招他为女婿。
谢逢:“……”
谢逢上一次接近郑王时,也险些被他招为女婿——这人收了许多义子义女用来拉拢人心,不过那次谢逢做了乔装用的也是假名,所以郑王并没有认出他。
“多谢王爷好意,只是在下已经娶妻,也曾答应过拙荆,此生只她一个,不会另纳二色,是以,只能辜负王爷美意了。”
谢逢的婉拒令郑王惋惜,随即就打趣似的问:“不知是哪家的闺秀,能令你如此钟情?”
知道他是要探自己的底,谢逢垂目拱手:“拙荆并非名门闺秀,只是个普通民女,在下娶她为妻,是因为她曾在我重伤时救我性命。”
“原来如此,遇之当真是个知恩图报的君子。”
一介民女,郑王就没什么兴趣再问了。谢逢也没有马上跟他提东征的事,而是顶着他那张神仙似的脸,一边神色淡然地对他说着恭维的话,一边“不经意”地展露出自己的才能。
自诩爱才的郑王格外受用,对谢逢越发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