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鹤年有些失落,虽然认识才几天,但他对萧喜喜很有好感,心里也很期待与她成婚后的生活,谁知他们之间的缘分这么浅,竟这么快就散了。
不过他确实还有老母亲和弟弟要顾……
想到外头那密密麻麻的大军,许鹤年纵然心里遗憾,也只能点头接受。
萧喜喜又以大局为由打消了她娘和其他家人的疑虑,这场闹剧似的亲事便彻底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几日,为了不费一兵一卒地拿下杏花寨,郑王世子刘承把自己麾下厉害的大将全派出来和萧喜喜打了个遍。
萧喜喜一场没输,最差也是跟人打了平手。
刘承:“……”
麻了。
这丫头的实力也忒恐怖了些!她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啊?!
他麾下那几员大将也都从一开始的轻蔑不屑,被萧喜喜打得没了脾气。
但萧喜喜其实也累得不轻。
郑王手下能人不少,刘承身边那几员大将个个都很能打,并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草包。要不是有谢逢这个内应提前跟她说了他们的战斗习惯和弱点,萧喜喜不可能场场都赢。
好在是结束了。
不过她个人的厉害影响不了大局,所以萧喜喜见时候差不多了,又悄悄发信号把那一万守林军召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对刘承发起突袭,用声东击西的法子烧了他的营帐,抢了他大半粮草。
一觉醒来睡觉的地方没了,吃的东西也快没了的刘承:“……”
他气得马上派兵去追,可山林太大,那些偷袭他们的人又十分狡猾,一遁入山林就不见了踪影,他手下的兵不熟悉地形,根本追不上也找不到他们。
第二天早上,萧喜喜还坐在石墙上大声嘲笑他们。
刘承:“……”
刘承被她刺激得想要强攻反击,可萧喜喜却坐在石墙上,不慌不忙地啃起了鸡腿,刘承疑心有诈,一时又不敢轻举妄动了。
如此僵持两日后,萧定带着两万大军回来,从后方包抄了刘承的大军。刘承大军虽然人多,但被萧定的两万大军和萧喜喜带领的一万守林军前后夹击,处境很是不妙。
“不是,那萧定不就是个山中草莽吗?他手底下哪来那么多人??!!”刘承对此大为震惊。
“如果我没猜错,他应该是翻过千重岭往南打了。”
这些天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谢逢这才提醒了刘承一句,并再次向他请缨为使者,前去找萧定和谈。
“他们既没有马上对我们动手,想必也不愿与我们两败俱伤。如此,便是有可谈之处的。”
刘承:“……行吧。”
虽然和谈和劝降完全是两个意思,但事已至此,不和谈还能怎么办呢?总不能真的谈都不谈就直接奔着两败俱伤去打。
这一次,谢逢自是没再让刘承失望地带回了“萧定愿意率千重岭、兖州、平州及麾下八万兵马归顺王爷”的好消息。
刘承:“!!!”
不仅是几百里千重岭,还有兖州和平州?还有八万兵马???
天上掉馅饼了我的亲娘!
看着喜不自禁的刘承,谢逢不动声色地恭喜了他一番,之后才将萧定的和谈条件一一说来:一要给他封侯;二要封赏、重用他麾下的将领,三他的兵他要自己带;四要善待千重岭里的老弱妇孺和和打下的几城百姓。
刘承听完后问:“就这些?”
谢逢:“就这些。”
刘承笑得嘴都要歪了:“就这几个条件,别说我爹,我都能直接答应!你马上去回他,不,我亲自去见这位萧二当家,欢迎他加入我们!”
谢逢只是眼眸轻闪地颔首,没有多说萧定的好话。
**
此后的事就是顺理成章了。
萧定因献城投奔之功,得到郑王看重,被封为武威侯。他麾下的萧远海、萧远川、江无、以及萧喜喜的几位师叔师兄等人,也都被郑王封了大小不一的官职。
就连萧喜喜这个姑娘家,也在她爹和她兄长叔伯们的大力推荐下,被郑王破例封了个校尉。
当然,郑王麾下有许多人对此不服,结果萧喜喜当着众人的面,把自己的手下败将挨个点了名,最后问其中身份最高的郑王世子刘承:“不知世子可愿在王爷面前,再与我比一场?”
不想再在众目睽睽之下丢脸的刘承:“……不必了。”
他苦笑着摸摸鼻子,站起来向她拱手,“我确实打不过萧姑娘。”
“哦?我这儿子可是勇猛出了名的,你这丫头小小年纪,竟这样厉害?”郑王之前没把萧喜喜一个女子放在眼里,只以为是父兄宠她,才会给她讨官职哄她玩。这会儿听了自家儿子的话,又见被萧喜喜点名点到的其他大将也确实都是一副尴尬的样子,才来了兴致说,“如此,本王倒想见识见识了。”
为表示对萧定的欢迎和自己的爱才之心,他在江陵城里设了宴,把自己看重的文臣武将都叫来了。
这里头有不少年轻人,其中就有一个姑娘,瞧着和萧喜喜差不多的年纪,穿着一身罗紫色窄袖圆领袍,头发用银簪高束在脑后,五官算不上十分漂亮,但很疏阔大气。
“王爷,不如就让我来向萧姑娘讨教一番!”听见郑王这话,她第一个站起来请命。
郑王笑着对萧定和萧喜喜介绍:“这是彩月,她兄长是我麾下大将罗春平,兄妹俩都是将门出身,这些年替本王征战四方,立下了不少功劳。彩月自幼习武,使得一手好刀,不知萧姑娘可愿与之切磋一番?”
原来她就是罗彩月。
萧喜喜忍不住打量了这姑娘一番,又不着痕迹地瞥了不远处坐在郑王世子旁边的谢逢一眼,笑着让人拿来自己的长斧:“罗姑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