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頭小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紅樓同人)芝蘭逢珠玉 第74節,(紅樓同人)芝蘭逢珠玉,魚頭小閒,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后果然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也不接劉遇與黛玉的茶,反而笑著問:“咱們太子殿下終於記得來看哀家這個老糊塗了。哀家還當你一心伺候皇后,忘了德壽宮的路往哪兒走了呢。”

這話說得可就不講道理了,劉遇別的不說,孝道是真的做得好,太上皇還在的時候他就雷打不動地來請安,太上皇駕崩後,他也從沒漏過,太后當年愛看《玉山亭》,也是他從宮裡帶進來,印社還沒開印呢,他就能弄到手稿,給太后送過來讓她先睹為快。甚至太后病了,他也是天天來的,只是太后自己不肯見他,把他攔外頭罷了。如今說他不孝,卻是倒打一耙了。

蔡嬤嬤雖然前幾天剛被髮落過,一把年紀了還被當著人

的面劈頭蓋臉地捱了一頓罵,但眼看著太子和太子妃的手顫顫巍巍的都要端不住茶盞了,也不得不勸了聲:“娘娘要罵孫子,也看在孫媳婦的面上,先喝了茶罷。”

太后冷哼一聲,接過茶來,又看了一眼黛玉,道:“愁眉苦臉的,看著就叫人不高興,怎麼選了這麼個太子妃,是嫌後宮裡苦臉不夠多,再找了一個嗎?以後大家索性對著哭得了。”

黛玉倒吸了一口涼氣,被皇太后厭棄,她本該心涼上半截的,可不知是劉遇先給她提過醒,還是太后說的這話實在有點好笑,她竟是心平氣和的,低著頭不說話。

劉遇倒是笑著開口:“閒著沒事做哭什麼呀,宮裡又沒沙子,又沒風眯著眼睛,我又不欺負她。”還問,“皇祖母看《玉山亭》的續作沒有?”

林徹都忙得看閒書的功夫都沒有了,還有空寫什麼續作?黛玉微微睜大了眼睛,就聽見太后道:“虎頭蛇尾的,出了續作哀家也不看。也就是不知道玄機客是誰了,要是知道了,哀家肯定不饒他。”

黛玉嚇了一跳,卻又聽太后問道:“續作是寫什麼的?”她先是一愣,而後不自覺地笑了起來。

怪不得都說太子殿下最討老聖人和太后的歡心,確實會投其所好。

那廂劉遇胡謅了一段,還說得頭頭是道的,好像真有那本書似的。皇太后雖是嘴上說著不感興趣,卻也還是聽到了最後,點點頭道:“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你要是能弄來,哀家也就隨便看看。”

劉遇一口答應,又有太監來報,該去坤寧宮了。

太后不悅地揮了揮手道:“去吧。”

劉遇笑道:“那明兒個孫子帶那本書來給皇祖母讀。”便領著黛玉出了德壽宮。

別人不知,黛玉卻是知道玄機客根本沒寫什麼續作的,不覺好奇,只是拜見帝后要緊,周圍又有那麼些宮人圍著,她也不敢去問。

先帝喪事期間,她就來坤寧宮抄過經書,皇后還是那副不冷不熱的模樣,但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對她也不可謂不客氣了,叫她起來一起用早膳。皇上卻比她想象得還要再和氣許多,甚至細細地打量了她一會兒,對皇后道:“我倒是不覺得像林妃。”

皇后笑道:“也不是說像,只是乍一看,神態有點像。畢竟是姑侄呢。”

皇帝點了點頭,又問劉遇:“太后身體如何?”

劉遇嘆道:“還是老樣子,不過總算答應了我明兒個去給她請安了。”

皇帝笑道:“你就會哄她。”

“我那幾冊書準備了好久了,皇祖母總是不肯見我。”劉遇半真半假地抱怨了一聲,“明兒個要是她還不肯見我,我就要扒著德壽宮的門哭給皇祖父聽了。”

原來皇家也是可以這麼撒嬌的,黛玉默默看在眼裡,忽然有些動搖了。

第203章

林家人一向因謹慎、守本分而深簡帝心, 即使林黛玉做了太子妃, 也沒有改變一絲一毫。許是長輩教得好,許是這家人就是這個性子,黛玉在宮裡也是謹言慎行, 連秦嬤嬤都覺得她小心得過了頭。劉遇畢竟是實權太子,對她也是毫不掩飾地寵愛,可她一舉一動還是挑不出半點錯來,謹小慎微得讓人覺得有點奇怪了。

劉遇自己在宮裡看似撒嬌賣痴,闖了禍就求饒,高興了就討賞,如魚得水, 自在得不行, 但實際上卻是整個宮裡最聰明最小心的人, 他知道每個人的度, 把握得好好的, 從不越線, 所謂的調皮搗蛋, 也不過是綵衣娛親的方式, 他能有今天的地位, 除了皇帝確實偏愛外, 自己也是下了功夫的。至於黛玉,聽說在孃家時也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姑娘,但宮裡嬪妃們看著,卻想不出她在宮外給表姐打官司時是什麼景象。周貴妃先前不滿兒子地位不如劉遇, 背地裡說了不少話,很是得罪了陛下,如今大局已定,二皇子再無上位的可能,又有周昌敬託周康定的夫人給她傳話:“娘娘先前雖多有得罪太子之處,但說到底也不過是抱怨兩句,並無實際舉措。陛下盛讚太子孝義仁厚,太子殿下若是對庶母、兄弟做出不義之舉,對他自己的名聲可不好,故而娘娘倒也不必擔心禮親王。只是這官場種種,可不是一句不會下手就能概括的,娘娘若是為禮親王前程著想,倒還是想法子緩和與太子的關係為上。”她確實也不擔心劉遇繼位後會真的殺害劉述,只要劉述自己不造反,他要是弒弟,天下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但正如周昌敬所說,打壓人的方法可多了去了,何止是殺害一種?是以聽聞太子妃頗得太子歡喜後,倒是有想過從黛玉入手,也不必多親密,橫豎她也知道劉遇和她不可能交心,但處個面子上過得去,讓陛下看著後宮其樂融融的也就行了。可是這位太子妃娘娘卻也不是個容易討好的,每回見面,都是乖順地坐在一旁,問什麼就答什麼,但對別人的示好、奉承、拉攏卻是什麼都不吭聲,滴水不漏的。周貴妃本以為她心裡已經是向著皇后的,但仔細觀察,卻好像又不是那麼回事。只是皇后這個人本來也跟誰都淡淡的,看不出來罷了。

周貴妃原是以為黛玉和賈家還有些情面在,賢德妃最後怎麼死的誰也說不清,但其實是因宮裡徹查傷身體的“補藥”那事兒,賢德妃犯了皇上的忌諱,可說到底,是她逮住了抱琴,黛玉忌諱這事兒,才不與她交好,但這事兒畢竟是皇家秘辛,傳出去丟臉,故而從帝后起,要所有人咬緊牙關,要是傳出去風聲,知道內情的幾個都脫不了干係。連周貴妃自己幹成了這事兒,都沒敢跟任何人炫耀過,黛玉更不可能知道了。

她卻是不知,不要和皇帝的任何一個妃子——包括皇后娘娘交好,是劉遇對黛玉的要求:“你也去過德壽宮,恐怕不知道,如今太上皇都駕崩了,太后娘娘和太妃娘娘們都這個歲數了,還是有數不清的麻煩事兒。人際關係本就複雜,要是能拿來做學問,怕是能出一本比枕頭還厚的書來,何況是這宮裡呢?她們倒是不敢對我說什麼實話,拉我進那些漩渦裡去,可是要怎麼對你,就不好說了。你年紀小,容易相信人,在這宮裡不算好事。初來乍到的時候,最好誰都不要信,人要相處久了才知道好壞的。”

黛玉冰雪聰明,自然明白太子的意思。況且東宮上下人也不少,事也挺多,劉遇當年封永寧王的時候又得了不少封賞,他又忙於公務,沒空去打點那些事務與產業,如今自然落到了黛玉頭上,處理這些已經要花去不少力氣,她也懶怠得去處理皇上後宮的那些人際關係。等來年選秀,要是東宮進了人,或者是現在劉遇就想抬舉哪個宮女,她忙東宮的女子們都忙不過來呢,自然不願意去摻和皇上的後宮的暗流湧動。況她心裡有數,如今這後宮裡,劉遇和她,和她當初進榮國府的處境還挺像,林妃就

像賈敏一樣,是皇帝這個當家的心裡念念不忘的人,連帶著整個東宮都頗受寵幸。像皇后、貴妃們,對已故的皇貴妃都是交口稱讚,可心裡會是一點嫉妒都沒有嗎?看著東宮受盡好處,她們會是樂見其成嗎?雖然劉遇更像是那個最受人矚目的“寶玉”,可黛玉心裡知道,沒有母親的愛護,他實際上比別人想象得更孤獨,也更小心。

林妃薨逝的時候,他多半真正見識過了這個表面一派祥和的後宮裡真正的風起雲湧吧。

至於為何連皇后都不讓黛玉親近,這就是劉遇自己的猜測了。許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有些事兒,他真的做出過可怕的聯想。多年來,後宮各位妃嬪們都給皇帝進過湯藥,有的是純粹補身體的,有的就有虎狼之效了,法不責眾,況一時也難以細辨,故而當年的事,皇帝也沒追究,只從那以後小心謹慎,並命皇后徹查宮中違禁藥物,倒是揪出了以賢德妃為首的許多人來。不管是誰都覺得,皇后當年嫁給皇帝數十年都無子嗣,時任忠平王的皇帝才喪氣地放棄了嫡子的念想,允許庶子出生,皇后已經板上釘釘地不能生育龍嗣了,這進藥得子的事兒,她自然犯不著做。可是,誰說的準呢?

他其實一種有一種隱隱約約的念頭,林妃當年最為受寵,又有他這個長子傍身,宮裡的娘娘們都恨她恨得牙癢癢,可是她一病去了,誰是最得益的呢?他也知道這種猜想毫無依據,甚至殺人誅心,有時候想想,自己這多疑的性子,還真是太上皇的親孫子,上皇晚年因為多疑,弄出了多少事端,史書上可好好地記了一筆呢,他一直把這教訓刻在心裡,故而誰都沒有告訴,只默默叮囑妻子留個心眼罷了。

好在黛玉是真的對後宮那些爭寵和暗鬥沒有興趣,如今得了太子的囑咐,就更樂得遠離了。況她蕙質蘭心,也看得出來皇后也是個不交心的人,對她雖好,卻是客氣為主,她便也禮貌和氣地應對著,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倒是劉遇,明明忙得腳不沾地,還要按時去德壽宮晨昏定省,太后喜怒不定,他常常要吃閉門羹,也不在意,進去了給太后讀書說笑,逗一會兒樂才走。自上皇去世後,德壽宮的太妃娘娘們也沒有了昔日的光彩,尤其是之前給過皇后難堪的,如今都自覺地縮起腦袋來過日子,連當年最受寵愛的忠順王都不常進宮請安了。皇上畢竟政務繁忙,也難顧及這邊,皇子們要麼年紀太小,要麼出宮分府了,劉遇每每過來,也算是替皇帝盡孝。只是宮裡上上下下,連太妃們都要嘀咕,太子殿下究竟圖什麼?倒不是不信他孝順,只是說到底,帝王家的情分,也就那樣了。太妃們寧願信他與他舅舅——如今也是岳家——的情誼,也不覺得自己同他能有多少情面可講。太后雖有痴病,待清醒的時候,又不免要琢磨琢磨這個孫兒的用意。等自以為琢磨透了,便越發地抗拒他來了。但是深宮大院又有什麼意思呢?有資格住在德壽宮的太妃們都是老面孔了,幾十年勾心鬥角下來,誰都清楚誰。太上皇駕崩後,皇后是越發懶得裝樣子了,但說白了,太后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雖是上皇駕崩後,她們沒有了爭鬥的理由,可對那些人的厭惡並不會因此減少半分,反而是連寬容大氣的樣子也懶得做了,橫豎人人都以為她瘋了,藉此出了不少氣。只是等出完了氣,又索然無味,也只有劉遇來的時候,給她講講宮外的事,讀讀閒書,勉強有幾分樂趣。故而她是又怕又盼,自己也矛盾得很。

幸好劉遇新娶的太子妃十分怕她,卻要時常跟著劉遇一起來給她請安,她看著這個小小年紀就得到了全天下女人求之不得的東西的女孩兒在她面前瑟瑟發抖的樣子,一面有些得意,一面又不免要感嘆歲月不饒人。

太子妃雖膽小,卻不是那些人家培養出來專門往宮裡送的無趣的性子。有時書社裡話本實在太粗糙,或是故事她不喜歡,黛玉還能現場

照著她的意思改一改,行文還有點玄機客的意思,據她自己說,是玄機客教過她寫文章的緣故。

玄機客本就是林家的門生,太后也不疑有他,只道:“孰湖一向愛玩愛鬧的,怪不得娶了這麼個媳婦兒,但他是一國儲君,關係重大,你可不能由著他的性子胡來,更不能陪著他貪玩躲閒,若是耽誤了國事,哀家可饒不了你。”

這種話誰聽了都不好受,只是劉遇早提醒過:“皇祖母年紀大了,她說什麼話,你聽著就是了,倒也不必辯解,橫豎解釋了她也不信,自己心裡有數就行了。”黛玉也只得左耳進,右耳出,繼續替她唸書罷了。不過太后聽書時卻是極投入的,時不時還有自己的見解,她年輕時也是大戶人家出來的,黛玉有時聽她說話,不免想起外祖母來,加上太后又不反對她自己改改話本,時間久了,她也樂在其中,太后不肯見他們的時日,不覺得如釋重負,反倒有些可惜了,甚至留了個心眼,每回讀書的時候算著時辰,卡在精彩的地方回去,第二日總能見著太后的。

劉遇自然看出了她的小心思,每每只看著她笑,倒也不揭穿她。

第204章

因臨近過年, 皇后忙於宮務, 每月命婦進宮請安的活動便停了。嫁進皇家,君臣有別,自然沒有什麼回門的規矩, 黛玉也沒見過宋氏與嫂嫂、姐姐們,情知她們惦記得很,自己也擔心家裡的事,但也無能為力,只能想法子把自己日子過好,待下回嬸孃進宮請安時見到能寬慰些。

這日因是三皇子劉巡的生日,因不是什麼大生日, 又臨近年關, 也沒有大操辦, 不過劉巡也年紀漸長, 太子又成了家, 他多半開了春也要出去開府的, 算是在宮裡的最後一個生日了, 皇帝便給幾個兒女們放了假, 命他們晚上去給三皇子慶生。

黛玉睜開眼, 迷茫地先過了一遍腦子, 想到今日不用去德壽宮和坤寧宮請安,微微鬆了口氣,紫鵑在簾外極小心地問她要不要起身,她剛準備說是, 劉遇在她旁邊翻了個身,嘟噥了一聲:“還早呢,再睡會兒。”

紫鵑嚇了一跳,忙應道:“是。”便躬身退了出去,問守夜的幾個宮女:“太子殿下怎麼在娘娘這兒?”昨兒個可是她親自服侍黛玉歇下的,竟然不知道劉遇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柔弱小夫郎被攝政王寵飄了

不予程上

女A生存手冊

蛛於

馭金戰甲士

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