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卷 第十九章 鈸霸刀異,滅秦記,龍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音先生豈有不知趙高心意之理?不過他的心中早有打算,根本不想介入到胡亥與趙高的權力之爭,是以微笑道:“此事終是未成,不提也罷,所以今夜五音前來,是專為趙相拜壽而來,並無他意,對於這一點趙相大可放心。”

趙高聞言不禁大喜,他深知知音亭與大秦王室的關係,生怕值此非常時期,知音亭人介入此事,現在五音先生表明中立,作壁上觀,頓時讓趙高盡去憂慮。

他絕不擔心五音先生會出爾反爾,自食其言,因為在江湖中,人人盡知五音先生一言九鼎,從不食言。當日江湖之上人人誦傳玄鐵龜上記載玄奇秘學之事,一經五音先生出言釋疑,謠言即止,可見其信譽卓著,堪可信任。

兩人分主賓入座,登高廳上,分三面開席,每面當前設有一席,席位豪華,紅毯鋪地,盡顯尊崇地位。每席之後另設六席,則是次要人物安坐之地。

趙高與五音先生分坐主賓首席,餘人皆對號入座,場面絲毫不亂。席間正對龍虎會擂臺,臺上動靜,一目瞭然,顯然是經過精心準備。

趙高心病既去,心情頓時大好,望向五音先生身後的紅顏道:“這一定是世侄女了,果然是名門之後,大家閨秀。”

紅顏微微一笑,上前見禮道:“世伯過譽了,紅顏這廂見過世伯。”

趙高笑道:“可惜趙某並無子嗣,否則見得世侄女這般人才,又怎能讓她錯失趙家?真正是一大憾事。”

五音先生道:“這是趙相抬愛小女之言,豈能當真?何況趙相縱有子嗣,以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分地位,又豈是我等山野之人可以高攀的?”他藉機喻志,表明自己兩不相幫的立場。

趙高心道:“只要你不介入其中,我已是千謝萬謝了,又豈會無事生非來惹上你?”他淡淡一笑,順著五音先生的話題道:“先生說笑了,世侄女眼高於頂,聽說連項羽這等人物尚不足以入她的法眼,也不知哪位俊彥有這樣的齊天之福。”

五音先生道:“說到項羽,自項梁死後,流雲齋一脈在他的統領之下,已成了楚國一支最重要的力量,時刻威脅著大秦王朝的存亡。以趙相的見識,怎能任由楚人如此猖狂,而不竭力將敵之氣焰消於無形呢?”

他的口吻漸顯尖銳,談到時事,已經掩飾不住他對大秦王朝的那一絲眷戀之情,並對趙高不顧大局、爭權奪利的做法感到由衷的憎厭。趙高微微一愕,沉吟半晌道:“先生所言甚是,的確讓人深思不已,但是你只知其一而不知有其二,造成今日之天下亂勢並非是趙某不竭力殫思,或是居高位而不理政務,實在是因趙某有難言的苦衷,不足為外人道也。”

他有意無意間,將目光瞟在當中空著的首席之上,五音先生心領神會,知道他的苦衷在於胡亥,只是沒有言明罷了。

“其實天下亂勢,早在先王在世時已有徵兆,只是到了此刻,矛盾激發,才使局面難以控制。”趙高察言觀色,明白五音先生對胡亥已是失望之極,絲毫無襄助之心,不由如數家珍般數落起胡亥在位的種種不是:“皇上雖受我大力匡扶而登位,但是卻小雞肚腸,疑神疑鬼,不足以與之謀天下大事,而且優柔寡斷,思前慮後,致使貽誤戰機,讓陳勝於陳地稱王,若非我力薦章邯東征,只怕大秦此刻已是易手他人了。”

“如此說來,平定陳勝匪患,功勞全在趙相一人身上了?”五音先生情知趙高所言屬實,卻忍受不了趙高的驕狂,是以話中帶刺。

趙高頓時收斂了自己的囂張氣焰,肅容道:“不敢,趙某隻是據實而說。數月前,章邯曾經大敗項梁於定陶,倘若聽我一計,乘勝追擊,此刻哪還有楚國的存世?又哪裡輪得上項羽稱雄?孰料皇上卻想當然耳,急令章邯揮師北上,征剿餘趙匪患,這才讓楚軍得以喘息之機,養息休整,形成如今這般聲勢。”

五音先生雖然身處巴蜀,卻心憂天下,自然對近來的時事瞭若指掌。他不得不承認,如果戰局真的按趙高預想的發展,的確可以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而事實卻令人大為失望,由此他也更對胡亥失去了信心,恨不得一走了之,甩袖不管。

只是思及先祖遺訓,使得他不得不做出最後的努力,希望透過這一點努力,能使大秦王朝能夠延續下去。雖然他也知道,這一切或許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抑或只是一場徒勞,但他已是義無反顧。

他默然無語,看出了今夜相府的肅殺氛圍,他打定主意,一旦雙方爭殺起來,他意在登龍圖,不在胡亥,自然做到兩不相幫,互不侵害。只要他帶走了登龍圖,縱然趙高殺了胡亥,也不敢毫無顧忌地開國稱王,必然會立始皇長子扶蘇之子“子嬰”為君,使得大秦王朝得以延續。

他對胡亥殊無好感,照他自己的想法,似這等暴君誅殺千次亦不解恨,倒不如廢之而另立新君,或許還能解救萬民於水火,只是礙於自己有先祖遺訓,是以不能親自動手。

趙高又怎知他是這副心思?只要讓知音亭人作壁上觀,他已是很滿意了,當然也不再要求五音先生相助自己。事實上他作出了非常精心的準備,縱然是知音亭人相幫胡亥,他也完全能夠控制整個局面,只是所冒風險太大,倒不如現在這般穩操勝券。

五音先生半晌方道:“據我所知,這章邯乃是趙相門人,又是入世閣弟子,他怎敢置趙相的手令而不顧,卻聽令於皇上的旨意?”

趙高苦笑一聲,道:“趙某雖在萬人之上,畢竟還居一人之下,又怎敢越俎代庖,替皇上指揮?何況章邯雖然出自我門下,卻深受皇上的恩寵,翅膀硬了,也就不把我放在眼裡了。”他說到最後,眼中寒芒陡現,竟生殺意。

五音先生微微一笑,明白其中利害關係,道:“原來如此,外人不知,還以為趙相一人把持朝政,風光得緊,孰料內中還有這般艱辛。”

“這點艱辛倒也算不了什麼,趙某官居相位,最感棘手的還在於君臣猜忌,一旦種下此禍,政務不通,軍令不行,最是禍國殃民。趙某有時想起,也欲歸山退隱,不為這些俗務煩心,但每每念及先王對己的恩寵,惶惶之餘,怎敢不鞠躬盡瘁?唉,看來做人真難!”他的眉間不停地顫動,顯然觸及真情,情不自抑,完全是一副憂國憂民的忠臣神態。

“那按趙相所見,此時天下已呈亂局,該當如何應付才是?”五音先生眼露睿光,雖是討教的口吻,其實旨在印證自己的見解而已。

趙高身體微震道:“假若皇上恩准,由我指揮大軍,我將揮師攻楚,搏其一地,可安天下。

須知天下匪患無數,皆以楚馬首是瞻,擒賊先擒王,講的便是這個道理。”

他見五音先生微微點頭,顯是同意自己的觀點,不由得談興大發:“所謂楚國軍隊,其實主要是項梁、項羽統領的流雲齋子弟。這些人雖然武藝不錯,但缺乏最基本的作戰知識,假若三軍應命,可以一擊潰之。”

“可是自匪亂以來,項羽一師,從來沒敗,這又作何解釋?”五音先生搖了搖頭,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項羽此人,只是匹夫之勇,不足為懼,雖然作戰屢次不敗,也許只是運氣使然,用不著誇大其辭,大驚小怪。”趙高一臉不屑之色,緩緩而道。

五音先生表面不動聲色,卻知趙高雖然貴為五大豪閥,可統一門一派之勢力,卻遠不是能指揮十萬大軍作戰的帥才。他所看到的東西往往是事物的表面,流於形式,卻根本就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因為一個人能夠交戰數十次而從來不敗,這絕不是“運氣使然”可以涵括的。趙高如此敷衍了事,顯然對此毫無見識,比及他爭權奪利的手腕本事,真可謂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話不投機,半句嫌多,五音先生話鋒一轉道:“趙相閱人無數,可識得劉邦此人?”

趙高沉吟半晌,才說道:“據說此人來自於泗水沛縣,以一名亭長之職,在沛縣起事,被亂民視為赤帝轉世,使其不到一年時間,便擁兵十萬,已是楚國中惟一可以與項羽抗衡的人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遊戲時代的幻靈術士

鴿子甲

我在都市交易萬物

煮酒焚劍

我的能力真不刑

冰糖蜂蜜

[綜]衛宮家能不能拯救世界

夜笑

極品小農場

名窯

刺客:遊戲人生

BUG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