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滅秦記,龍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范增之死,震驚了整條長街,無論是吳天,還是範同幾人,都被這樣的結局所驚呆。

龍賡緩緩地將劍入鞘,眼芒從每一個人的臉上緩緩劃過,這才似有幾分落寞地道:“今天死的人夠多了,你們請便吧!”

他的聲音雖輕,卻帶著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就連倔傲不馴如吳天者也已看出,再戰只能是自取其辱,與其如此,不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日後再尋機會捲土重來。

於是,吳天去了,範同也走了,剩下的數十名侍衛在頃刻間消失得一乾二淨。長街上,除了那十數輛大車外,還有雙無常和連環五子瞪大著眼睛,心裡正兀自盤算著自己能否分得這一筆橫財。

龍賡轉過頭來望向他們,拱手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各位方才盡力襄助,理應得到這些錢財。”

他連馬車也未看一眼,與無名齊肩而行,向鎮外走去,李世九等人隨即跟上。

“今日若無阿兄相助,要殺范增未必容易。”龍賡一路前行,望著滿山如血一般赤紅的楓葉,想起剛才那驚心動魄的一戰,兀自有些餘悸地道。

無名淡淡一笑道:“龍兄過謙了,以龍兄之劍術,就算沒有我阿方卓相助,范增也難逃一死!”

此人竟然是當年在登高廳中的阿方卓,難怪他能使出大雪崩定式。當年他敗在扶滄海的槍下,從此遠走西域,在一個十分偶然的機會認識了龍賡,兩人以劍道為媒,結為朋友,並在龍賡的點撥下,回到大雪山,重新領悟大雪崩之勢,將之融入劍道中,這才再入中原,尋扶滄海一戰。

中原一行,阿方卓沒有找到扶滄海,卻聽到了扶滄海的死訊,正感慨間,竟然又逢龍賡,得知龍賡的計劃之後,當下自告奮勇,非要助龍賡一臂之力不可,這才使得龍賡得此強援。

龍賡深深地看了阿方卓一眼,道:“范增的武功,與我在伯仲之間,如果兩人一對一決戰,勝負殊難預料,所以我絕不是與阿兄客套。若非今日有阿兄相助,只怕剛才死的人就不是范增了。”

阿方卓道:“我不過是盡朋友之誼罷了,再說這些,龍兄就是不把阿方卓當朋友了。”

龍賡笑了,“朋友”二字,的確是讓人倍感親切的東西,對龍賡而言,尤其如此,因為他想到了紀空手。

其實,他此行行刺范增,最擔心的就是紀空手的傷勢。心脈之傷,對任何一個武者來說都是不容輕忽的,隨時都有可能致命。以紀空手此刻的身分與地位,完全有可能再遇上鳳孤秦事件的翻版。

對許多人來說,紀空手就是他們心中一個夢想的實現者,在紀空手的身上,寄託了太多人的期望。一旦紀空手有什麼不測,夢想自然隨之破滅,這種結局當然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所以一想到紀空手,龍賡頓有一種歸心似箭的感覺,望著阿方卓道:“剛才長街之上,看到阿兄的那一劍,顯然已經領悟到了劍道中的精髓,不知阿兄對今後有什麼打算?”

阿方卓長年漂泊江湖,一聽龍賡問起,不由有了幾分茫然:“如今正逢亂世,闖蕩江湖並非長久之計,我想再回雪山,希望於劍道之上再有寸進。”

“阿兄既把我當作朋友,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龍賡淡淡地道。

“但講無妨。”阿方卓道。

龍賡神色一肅,道:“所謂亂世出英雄,以阿兄的本性和劍法,完全可以創出一番大事,又何必蝸居於雪山一地,空耗歲月呢?如果阿兄信得過我,不如隨我同行,待我替你引見一位真正的英雄。”

阿方卓心中一動,問道:“龍兄所指是誰?”

龍賡聽過阿方卓在登高廳時的那段往事,壓低嗓音道:“你可知道當今漢王是誰?”

阿方卓見龍賡如此神秘,心生疑惑道:“難道不是劉邦嗎?”

“此劉邦絕非彼劉邦!”龍賡的聲音一沉:“他乃紀空手所扮,只要他在,這天下既不姓劉,也不姓項!”

阿方卓渾身一震,沒想到龍賡竟將這天大的秘密告訴自己,顯然不將自己視作外人,當下十分感動地道:“既然龍兄這般信得過我,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這便隨你去吧!”

龍賡聞言大喜,他深知以阿方卓此時的功力以及對劍道獨樹一幟的理解,完全可以大有作為。最難得的是,像阿方卓這種人,單看外表似乎是倔傲不馴之徒,然而卻最是重情重義,只要他把你當作朋友,可以一諾千金,甚至為你付出生命。

龍賡之所以能夠讀懂阿方卓,是因為他本身也正是這一種人。

一片楓葉隨風飄飛,翻舞在龍賡的眉間,看著這如蝴蝶翩然起舞的楓葉,看著這赤紅如血的楓葉,不知為什麼,龍賡的心裡湧動出一股躁動不安的感覺,忍不住抬頭望向咸陽方向的那片天空。

△△△△△△△△△

咸陽依然平靜,至少從表面上看,確是如此,雖然有關漢王劉邦已故的訊息傳得沸沸揚揚,但誰都無法證實這一說法的可靠性。因為,那一天發生在驪山北峰的一切情形,凡是當日在場者,都被張良下了戒口令,倘若有人膽敢洩漏一句,殺——無赦!

張良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因為他深知,紀空手能夠借劉邦之名崛起天下,震懾群雄,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兩次“造神”事件,將劉邦之名神化,這樣做的利弊就在於榮辱繫於一人之身,一旦紀空手略有閃失,就有可能導致他們這些人多年來的努力付之東流。

因為在人們看來,劉邦既是真命天子,就絕不會死,至少在大功未成之前不能死。他若死了,就不是真命天子,人心將在頃刻間煥散一空。

這樣的局面當然不是張良所希望看到的,是以他的心中雖然悲痛,卻殫思竭慮,希望能夠憑著自己的智慧和紅顏呂雉的力量將目前這種局面支撐下去。他心裡清楚,到底能夠維持多久,已不是他可以決定的,他只能是盡人事而已。

驪山北峰已經全面封鎖,陳平親自率領三萬人馬著手準備。在沒有見到紀空手的屍體之前,無論是張良、陳平,還是紅顏、呂雉等人,心中都存在著最後的一絲僥倖。

紀空手生還的機率究竟會有多大?沒有人知道,大家都覺得實在渺茫。之所以每一個人的心中尚存在著一絲僥倖,是因為紀空手這一生中創下過太多的奇蹟。

此刻張良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漢王府中的議事廳中,泡了一壺香茗。他需要靜心,讓自己胸中的那股悲傷慢慢淡去,可是他一閉上眼睛,那天發生在驪山北峰的一幕便如一幅幅畫般在眼前浮現。

他沒有想到紀空手會置自己的心脈之傷而不顧,孤身犯險,登上百葉廟。按照當時的情形,如果紀空手選擇後退,未必就不行,可是當時他們正在千步梯的中段,地勢險峻,一旦敵人趁勢襲擊,就會有全軍覆滅之虞。紀空手顯然看到了這一點,是以才會反其道而行之,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希望能保住數百部屬的性命。

以當時的形勢,如果張良與陳平能夠組織衛隊跟進,紀空手未必就是這樣的結局。然而千步梯之險,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在張良與陳平跟進之時,卻遭到了一個無名高手的狙擊,從而使得他們與紀空手拉開了距離。

直到紅顏與呂雉率領數十高手匆匆趕到,那位無名高手才隱入山林。等到他們衝上百葉廟遺址時,觸目所見,正是紀空手墜崖時的揪心一幕,而敵人卻趁著眾人失神之際,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眾人的眼前。

事後想來,這無疑是敵人佈下的一個精妙殺局,策劃者顯然料算到了紀空手當日的行程,考慮到了每一種可能,然後才利用幾名絕世高手實施這次行動。敵人在整個行動之中靜若處子,動如脫兔,來去如風,行事從容,絕不是尋常之輩可以為之。那麼,這些敵人會是什麼來歷呢?

張良輕輕地嘆息了一聲,突然心頭一沉:“敵人何以知道我們會在那個時間上山?難道在漢王府中還有內奸不成?!”

當時紀空手決定上山之時,除了自己,就只有陳平知道,但張良想都沒想就將陳平否定了,因為他與陳平都是五音先生的弟子,深受師恩,奉師命襄助紀空手,盡力報答還惟恐不及,又怎會背叛於他?

既然不是陳平,那會是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絕地

國色生輝

化妝(下冊)

渡邊淳一

古劍屠魔錄

月關

我在古代靠種植藥材發財致富

霜白月明

反派他美貌值爆表[快穿]

盡酒

天庭最牛系統

砍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