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九卷 第 十 章 奇兵之道,亂世獵人,龍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蔡風所領的兵士,再加上他的親衛營中五百鐵騎,一共才一萬零五百人,衝殺得崔延伯一共動用了五萬部眾,卻起到了出乎意料的結果。

蔡風早就明白,兵不在多。高平義軍大多都已失去了鬥志,如果將那幾萬步兵勉強編排入隊,恐怕效果會適得其反。若只有八千騎兵,那激勵他們計程車氣就容易多了,而且騎兵全都是訓練有素之人,鬥志也是最高的一支隊伍,只要靈活地運用好這些人,絕對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這就是蔡風奇兵致勝的絕招。

奇兵之奇,就在於快、準、靈活、攻擊力強,另外一個便是隱秘。

只有最快的速度,才能把握到最佳的戰鬥時機;只有最為靈活的機動性,才能更好地保持隱秘。而要想一擊致命,則需要最強的攻擊力。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這些人不在多,而在於精。正如一柄利劍,並不在於它的體積和重量,只要好好利用,這柄劍比一柄大鐵錘更有效。用兵之奇,也如同劍走偏鋒。

赫連恩和駱非本來對蔡風的意見還稍有爭議,全因蔡風為了打這一戰,先將自己的利益拋卻了許多。這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有些不捨,而且蔡風如此選擇以少量之兵對付崔延伯的大隊人馬,其本身就似乎存在著一種賭徒的心理。對他們而言,的確需要冒極大的風險。另外還有一些原因則是,他們對蔡風作戰佈署的能力仍不能完全信任,而一開始便讓他們擔當如此大的風險,的確不敢相試。

駱非和赫連恩倒是認為在西峰至涇州這段路上實行蔡風的計劃,他們的駐軍仍可以守著涇州,就算蔡風的計劃失敗,也可以很快便返回涇州固守。這至少還可以擋住崔延伯的攻擊,也減少了失去涇州的風險。但蔡風卻表明只有放棄涇州才能獲取勝利,這一計劃必須是在放棄涇州的情況下方能夠完成和達到理想的效果。為此,駱非還與蔡風爭執了幾句,後來万俟醜奴見蔡風如此有信心,這才讓蔡風去試試。說穿了,就連万俟醜奴也不是對蔡風抱有太大的信心,畢竟他們所面對的對手實在太過強大,而且雙方是在“義軍士氣低落,官兵士氣如虹”的狀況下交戰。

軍令如山,駱非卻不敢不聽万俟醜奴的話,雖然心中有些不快,但也只好暫時放下,只得配合蔡風的行動,於是蔡風迅速調集兩千輕騎不停騷擾崔延伯的行軍和休息。

蔡風更算準,如果將涇州這座破城讓給崔延伯,必定會分化崔延伯的兵力,從而使他的大軍分為兩股,這就減少了義軍所面對的敵人。如果讓蔡風以數千騎兵去面對十餘萬大軍,而崔延伯的軍中也有八千鐵騎,這一仗不打也知道,輸贏已定。

崔延伯果然沒有讓蔡風失望,只領五萬大軍追往彭陽,餘人留守涇州,這使得蔡風對敵時輕鬆多了。而且蔡風更以小股騎兵故意引得崔延伯分出一部分鐵騎去追殺,也分化了崔延伯機動性最強的一股力量,從而使崔延伯的兵力變得反應遲緩,雖然勢盛卻不具備太強的殺傷力,只要再用一些詭計打亂官兵的陣形,那高平義軍的這一役就將旗開得勝了。

一切全按蔡風的計劃進行著,商舟的偽降軍一開始自中間殺入,打亂官兵的陣形,為蔡風的數千輕騎帶來了一個大的突破口,一下子就將崔延伯的隊伍衝得七零八落,混亂不堪。

雖然蔡風所領人少,但這樣一來,更利於自由發揮,一陣狂殺,才釀成了崔延伯的這次慘敗。

駱非對蔡風的這種作戰方向有些不以為然,認為蔡風利用降軍這種手段,實在有些丟人,也太過不講原則,甚至有些卑鄙。不過,万俟醜奴卻對蔡風的行軍方式極為讚賞。

他認為:戰場本來就是一個無限運用的空間,也是極為殘酷的,更沒有任何原則可講,也無道德之理念,所謂兵不厭詐。

万俟五奴更讚賞蔡風深得孫臏之“善戰者,見敵之所在,則知其所短;見敵之所不足,則知其所有餘……形以應形,正也;無形而制形,奇也……”

蔡風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如何,他所在意的,卻是將面對的另一場戰鬥。對於名,對於利,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如何盡職盡責地去將每一件事辦得更為完美,這是蔡風的行事原則,對敵亦是如此。

“依我估計,崔延伯仍有一戰之力,而且其實力絕對不容忽視,這次他雖然損失了一些士卒,但總兵力仍在七萬至八萬之間,這股力量同樣可怕。且以崔延伯的驕橫肯定不忿這次所敗,定會很快揮軍來攻,以雪前恥。現在,我希望万俟將軍能動用所有的兵力與之一戰!”

蔡風淡然道。

“哦,齊王認為崔延伯會在什麼時候再次出兵呢?”万俟醜奴有些訝然地問道。

“依我看,他極有可能會以最快的速度來犯,以他的個性一定難以忍下這口冤氣,我在涇州城離開時,故意揚鞭以激,更當著他的面射死了其得力干將黃飛,他一定會立刻調集兵力反殺而回。”蔡風極為肯定地道。

“哦,齊王這次調集步兵,難道不怕這群士兵會人心不齊,無法發揮戰鬥力嗎?”駱非始終對蔡風曾認為那五萬步兵派不上用場而心有不忿。

蔡風笑了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若是這一場仗我們敗了,那這幾萬步兵也就只有敗亡一途。但很僥倖,我們這第一場仗勝了,所以此時這幾萬步兵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因為他們將會以這一場勝利為動力而恢復鬥志,甚至比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打敗崔延伯所領的官兵,這就是人的心理在做怪。我以前並不是說這些步兵無用武之地,只是認為在動用他們之前要將他們潛在的力量激發出來,只有激發出了他們的動力,才能成為一支最有攻擊力的軍隊。

而此刻,正是他們派上用場的時候了。不過,我們也不能閒著,因為我們不僅要讓崔延伯再敗一次,更要奪回屬於我們的涇州城!”

万俟醜奴笑了笑,他立刻明白蔡風的話意,也知道了為什麼最初蔡風拒絕讓那數萬步兵參戰的原因了,反而對蔡風的能力更為信任。也只有此刻,他才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並沒有選錯人。

※※※

崔延伯沒有讓蔡風失望,果然率兵數萬,以最快的速度向彭陽逼進。這次他學乖了,騎兵結隊於眾步兵之前,以保持其良好的機動性,但可惜的卻是騎兵損失過半,此時只剩四千鐵騎,再分一千鐵騎留守涇州,能動用的僅三千鐵騎而已。但崔延伯已經不再在意這些,他已有了對付敵人鐵騎的辦法。因為在他的隊伍之中,不僅僅只是擁有鐵騎,更有戰車,以及當年諸葛武候所稱的“連弩士”。(注:當年諸葛亮曾在一個少數民族選兵三千組成“連曾士”,成為一支專門掌握連弩的特種部隊。)以大量的連弩集中使用,構成密集的火力,這是對付來敵騎兵衝突的理想兵器。

官兵中有戰車和連弩相阻,其力量足夠與高平義軍的騎兵相抗衡。

只可惜,崔延伯又估計錯了,蔡風用的不再是騎兵,而是步兵,且他早就算準了崔延伯的行動,已設下陷阱只等崔延伯領兵深入。不可否認,這是一種悲哀。

戰爭本就是一種悲哀,而這個悲哀卻是發生在天色將黑,崔廷伯準備安營紮寨之時。這是一條並不甚寬的道路,也不能算是狹谷和溝壑,頂多只能稱得上是一處窪地。

夕陽西下,窪地更加顯得有些陰暗。崔延伯希望極速越過這片地帶,他之所以如此急迫地行軍,就是要出乎万俟醜奴的意料之外。他以為万俟醜奴絕對料不到他會如此快地率兵突襲,而且他還是剛敗,也只有這樣才能出奇制勝,這是崔延伯心中所想。

這本來也的確是一個極好的打算,万俟醜奴這一仗大勝,自然會大喜過望,按普通推算應該是在設慶功宴,即使沒有設慶功宴,他們也不會估計到崔延伯如此快就卷兵重來。只可惜,崔延伯的對手並不是那個對他不甚瞭解的万俟醜奴,而是對他的脾性極為深知的蔡風。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崔延伯一直都只認為高平義軍的領軍為万俟醜奴,哪裡想到會是蔡風?而蔡風卻對他的軍情知之甚詳,這個反差之下,本就為崔延伯伏下了敗筆。

如果崔延伯打一開始就知道高平義軍是蔡風所領的話,他所做所為必定不會這般輕率,當然每一步都會小心謹慎,思及再三,那樣一來也就不會落入蔡風的圈套之中了。可惜的是,崔延伯到現在還不知道他的對手是那個要命的蔡風。還當是謠言失真,万俟醜奴並沒有受傷。

對於万俟醜奴,他的確沒有絲毫畏懼,何況此時的他,對万俟醜奴恨得咬牙切齒,只差不能將之碎屍萬段。

崔延伯因為沒有考慮到万俟醜奴會算到他此時出兵,所以也就沒有對這片窪地太過在意。

雖然他派出了十數騎稍作探測,但卻並不很在意。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步入了虎口。

最先遭殃的是那三千鐵騎,因為万俟醜奴的軍中也同樣具有連弩利箭。然後就是萬箭齊發,官兵中那些隨時戒備的連弩手也因處於隊形的外圍,而成了活靶子。

“殺……”這次殺出的騎兵並不多,但卻是向官兵的中間衝殺,目的就是要從中截斷這支大軍。

崔延伯的心在變冷,但迅速指揮鐵騎迎向那些橫空出世的輕騎,更指揮士卒擺車列陣,不用說各處計程車卒都知道展開還擊。但是這些士卒開始慌亂起來,因為他們發現四面都是敵人,而且正向他們的來路進行包抄,很明顯是要將他們圍困起來。此時隊尾的官兵大急之下,只得向包抄的高平義軍迎戰。

崔廷伯大為驚怒,由於這是一片比較狹窄的窪地,數萬大軍自然難以將陣式拉得太開,首尾不能兼顧。他無法順利指揮尾部計程車卒行動,使大軍的調配無法發揮出有利之勢,這就讓陣式不易順利布開,也難以發揮具體的優勢。

崔延伯只得指揮著能夠指揮的將士奮勇作戰,但他仍然力圖改變這種深陷窪地的處境,選擇一點主攻,目的是全力突圍而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回過去的我每天都有在努力

五穀大帥

人設之王

娜可露露

星光璀璨:慕少寵妻請節制

君乾

徒弟有技術,師孃頂不住

神筆馬丁爺

滿級大佬重生後又懶又佛

草莓坨坨

放學後

東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