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真假古董的密碼,古董局中局1,馬伯庸,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萬沒想到,在這個預計供奉著盧舍那佛的地方,居然不是寺廟,不是佛龕,而是一座關帝廟。

只是這關帝廟,看上去說不出的古怪。木戶加奈抓住我的胳膊,喃喃道:“這樣的建築風格,我好像在哪裡見過……”經她一提示,我很快注意到,這座迷你關帝廟,在各種細節上都顯得與眾不同。比如它的紋飾與簷角龕前的曲度很大,牆沿裡都塞滿了斷面齊整的菇莎草(漢族俗稱萬年蒿,是一種產於北方高原的茅草,常被用紅土色染過後,裝飾在藏式建築的牆體上方,作為飾帶裝飾),看上去嵌了一條棕紅色的飾帶——這很接近藏區的廟宇風格。

我湊近兩步,看到那尊關公銅像,雖然衣飾穿著還是漢地風格,但腳踩著的壇座,卻是一朵曼荼羅花。一看到這花,我心中一驚,連忙讓木戶加奈原地等著,然後繞到這半廟半龕的背後。果然,在廟龕的背後,我發現了一座已然倒塌的石刻經幢(幢,原是中國古代儀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絲織物做成,又稱幢幡。由於印度佛的傳入,特別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傳入,開始將佛經或佛像書寫在絲織的幢幡上,為保持經久不毀,後來改書寫為石刻在石柱上,因此稱為經幢),不過幢頂、幢身和基座三節還算分得清楚。

經幢這種東西,是唐代中期出現的。當時的人相信經幢裡蘊涵著無邊佛法,可以避邪消災,鎮伏惡鬼。這經幢有一個八角形須彌座,幢身可見曼荼羅花的紋飾,顯然是密宗的東西。

也就是說,這是一座密宗風格濃厚的廟宇,裡頭供著一位關公。

我忽然有一種電視換錯了臺的感覺,《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蓉跑到《上海灘》,去跟許文強談戀愛。

我愣了愣,忽然想到,按道理經幢上應該都有立幢人的姓名,急忙蹲下身子仔細去看,發現刻字已經沒了,只能依稀看到一個“信”字和下面“謹立”二字,其他資訊都付之闕如。

上面只有漢文沒有藏文,這可以理解。如果這關帝廟是跟武則天的玉佛頭屬同一時期產物的話,在那個時候,藏文剛剛誕生沒多少時間,還沒流行開來。

我觀看良久,迴轉到廟前頭來。木戶加奈正在給那尊關羽像拍照,她看到我走回來,問我有什麼發現。我搖搖頭,木戶加奈指著關公道:“這個應該就是蜀漢的武將關羽吧?”

“是的。”

“為什麼這裡會出現關公?它和我們在勝嚴寺裡看到的那半截石像,有什麼聯絡嗎?”

我否認了這個說法。勝嚴寺那個關公像,最多是清代的東西,跟這個關帝廟年代差得遠著呢。再說,自從神秀把關羽提升為佛教護法神以後,中土廟宇的關羽像隨處可見,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木戶加奈從口袋裡摸出一隻膠皮手套戴上,伸手去摸關公像,從頭到腳摸得相當仔細,還用一把小尺子去量。過了十分鐘,她回過頭來對我說:“這尊青銅像差不多有一千多年曆史。”

“哦?數字能估得這麼精確?”

“嗯,我是從銅像表面的鏽蝕厚度推測的。你看,這鏽蝕面層疊分明,分成好幾個層次,蝕感均有細微差別。有一個估算的公式。”木戶加奈回答,一涉及到專業領域,她的語氣就不再靦腆。

我笑道:“我倒忘了,你有篇論文就是討論這事兒的。”

我記得在木戶加奈的簡歷裡,曾經發表過一篇試圖把文物包漿量化的論文,很有野心。她既然能寫這種內容的東西,對古董的鑑別肯定是有相當的自信。

木戶加奈道:“這並非全是我的成果。我的祖父木戶有三才是這個理論的最早提出者。”

我看她說得非常自豪,一時不知該怎麼回答。她不知道,這尊關公像可不是真品,它應該是1931年6月在岐山誕生的,製造者正是鄭虎。

我忽然想到,這銅像是民國產物,身上鏽蝕卻這麼厚,明擺著是故意做舊。許一城找鄭虎造這麼個東西,肯定是打算設局騙木戶有三。那些看似古舊的銅蝕,不僅騙過了當代的木戶加奈,恐怕還騙過了幾十年前的木戶有三。

如果這個推測成立的話,那麼許一城和木戶有三的探險之旅,其意味就和公開歷史變得大不一樣了,變成了一場騙局,許一城是設局者,而木戶有三是受害人。

可是,為什麼是關羽呢?這個符號在佛頭案裡有什麼特定的意義?

木戶加奈看我發愣,雙眼充滿了疑惑:“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我不知道?”她說得非常委婉,但我能感覺到語調裡淡淡的傷心。她似乎覺察到我有事情瞞著她,女人的直覺,還真可怕。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把青銅關羽的故事說給她聽了。既然她已經向我坦誠,如果我還繼續藏著掖著,就太不爺們兒了。我說完以後,木戶加奈臉色變了三變,看來她也意識到了,自己鑑定這青銅像的錯誤,祖父在幾十年前也犯過一次。

她輕輕抓住我的胳膊,長長嘆息道:“您怎麼……不早告訴我呢?我們不是說好了嗎?夫妻之間,不需要再隱瞞什麼。”“呃……”我不知該說什麼好,臉色有些尷尬。木戶加奈露出一臉受傷的表情,眉宇間有揮之不去的失望神色,這讓我心生歉疚。我想去牽她的手,她卻躲開了:“您還有什麼事沒對我說?”

“沒了,真沒了。”我連聲道。可惜這種解釋有些蒼白無力,木戶加奈的疑惑沒有因此而消退。她鬆開我的胳膊,低聲道:“我去後面看看。”然後走到廟龕後頭去看那具倒塌的經幢。

面對這無聲的抗議,我沒追上去解釋,我自己也不知道該解釋什麼。她離開以後,我晃晃腦袋,繼續端詳那尊關公像。鄭氏的手藝確實精湛,若非我事先知情,也要以為這關羽銅像是唐代之物了。這種偽造水準甚至比鄭國渠他們都強,不拿精密儀器檢測,可真看不出來。

我伸手去摸它,忽然發現那尊關公像稍微晃動了一下,再一掰,差點把它從壇座上掰下來。我仔細看了一眼連線處,有微小的焊接痕跡,還有不貼合的微小空隙。也就是說,這關公像和這壇座本非一體,而是後加上去的。那麼原來擺在壇座上的,是什麼?是那尊與勝嚴寺對供的盧舍那石佛,還是則天明堂的玉佛?

我盤坐在關公銅像之前,閉上眼睛,努力把自己化身為爺爺許一城,想象他在這裡會看到些什麼,會做些什麼,會想些什麼。在同一個地點,祖孫兩代人發生了神奇的交匯,我把自己置身於幾十年前那場迷霧之中,努力撥開微塵顆粒,努力要看清內中輪廓,找出我爺爺真正的用心。

也許還有我父親的。

不知過去多久,我“唰”地睜開眼睛,站起身來繞到廟龕的後頭。在那裡,木戶加奈正用一個專業小毛刷在刷著經幢表面,試圖分辨出更多文字。

“不用看了,我剛才看過,上面刻的是陀羅尼經的經文。”我走過去告訴她。木戶加奈卻不肯抬頭,繼續默不作聲地刷著。我把手搭在她肩膀上,她扭動身子試圖掙脫。我嘆了口氣,對她說:“你如果要恨我,可以先等一等,請讓我先把東西挖出來。”

木戶加奈抬起頭,先愣了一下,隨即苦笑一聲:“原來您還有更多的事沒說。”

“不是不是……”我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趕緊往回找,“我是剛剛看到那關公像,才想起來的。我如果說假話,就讓我下不去這海螺山!”木戶加奈將信將疑,但還是直起身子閃開了。

這個石質經幢個頭不小,好在已經摔斷了。它的經幢基座半埋在土裡,我掏出一柄小鐵鏟,把周圍的土都挖開,一直挖下去大約三十公分深,終於看到了基座的根部。我把整個基座連同根部拔出來,放到一邊,繼續往下挖去。不過我挖掘的方式有些奇怪,先把坑壁都鏟上一圈,再往下挖深,然後再鏟再挖,很快出現一個頗為標準的圓柱形坑。

木戶加奈見我的行動如此古怪,忍不住問道:“您到底在挖什麼?”我停住手,咧開嘴:“你不生我的氣了,我就告訴你。”木戶加奈面色一紅:“我又沒有生氣。”我抬手拽住她胳膊,沉聲道:“對不起,我忘了跟你說青銅關羽的事情,原諒我吧。”木戶加奈嗯了一聲,我問這算不算原諒,她又嗯了一聲。我說那你笑一笑就算原諒了。木戶加奈抽動嘴唇,露出一個無可奈何的笑容。

膩味完了,我告訴她:“我是在挖一個東西,和我們關係非常密切的一樣東西。”說完繼續揮舞著鏟子,木戶加奈被我的話勾起了好奇心,也來到坑邊觀看。我又挖了一會兒,一鏟到底,忽然發出鏗鏘的聲音。我把鏟子撥開虛土,露出了大坑底部堅硬的花崗岩層。

“什麼都沒有。”木戶加奈失望地說。

“我看不見得。這沒有,其實就是有。有,其實就是沒有。”我咧開嘴笑了。木戶加奈困惑不已。我用鏟子敲了敲圓坑的邊緣:“你看看這邊上是什麼?”我已經把坑裡的泥土都挖乾淨了,木戶加奈低頭看去,發現這坑壁一圈,也是和底部花崗岩同樣的質地,形成一個很精緻的圓柱形巖壁坑洞。

我把鏟子插到旁邊如小山一樣的土堆中,說道:“海螺山這種山體,是由造山運動擠壓而成的,主體是花崗岩。在這樣一座山頂,竟然能挖出這麼深的泥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泥土層的大小,恰好是一個圓柱體,周圍都是岩層,這說明什麼?”

“……這個坑洞,是人為刻意鑿出來的?”木戶加奈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我點點頭:“不錯,很可能就是建造這座關帝廟的人乾的,目的是把經幢埋下去固定住。可是這就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

我拿起木戶加奈的尺子,丈量了一下:“經幢埋在土裡的根部長度是三十厘米,而這個坑,卻有八十厘米高。這裡的花崗岩這麼硬,鑿起來費時費功,那些工匠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周折多挖五十厘米深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最強特種兵

尼姑庵的和尚

絕世神醫:腹黑大小姐

夜北

琉璃小師妹

蘇心糖

絕品妖孽狂少

楓逝雪

直播:歷代帝王在荒島求生

騰瀚育珠

從四合院開始的影視穿越

筱筱的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