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打造文娛之星[星際] 第21節,打造文娛之星[星際],清明鬼,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是誰多看了兩本偵探小說就能真的當偵探破案的,警方有警方的查案方法,不是某些外行人能從中插手的,隨隨便便幾句話就可能把警方的精心部署給打亂……”

“那是因為,”輪到米小姐打斷探長的話了。

“你這招根本不可能行得通。”

探長終於把身體也轉正,死死盯著對面這個女人,形勢更加劍拔弩張,周圍所有的嘈雜聲音都消失了。

“從B星球來的探長,”米小姐特意用鞋尖點了點探長鞋子所在的方向。

“新來的?第一天?”

“這是一起連環殺人案,所有的死者都是小女孩,都死在迷宮,只是在不同的位置,孩子們都有特徵,就是被父母打扮成了古地球傳統故事裡的角色模樣,比如小哪吒,小龍女,和這一次的紅孩兒,這已經是第三起案件了。”

“三起案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近,從半個月到一週到四天,兇手早已經斷定了警方抓不到她,根本不會關心警方的進度,所以別說剛才的遊客裡不一定有她,也許現在,此刻,兇手本人正在哪個遊樂專案中玩耍呢!”

探長終於暴躁,看向小警員:“這是誰?”看,氣得連和本人直接對話都不肯了,本人就在面前還非要問邊上的其他人。

小警員說出了本場自己的第二句臺詞:“這是遊樂園的米小姐,之前遊樂園的幾起案件都是她作為遊樂園派出的代表配合警方調查的。”

對探長非常有意見的法醫跟著補充道:“誰配合誰調查還不一定呢……反正之前遊樂園發生的鬼屋殺人案和過山車殺人案,都是這位業餘(重音)的只看過幾本偵探小說(重音)的偵探破獲的。”

探長脫掉手套,轉過身:“這兩個案子啊,我之前看到過結案報告,都是些只要認真看監控就能破獲的案子——大部分案子都是這樣,外行人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其實警方自己有辦案順序和方式,不過是某些人仗著對遊樂園的情況更熟悉走捷徑罷了。”

米小姐雙手抱胸:“監控?”

她瞭然:“B星來的探長大人居然指望著透過我們A星的監控裝置破案?”

她挺直了身體:“那可真的是不好意思了,我們A星的監控可沒有您在B星的時候那麼的全方位無死角——我們A星的監控,全都是死角,指望光靠監控破案,那是不可能的。”那輕飄飄的語氣,就差指著探長的鼻子說“你這個思想上的小垃圾,你破不了案”了。

探長疑惑地轉過身:“你們A星監控不行你還挺驕傲?”隱含臺詞:你驕傲個屁?

“噗——”一旁的小警員沒忍住,打破了現場的節奏,眾人這才回過神來。

趙導的後背全是汗漬,外行人看故事,內行人看細節,兩個演員在現場自我發揮飆戲,那未盡之意,那隱含在每一句臺詞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中的暗示……

一旁的副導演激動不已:“這就是真人演員嗎?和我以前拍戲完全不一樣!導演!下場我來給他們講戲!我要跟他們講!我頭一次看到有人吵架那麼講道理又那麼不講道理……太神奇了這種感覺!太……”

然後他就被趙導給拉到了一邊。

趙導:“服裝師——服——裝——師——,快!給探長的鞋子換一雙新潮點的!B星最高階的款式!然後探長踩著找個水坑走兩圈!女主明顯剛才是透過鞋子發現你是B星人的,這裡要有個特寫!”

趙導:“還有,編劇呢?編劇呢?改什麼第十八集 !給我過來看第一集!不是說人物設定不夠立體嗎?讓她給我過來看看立體的!重新再捋一遍臺詞!”

趙導:“你別給我擋道!”又把副導演往更遠的方向推了。

趙導:“男女主過來!看看鏡頭回放!等會兒你們對峙這段戲,別就站在原地不動,還是要動的,誰說話誰就稍微往鏡頭方向走一點,就讓自己顯得更有理更有氣勢!然後中途我會來一個面部特寫,你們面部表情一定要控制!眼神!注意眼神!探長要緊緊盯著對方!女主!你要演出‘我其實很在意但我假裝不在意’那種感覺!”

有思想的導演,每次和演員講戲講著講著就開始意識流了,說一堆虛頭巴腦的形容詞,讓演員憑感覺演。

往往這種時候,不是導演不想講具體,而是他的大腦裡對於這一段也沒什麼具體情節,又或者覺得自己想的那種演法還不夠好,所以就說得很虛無縹緲,希望演員能給自己更好的表達方案。

而顯然,面前這兩個演員,他覺得他們可以做到。

這可比設定兩個虛擬偶像在全息場景裡乾巴巴說臺詞有意思多了!

趙導只覺自己酣暢淋漓,今天可以再拍三場!

秦總說得對啊!

AI怎麼能和真人比呢?

嗯,拍戲那套理論都是看一些導演訪談和演員訪談自己瞎琢磨的,不保真。

下一更在週日。

第24章

成為星球之主的第二十四天

被通知要改前面劇情的編劇罵罵咧咧衝進了片場,然後在看了一眼男女主角飆戲之後就陷入了和趙導一樣的亢奮之中——

這簡直就比她心目中的男女主角還要像男女主角!

不是每個編劇在做人物設定的時候都會把很多對劇情無關的內容都會放進角色設定裡面的,比如你在劇情上根本就不涉及男女主吃飯,那就不可能去特地在人物角色設定的時候把男主角喜歡吃什麼討厭吃什麼,女主角喜歡吃什麼討厭吃什麼寫進去。

但是有想法的演員,尤其是很久沒有演戲,終於有機會可以飆戲的演員,那真的是使盡渾身解數,拼了老命也要用自己的信念感讓你覺得這個角色,那就不是一個小說裡虛構的角色,那就是角色本人出現在你面前!

男主角就是不喜歡蔥薑蒜,女主角就是無辣不歡,他們看到每一個出現在視野裡的食物的時候都會有各自不一樣的反應,哪怕全程沒有吃過東西,你透過他們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各自的喜好各自的興趣。

讓編劇第一次有一種……

“……這就是我寫出來的人物?”

“我這麼牛逼的嗎?”

考慮到看電視劇的劇迷在看劇的時候並不是那麼喜歡太燒腦的內容,編劇在對電視劇版的《因為你,才破案》(後期我們簡稱《因為你》)改編就是降低了裡面推理分析的難度,降低觀眾的觀看門檻。

小女孩迷宮連環謀殺案本身之所以作為第一個案件,編劇看中的就是這個案件拍攝出來的美觀感和劇情本身自帶的刺激性。

又是小女孩,又是cosplay,又是連環殺人,就讓人視覺上感覺很美,故事上又覺得這種隨機選擇小女孩的殺人案件很刺激。

但其實偵破案件本身的推理難度並沒有原著故事中的那麼大(原著走的是一個案件難度比一個案件大的套路),再加上秦總當初對於這部劇劇本的建議,編劇在中間穿插了大量的男女主角和男二號三人之間糾葛的感情戲。

整個劇情其實編劇在寫的時候就覺得很剝離,上一秒明明一群人還在嚴肅認真的破案,下一秒女主角就開始因為和男主角的一個遞東西的手指尖的碰觸,編劇自己大概也覺得說服力不夠,還特地在這一段的劇本後面備註了個(此處要增加曖昧的BG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奇寶貝:我是超能力訓練家

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