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絲米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嫡子 第136節,大明嫡子,肉絲米麵,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爺的聲音迴盪在偏殿內。

所以人心中都明白了太子爺的意思。

只要這件軍轉吏的事情辦好了,便是大明朝的仁政。

要知道先前皇太孫提及驛站改制,都不曾得到太子爺這等看重和誇讚。

朱元璋亦是點點頭:“能讓我大明將士,老有所依,家中老幼衣食無憂,咱便再無所求。”

說著話,朱元璋再看向朱允熥,臉上露出了一些無奈。

隨後,則是被寵溺和期待所取代。

他目光如炬道:“這件事,爺爺也一併交給你了。記住了,驛站改制,賺多賺少,都不妨事,大不了爺爺這萬壽節不辦了。

可你若要安置那些軍中因傷殘退下來的將士們,務必替爺爺安頓好了。

若是事情辦砸了,咱叫你吃不了好果子!”

詹徽等人站在一旁,垂足合手,眼簾下沉。

朱允熥用力的點著頭。

這便是重振中原漢家正統,驅除韃辱,重整漢家江山的大明洪武皇帝。

他不在意朝廷能不能在這件事情上能賺到多少錢。

他更關心,他的將士,他的子民,在大明的統治下,在他的統治下,能否過的更好一些。

朱允熥沉聲答應:“爺爺放心,孫兒定然會辦好此事,絕不會寒了將士們的心!”

“嗯,你且去辦吧。”朱元璋點頭揮手,然後看向詹徽等人:“你們也都去吧,近來朝中之事頗多,爾等要輔佐皇太孫,將諸事辦的妥當,辦的漂亮,萬不可出了差錯。”

朱允熥與解縉、詹徽等人紛紛凝神,躬身作揖。

“孫兒告退。”

“臣等告退。”

……

待到眾人散去,偏殿裡除了皇帝和太子爺,便只有錦衣衛指揮使蔣瓛留了下來。

他雖為朝臣,但又是皇帝心腹家臣,有很多事情是不便在朝中官員當面,說出來的。

到了這時,殿內再無外人。

蔣瓛方才低聲開口:“啟稟陛下,昨夜諸國使臣下榻驛館鬧出了事,皇太孫深夜前去安撫諸國使臣。”

朱元璋這時候還在觀賞著那幾張郵票雛形,聽到蔣瓛的話,只是嗯了一聲。

蔣瓛察言觀色,繼續小聲道:“皇太孫事後與倭國南朝使臣吉野寺麻會面商議。錦衣衛副千戶孫成尊皇太孫之令,於錦衣衛衙門報備存檔。”

到這裡,朱元璋方才收斂心神,看向蔣瓛:“皇太孫與那倭國使臣,都商議出了什麼。”

聽著皇帝的話,蔣瓛眉頭不由一挑。

他說的是倭國南朝使臣吉野寺麻,但皇帝回的卻是倭國使臣。

雖然聽著都一樣,都是倭國來的使臣,但如今倭國境內情形正處於南北分治,這個時候皇帝將那南朝吉野寺麻稱之為倭國使臣,其含義已經昭然若揭。

他當即開口道:“皇太孫與那倭國使臣商議許久,定下我大明今歲出兵倭國,相助倭國平定國內之亂,穩定倭國朝局。

皇太孫要下一處方圓五十里之地,作為我大明出兵將士駐紮之地。更商定,若是倭國局勢平定,大明可佔據北朝範圍之內,三成礦藏收益。”

倭國的事情,朱元璋已經交給了朱允熥去辦。

只是聽到這個時間點,他卻是皺起眉頭:“今歲我大明就要出兵倭國?”

蔣瓛點點頭:“皇太孫與倭國使臣商議時,已經探出對方實情,至多明歲,再多不過再下一年,南朝就要不敵北朝。”

朱元璋放下手中郵票,輕拍著桌子:“皇太孫可曾安排如何出兵了?”

蔣瓛答:“皇太孫命開國公抽調善水能戰之兵,龍江船廠組織戰船,萬壽節後便發兵倭國。”

太子爺如今怎麼這般愛看書?

朱元璋看向一旁陽光下的太子,心裡不滿的嘀咕了一聲,隨後吩咐道:“與常升說,這件事情低調的去做,不要傳揚出來。錦衣衛暗中監視倭國那個……另一幫人,今歲便不要他們歸國了。另外,抽調的將士要安頓好家人,你們錦衣衛要放些人手進去,如今更要提前趕緊安插了人手去倭國。”

皇帝一樣樣的吩咐著,蔣瓛則連連點頭應下。

如此之後,朱元璋這才大手一揮:“你去辦吧,近來錦衣衛諸事繁雜,回頭咱叫皇太孫予以賞賜。”

蔣瓛當即開口:“臣叩謝陛下,臣等為國效力,為陛下盡忠,不求賞賜。”

朱元璋只是笑了笑,依舊無聲的揮揮手。

蔣瓛躬身退下。

等到殿內再無外人之後,朱元璋則是目光幽幽的看向不遠處的太子爺。

“你也不怕自己被曬化了?”

被自己親爹突然來了這麼一嘴,剛剛才再次拿起書卷的朱標不由一愣,只得是無可奈何的將手中書卷收起,放在一旁的案几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國之天下縱橫

不想動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