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入慕之賓 第154節,入慕之賓,海青拿天鵝,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的雙眸顧盼,似思索片刻,再度看向咸寧公主:“只有孝宜公主了,是麼?”

咸寧公主愣住,一眾貴眷也愣住。

薛婉忍不住道:“孝宜公主才八歲。”

“故而卻是還要等幾年。”明玉嘆口氣,“不過那也是無法。許配公主可是先帝的意思,聖上以孝道治天下,斷不會反對此議。大公子雖年長了些,可他一表人才,又襲爵鄭國公,與公主乃是天作之合。此事,本宮回京之後,會向太后和聖上稟報,也讓太后免於操心。”

咸寧公主張了張口,竟是一時說不出話來。

明玉拿起杯子喝一口茶,卻又向薛婉道:“上回,卿的兄長寧平侯到宮中覲見太后,提起了卿的妹妹薛嫻。說她年已十六,仍待字閨中?”

薛婉顯然沒料到明玉竟先提起了這個,一怔。

“稟中宮,舍妹正是十六,仍待字閨中。”她答道。

明玉的唇角彎了彎,道:“本宮來洛陽之前,太后與本宮商議,說聖上後宮之中雖已有不少的嬪妃,可三品以上的位置,仍頗有空缺。究其緣由,乃是少了出身品性俱佳之人。太后之意,要本宮多多留意,為聖上廣進賢才。只是這人選究竟是不好找,本宮看了許多閨秀,皆無合意之人。不過有一日,本宮無意中遇見了薛嫻,覺得倒是十分合意。”

薛婉的目光微微變了變。

明玉仍和顏悅色:“她既然並未定親,年紀又合適,不若就選入宮去。莫說太后對她這般閨秀向來歡喜,便是聖上定然也是會一見傾心。薛家本就是先帝外戚,當年薛淑妃生下了涼王與咸寧公主,頗得聖眷。這門親,本宮看,還是不要斷了為好。再者,論關係,卿的母家與本宮母家乃是姻親,怎麼說也是親人。舉賢不避親,有本宮在,卿不必擔心薛嫻在宮中受委屈。如何?”

薛婉的神色有些錯愕,不由地看了看咸寧公主。

咸寧公主忙道:“這……只怕不妥。”

“有何不妥?”明玉隨即反問道,“寧平侯既然親自入宮覲見太后提及此事,那麼定然是為薛嫻的婚事著急的。京城的高門之中,十六還未嫁的閨秀可是少之又少,好容易有了這麼一條明路,寧平侯難道竟要繼續讓親妹獨守空閨不成?”

這話,聽著有理,但所有人臉上的神色都有些微妙。

明玉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薛嫻十六歲還不嫁,其中緣由,就連市井中的人也心知肚明。薛婉這樣的人,根本不愁嫁,而寧平侯至今不曾為她定親,自是為了要送她進宮。

只不過,那並非是景璘的後宮,而是子燁的後宮。

寧平侯到太后跟前訴說,就是想走太后的路子,讓子燁去了薛嫻。

這事的脈絡,我是知道的。

說來,這源頭,還是我出的餿主意。

那時,京城各方都在打著太上皇后的主意,向讓子燁娶自己的人。薛嫻,就是我主張的那符合各方利益且最有可能成事的人。

明玉覺得有理,遊說阿藍她的父親蕭純;蕭純覺得有理,又遊說了寧平侯。最終,由寧平侯出面,去說動太后。

然後子燁似茅房裡的石頭又臭又硬,誰來也不肯點頭。而後,陰差陽錯,最終成了太上皇后的竟成了我。

什麼叫一報還一報。

這就叫一報還一報。

寧平侯雖不甘心,但看子燁這勢頭,也覺無法。薛嫻一日一日長大,總要儘快找個夫婿才是。

於是,他想到了我的兄長。

在洛陽,上官家重回寵臣之位,是有目共睹。而薛家是早早投靠了子燁的,將一個薛家閨秀送來與我家聯姻,可謂一本萬利之舉。

薛婉的神色不定,未幾,從席上起身,走到明玉跟前,向她跪拜一禮。

“稟中宮。”她說,“舍妹雖年已十六,尚未婚配,可家中溺愛,以致其脾氣任性,只怕無法但得中宮厚愛。還請中宮收回成命,妾感激拜謝!”

說罷,她嚮明玉叩首。

明玉看著她,唇邊浮起一抹冷笑。

“是麼。”她說,“可寧平侯到太后面前訴說時,可不是這般言語。在他的口中,令妹賢良淑德,儀容無雙,乃世間尤物。在卿眼中,聖上堂堂九五至尊尚且配她不得,這世間,莫非還有比聖上更好的男子?”

這話,教薛婉啞口無言。

我知道,薛家當然不敢說他們看不上景璘,但就算是這樣,他們也不會真的將薛嫻送入景璘的後宮。畢竟於牆頭草而言,景璘是個傀儡之君,他們不斷然不肯在傀儡身上花費精力的。

“妾不敢!”她忙又叩首,似狠了狠心,道,“妾罪該萬死,方才言語之中,有些疏漏,請中宮治且欺上之罪。”

明玉嗑開一顆瓜子,不緊不慢:“欺上?這又是怎講?”

“舍妹雖尚未許婚,但婚姻之事,已經有了眉目。”她的聲音似在牙縫裡擠出來,道,“就在妾動身來洛陽之前,妾兄就已經在為舍妹選定了夫婿,只是未及正式行那定親之禮,未曾聲張。”

明玉露出訝色,似覺得好笑,看了看咸寧公主。

咸寧公主面色不大好看。

“竟有這等事。”她說,“如此說來,本宮該向寧平侯府賀喜才是。”

“妾不敢!”

明玉長嘆一口氣,臉上露出遺憾之色。

“如此說來,聖上的後宮之中,竟是無緣得到這般佳人,豈不可惜。”她說罷,看向咸寧公主,道,“這位薛嫻薛娘子與本宮也算得親戚,妾原本盼她能得個好歸宿,這才召她入宮來。可惜天不作美,本宮本想親自保個大媒,得些好名聲,卻是不巧。”

咸寧公主望了望她,唇角微彎,同樣的皮笑肉不笑。

“是啊,”她說,聲音乾巴巴的,“確是可惜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朕為夫人寸心如狂

藤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