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入慕之賓 第162節,入慕之賓,海青拿天鵝,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節省,大臣們才商量出這麼個主意,以皇后未立為藉口,暫且按壓下去。

而這兩年,朝中臣子該升遷還是該謫貶,該封什麼,該定什麼,都已經有了模樣。而外命婦這邊仍無動靜,便有些耐人尋味。

此事既然明面與皇后有關,那麼誰當上了皇后,就是誰來主持。

可想而知,命婦們會將此視為皇后的恩澤,對皇后服服帖帖。換言之,這何嘗不是一場可預見的市恩?

加上我還知道,祝氏有意讓杜婈來做這太上皇后,一切就變得格外有意思。

我聽著祝氏這心不甘情不願的話,笑了笑,道:“夫人果然識禮。”

“妾不敢,皇后謬讚。”祝氏道,“另有一時,妾也要請皇后定奪。”

“何事?”

祝氏讓人將一本名冊呈上,道:“這是妾奉上皇之命擬定的,每日在宮中當值的命婦名冊,還請皇后過目。”

我將那名冊接過來,翻了翻。

朝中命婦有數百,有的在洛陽,有的不在洛陽,要將她們分出個輪班來,確實費神。

不過也僅此而起。

要緊的,是那些在我身邊充當心腹的人。

這些,祝氏也十分周到地考慮到了。給我安排了不少,每個名字都很熟悉,一看就是她的人。

外命婦外命婦,真正的外人,是我這個皇后。

我仍舊心平氣和,看過之後,將名冊放到一邊。

“夫人辛苦。”我說,“不過我身邊的傳喚之人,便不必夫人來操心了。我已經有一個和宮女史的人選,可堪此任。另外,本宮以為,在跟前的命婦,不但要行止大方得體,也不可少了品秩,以免不能服眾,鬧出許多笑話來。”

祝氏道:“這冊上的,皆是妾精心篩選,中宮可放心。”

我說:“如此,怎不見武陵郡夫人的名氏?”

眾人露出訝色,祝氏的目光更是定了定。

“妾德才淺薄,難堪此任。”武陵郡夫人忙向我一禮,道,“皇后錯愛……”

“怎麼。”我打斷道,“夫人身康體健,有閒情陪兩位國夫人訪仙問道,卻無暇到本宮跟前用事麼?外命婦皆皇后統轄,難道在這邊全不在法度之中?”

武陵郡夫人無言以對,只得道:“妾不敢。”

我不理她,只看著祝氏,微笑:“關於外命婦的安排,本宮亦已經擬了名冊。”

說罷,我讓宮人遞給面露訝色的祝氏,道:“還請夫人過目。”

第二百三十五章 使臣(上)

子燁的父母早已經去世,新婦見舅姑便改作了到宗廟之中祭拜。

洛陽的宗廟,與京城的不可同日而語。無論佔地還是建築,皆不如京城宏偉。

但這是太上皇大婚,加上景璘和明玉也到場,二聖同祭,可謂開天闢地第一回 。

故而祭拜之時,那儀仗,竟比明玉成婚時還盛大了許多。

景璘和明玉也都穿上了祭服,站在宗廟裡。

我一向覺得景璘穿祭服比他穿別的要好看,皆因他在我面前過於玩世不恭,而那玄衣纁裳足夠嚴肅,而他其實長得不賴,二者結合,能讓他展現出那天子該有的凜然正氣。

當然,子燁穿的也是天子祭服。在子燁面前,景璘身上光芒驟然黯淡。

何況,他還要向子燁行禮。

就算是隻看背影,我也知道他不情不願。

明玉也也和我一樣,都穿著皇后的禕衣。

她穿祭服,與景璘有異曲同工之妙。平日裡在我面前過於不正經,突然裝起肅穆的時候,頗有那再世為人之感。

不過當她目光亂瞟,我知道,她還是蕭明玉。

她瞟的方向,倒不是子燁,而是站在側邊的兄長。

兄長身為國舅並鄭國公,也穿上了祭服。

在一群大臣之中,論年輕,能與他相較的只有林知賢。可林知賢縱然也生得一表人才,舉手投足卻不如兄長這公侯家的子弟來得講究,少了幾分優雅高貴之氣,這等場合難免相形見絀。

我和子燁在贊者的引導下,將脩肉等物擺到案上,奉上茶酒,跪地叩拜。

皇帝的婚儀,並非只有六禮。親迎之後,謁廟、朝拜、謝恩、受賀、盥饋等等一場接一場。

我倒是無妨,左不過就是穿上各種各樣的吉服,見各種各樣的人。

子燁卻不一樣,除了這些儀禮之外,還要與眾臣朝會,處理朝政。

以至於我們雖是新婚,但除了行禮和會見賓客之時會見上面,竟是連私下相處說說話的機會也沒有。夜裡,我困得忍不住睡著之後,他才回來。第二日睜眼,他又已經不見了。

直到五日過後,一切才真正變得不那麼像打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十老抬棺

主公曉一回

我們還沒畢業,輟學的你成戰神了

發奮塗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