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入慕之賓 第192節,入慕之賓,海青拿天鵝,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鬼扯的心裡話。他說我胡謅,其實他才是胡謅。

我真信了他的邪,對他說出心裡話。結果他只會惱怒,只會質問我為何不能照他想的那樣乖乖就範。

可見要讓天下人心服口服,那就是要胡謅的。

蘭音兒見我不說話,有些著急。

“皇后何必與上皇較勁?”她說,“上皇又不曾做錯什麼。這兩日來,宮前的守衛不曾增加,無人來找我的麻煩,我出入宮禁也不曾受阻攔。”

我看她一眼:“你跑出去了?”

“不曾不曾!”蘭音兒忙道,“出了這等事,我哪裡還敢亂走!”

鄭謨的僕人向大理寺坦白之後,蘭音兒傳遞訊息的事自也敗露了。那夜,她被大理寺召去問話,天明才回。不過她告訴我,大理寺的人來來去去,只問了我那日去見董裕的事。而我作為那事主,大理寺並沒有來找過我。

見她有些慌張,我安慰道:“不必擔心,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會有事。”

蘭音兒的神色這才緩下些,卻又道:“皇后,我看,上皇是在給皇后留臺階。皇后就去他跟前服個軟吧!”

第二百八十二章 詰問(下)

我看著蘭音兒,搖頭:“此事,你便不必管了。”

蘭音兒皺眉:“皇后難道果真什麼也不在乎?我知道皇后還像在京城裡那樣,想有朝一日離開宮中,逍遙自在。可那時是那時。皇后的兄長在遼東,弟妹家人亦無著落,皇后隻身一人,去哪裡自然都無所謂。可如今,皇后的家人都回來了,國公府也重建了,皇后離開,就算上皇不計較,國公府怎麼辦?何人來做他們的依靠?”

我說:“你說這話,可是想到了你的弟妹?”

蘭音兒撇了撇嘴角。

“太上皇重立國公府,興許是為了我。”我說,“可國公府的繁盛,卻切不可依靠我,你知道上皇的行事之風。若我的兄弟們毫無本事,那麼我就算一直留在宮中也無濟於事。退一萬步,換個君上。他們無甚才幹,卻因為宮中有人而身居高位,那麼下場只會更壞,倒還不如宮中無人。”

蘭音兒看著我,眉頭皺得更深。。

“皇后真是怪人。”她說,“我宮中所見之人,無人不是得了機會就想多吃多佔,可皇后卻總想著日後,彷彿那錦衣玉食背後總藏著吃人大蟲。豈非正應了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這話倒是貼切。

我沉默片刻,道:“你若曾一朝被蛇咬過,也會像我一樣怕上十年的井繩。”

蘭音兒大約見我油鹽不進,欲言又止,終是嘆口氣,說肚子餓了,要去庖廚看看有沒有吃的。

她才出去不到半個時辰,突然又跑了回來。

“皇后,”她神色不定,“宮門聽差的陸九今日放假,剛剛回來。他找到我說,皇后四姨母家的合郎,被大理寺抓起來了!”

我愣住。

——

合郎確實被抓了起來。罪名是栽贓陷害。

而陷害之人,是宋國夫人祝氏。

聽到這訊息的時候,我震驚得以為自己聽錯了。

“求皇后救救合郎!”四姨母來見我時,一下跪倒在我面前,重重磕了個頭。在合郎被抓之後,她就急急跑來到國公府裡,求白氏帶她來見我。白氏卻不過人情,終是將她帶了進來。

我也只是從蘭音兒那裡聽得三言兩語,不知大概,見到她,我皺眉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合郎是中了奸人之計!”四姨母一把鼻涕一把淚,語無倫次,“皇后明鑑……他……他這麼做都是為了皇后!”

白氏忙勸道:“夫人且緩一緩,好好說話才是。”

在四姨母絮絮叨叨的話語裡,我終是知道了來龍去脈。

合郎遊手好閒,交了許多的酒肉朋友。不過他畢竟是官宦家的子弟,那些帶他玩的人都是從小長大的發小,也是出身官宦,故而自詡在洛陽城裡訊息靈通。

我當上太上皇后,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紛紛回頭巴結,合郎自覺停止了腰桿,揚眉吐氣。於是更是每日與人宴飲,必定喝得大醉酩酊。

四姨母從前勸我為合郎討封的時候說,合郎是我母家的人,我要立足,便要多多提拔親戚。此事,我無所回應。合郎滿心期待,卻左等右等沒有訊息,就急躁起來。

就在子燁和我去望舒宮的前幾日,合郎與一個餘顯飲酒,吐露此事。那餘顯說,皇后與他多年不見,又是表親,討封終究是勉強了些。他若是能做出些功績來,此事便可水到渠成。

合郎覺得有理,於是向那人請教,該做些什麼功績才好。

那人說他正好知道一個秘密,他手上有證據,可證明宋國夫人祝氏勾結北戎謀害太上皇。只要他將證據呈上,必是能將祝氏乃至杜氏一系扳倒。有這般大功,何愁皇后不將他高看一眼,又何愁那封侯入仕之事遙遙無期?

合郎大喜,當夜與一名叫做餘顯的餘顯痛飲,暢談大計。

而數日之後,果然出了遇刺之事,餘顯將證據交給合郎。裡面是祝氏和北戎來往的書信,裡面關於何事動手、如何動手的細節,與案情頗是一致。合郎大喜,以為自己果真得了寶貝。

他想獻進宮來,可餘顯說,皇后先前惱了他,必是不願見他。且這等告狀的事,讓皇后去做,顯得皇后逾越干政,必是要被人詬病,皇后未必肯。還不如他親自動手,將這證據獻到大理寺去。大理寺正在追查刺客,必是重視,不敢隱瞞。一旦破獲,皇后得了驚喜,也必定是要對合郎獨自辦事的能耐刮目相看,乃一箭雙鵰。

合郎大喜,當日,就將那證據交給了大理寺。

然而隔日,大理寺就起了大火。不過,要緊的官署和倉庫卻不在起火之列,合郎上交的證據也安然無恙。大理寺上上下下焦頭爛額,所以過了兩日之後,才終於得以騰出手來,繼續查那刺客的案子。看到合郎的證據時,大理寺一下震動,有司很快就稟報了大理寺卿戴復。

戴復很是重視,即刻派出人手仔細查驗真偽。

而結果也很快出來。

那所謂的作為證據的書信,根本不是出自祝氏之手。故而這狀子,是誣告。

祝氏是宋國夫人,一等誥命,誣告這樣的人,乃是重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東宮小青梅

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