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道士斂聲匿跡,紂臨,三天兩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飯過後,孟夆寒便開著車,載著“四凶”上路了。

因為來之前就知道此行要帶上四個“人”,而且要走的是山路,所以孟夆寒在鷹潭市區內直接租了輛SUV,並預置了兩個充電箱和大量的食物飲水,可說是準備得相當充分。

車內的氛圍也意外得比較和諧,由於方相奇已經挑明瞭他和孟夆寒都是“傳述者”麾下的人,蚩鴞(饕餮)、陶悟(檮杌)和帝慝(混沌)的態度也都有了些變化,至少已徹底打消了把孟夆寒吃掉的念頭。

“小道士啊,我剛才忘記問了……”在行車的過程中,坐在副駕駛位上的蚩鴞還用輕鬆的語氣和孟夆寒聊起了天,“你說你是鶴鳴山正一道的,那為什麼你不先去自己的山門找祖上的傳承,而要到這龍虎山來找呢?”

“你怎麼知道我沒找過?”孟夆寒目視前方,也是很隨意地反問了一句。

“廢話,要是找著了,你的修為肯定不止是現在這樣啊。”蚩鴞還是有見識的,這千百年來,他見過厲害道士可多了去了,孟夆寒的修為到哪兒,他一眼便知。

“好吧……”孟夆寒也知道扯淡也瞞不過去,於是實話實說,“反正放到現在也不是什麼秘密了,跟你們說了也無妨……”他頓了頓,接道,“咱們祖師爺,也就是張天師他老人家,留下來的東西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其中……‘器’在龍虎、‘法’在鶴鳴、‘道’在青城。”

“不對吧。”蚩鴞打斷道,“傳聞太上老君贈給他的符籙法器是在他移居鶴鳴山之後的事啊,那‘器’怎麼會在龍虎山呢?”

“你聽我說完嘛。”孟夆寒繼續說道,“早年間,張天師在龍虎山結廬而居,築壇煉丹,自然留下過隱秘的山門秘境;到他飛昇前夕,他怕老君給的東西散落人間、變成禍害,故而一併藏到了自己在龍虎山設的秘境之中,並留下重重禁制,以防外人盜取。

“而記載了天師術法的典籍,則留在鶴鳴山,由正一道的傳人傳下去;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有很多典籍都在不知不覺中失傳了……直到一百多年前,據說門中出了一位左姓掌門,機緣巧合下尋到了一本,但是他還沒留下傳人,就破開虛空飛昇了,他這一走……他那一脈的‘術法’也就徹底宣告失傳,而我這一脈嘛,都是靠口傳心授的,如今我師父也死了,所以……”

聽到這兒,蚩鴞也就懂了:“明白,明白……”他微頓半秒,“那麼……‘道’呢?”

“‘道’?”孟夆寒笑了,苦笑,“呵……你去圖書館裡就能找到啊,字字句句都在那裡,能不能參透就看你個人咯。”

“切……結果流傳最廣的是最沒用的東西嘛。”此時,坐在後排(因為孟夆寒堅持“兒童不能坐前排”)的方相奇藉機吐了個槽。

“非也~非也~”結果,孟夆寒那算命般的口風兒就來了,“說到底,煉丹築基、御器借能、術法降魔……這些都是‘以力降之’的下品手段,像這些事情,好人能做,惡人也能做。

“但‘道’……則是最上乘的手段。

“在人間的最後幾年,天師道法通玄,不著於形、於物、於術……而講究道德經典,邃於天人之理。他只需講經宣道,便可讓諸魔降服,皈依正道,教化於民,功德無量。

“所以,‘道’才是天師這一世間留下的最珍貴的財寶。”

他話音剛落,帝慝也笑了:“呵……雖然你說得很像那麼回事兒,但實際看來,你們那位天師留給全人類的財寶,好像並沒有太被人當回事兒啊。”

“人嘛……多半還是俗啊。”孟夆寒接道,“不說別人,我也參不透‘道’啊,能參透的話,我也飛昇了啊。”

他們聊天之際,車也一路往山上快速行駛著。

作為旅遊景點,山上的道觀自然都有“關門時間”,到了這個點,所有的道觀都已關閉;而遊客們、包括一些每天打卡上班的“道士”,也都在晚飯前就已下山住到附近的酒店裡或回家去了。因此,這個時候開車上山,一路上基本暢通無阻,想飆車都行。

孟夆寒這個平日裡開出租的,車技無疑也很不錯,縱然山路七彎八繞、崎嶇不平,他還是很快就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天師觀”。

名為“天師觀”,其實也並不是一個道觀,就是一個建在山上的、圈起來的旅遊景點。

在該宇宙的二十一世紀初,統一了全球的“帝國”曾對宗教展開過清洗,那段時期,全世界的道觀、寺廟等建築全都被拆了,就連龍虎山上清宮那口殘存的大鐘都沒留下。但一百年後,隨著帝國政權的腐敗,很多“口子”得以重新開放,當時就有些當地官員藉著保護文化遺產的名義在這裡搞起了旅遊區,重建了一些“道觀”,這個天師觀就是其中之一。

後來帝國瓦解,聯邦成立,也沒有再去管這些事,畢竟這些旅遊景點本身也不搞什麼宗教宣傳,只是當做商業來做的。

於是,這一晃就到了二十三世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筆下的另一個世界

草蓆

FBI:讓你演罪犯,演!懂嗎?

馬戲團之王

莎士比亞書店

西爾維亞·畢奇

偏執狂太子暗戀我(重生)

三生糖

娘子爬牆記(原名:君似雲去且休歸

煉之蜻蜓

權力風暴,從識破陰謀詭計開始

淮左名豬